熟能生巧:是精熟,不是烂熟
张奠宙
“熟能生巧”是人人皆知的中国教育古训,将它翻译成英文是“Practice make perfect”,但西方的教育家不能接受.事实上,无论是赫尔巴特、凯洛夫,还是杜威、布鲁纳,都没有类似的说法。这样一来,晚近以来的教育改革,也不再有“熟能生巧”的容身之地.尤其是熟能生巧一旦和应试教育结合,便成为无休止地进行演练的同义词,为人所诟病,成为讨伐的对象.
然而,在中国享有最高声誉的几位学术大师,却是“熟能生巧”的积极倡导者.
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给本科生讲《基础物理》时,要求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要变为直觉”.理解要达到“直觉”的程度,是指能够不假思索地做出判断.这是对“熟能生巧”的一种现代诠释.(见2004年9月17日《文汇报》的报道)
2004年11月11日,数学大师陈省身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李小萌的采访.面对成功,陈省身说他只是熟能生巧而己。他进一步阐述说:“所有这些东西一定要做得多了,比较熟练了,就会对于它的奥妙有了解。有些工作一定要重复,才能够精,才能够创新,才能做新的东西.”这里点到做数学研究要“熟”,才能“精”.
华罗庚先生说,最主要的就是要“熟能生巧”.搞任何东西都要熟,熟了才能有所发明和发现.但是我这里所说的熟,并不是要大家死背定理和公式,或死记人家现成的结论.熟的不一定会背,背不一定就熟.如果有人拿过去读过的书来念十遍二十遍,却不能深刻地理解和运用,那我说这不叫熟,这是念经.熟,是要掌握你所研究的学科的主要环节,要懂得前人是怎样思考和发明这些东西的.华先生又说,要真正打好基础,有两个必经的过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
总之,华罗庚先生要我们做到精熟,而不是背熟.他告诉我们读书“由薄到厚”是“熟”的过程,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弄清楚.而“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那就是生巧了.
听说有这样的概括:
中国教育:“练习、练习、练习”,熟能生巧,懂不懂不知道.
西方教育:“理解、理解、理解”,懂了就好,熟不熟不重要.
把熟能生巧和“懂”对立起来,就将它异化和丑化了.我们所说的熟,是精熟,不是烂熟,精熟是理解之路。只讲理解,不问熟练,也是不行的.
“熟能生巧”是人人皆知的中国教育古训,将它翻译成英文是“Practice make perfect”,但西方的教育家不能接受.事实上,无论是赫尔巴特、凯洛夫,还是杜威、布鲁纳,都没有类似的说法。这样一来,晚近以来的教育改革,也不再有“熟能生巧”的容身之地.尤其是熟能生巧一旦和应试教育结合,便成为无休止地进行演练的同义词,为人所诟病,成为讨伐的对象.
然而,在中国享有最高声誉的几位学术大师,却是“熟能生巧”的积极倡导者.
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给本科生讲《基础物理》时,要求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要变为直觉”.理解要达到“直觉”的程度,是指能够不假思索地做出判断.这是对“熟能生巧”的一种现代诠释.(见2004年9月17日《文汇报》的报道)
2004年11月11日,数学大师陈省身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李小萌的采访.面对成功,陈省身说他只是熟能生巧而己。他进一步阐述说:“所有这些东西一定要做得多了,比较熟练了,就会对于它的奥妙有了解。有些工作一定要重复,才能够精,才能够创新,才能做新的东西.”这里点到做数学研究要“熟”,才能“精”.
华罗庚先生说,最主要的就是要“熟能生巧”.搞任何东西都要熟,熟了才能有所发明和发现.但是我这里所说的熟,并不是要大家死背定理和公式,或死记人家现成的结论.熟的不一定会背,背不一定就熟.如果有人拿过去读过的书来念十遍二十遍,却不能深刻地理解和运用,那我说这不叫熟,这是念经.熟,是要掌握你所研究的学科的主要环节,要懂得前人是怎样思考和发明这些东西的.华先生又说,要真正打好基础,有两个必经的过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
总之,华罗庚先生要我们做到精熟,而不是背熟.他告诉我们读书“由薄到厚”是“熟”的过程,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弄清楚.而“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那就是生巧了.
听说有这样的概括:
中国教育:“练习、练习、练习”,熟能生巧,懂不懂不知道.
西方教育:“理解、理解、理解”,懂了就好,熟不熟不重要.
把熟能生巧和“懂”对立起来,就将它异化和丑化了.我们所说的熟,是精熟,不是烂熟,精熟是理解之路。只讲理解,不问熟练,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