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邓洁

    摘 要:煤炭企业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大部分煤炭企业陷入亏损境地。在国家全面进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习近平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并提出了5个方面的要求。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途径,以达到人才与企业共同进步发展的和谐局面。

    关键词:煤炭企业;深化改革;人力资源开发;可行途径

    1 煤炭企业现状

    煤炭企业受全国经济形势、生态环境治理、自身产能过剩、持续降低的下游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大部分煤炭企业陷入亏损境地。据统计显示,目前70%以上的煤炭企业已经出现不同情况的亏损,在9个省市中煤炭企业全部出现了亏损;通过对主要开采生产煤炭省区的36家大型煤炭企业进行调查,其中仅有7家企业未出现亏损,有20家企业亏损、9家企业濒临盈亏边缘。郑州煤电集团2014年上半年煤炭滞销,价格下滑,库存增加,账款回收困难,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提高,资金极度紧张,企业利润严重下滑,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省外电煤价格比年初已经下降60元/吨以上,但销售依然困难,大部分矿井煤炭库存已达极限,部分矿井已被迫阶段性放假停产或限产。销售收入比计划减少26.9亿元,亏损3亿多元。煤款回收率下降到73.6%,承兑汇票比例上升73.1%。

    受煤炭企业经济低迷的影响,煤炭企业面临着几大挑战:一是煤炭企业产能过剩,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二是环境治理压力增加。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雾霾问题,PM2.5指数倍受关注。在多地对取暖等设施进行"煤改气"的改造,从而进一步影响煤炭销售;三是煤炭企业背负着庞大的债务压力。据统计,煤炭企业的利润率已经降低至5%以下,资产负债率则几乎达到20年前的最高点。四是煤炭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与产业盲目扩张并存,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

    2 煤炭企业深化改革中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在煤炭供不应求的时代,煤炭企业超能力生产已经是行业的常态。为了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以及扭转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必需对煤炭超能力生产进行遏制。然而专家认为,限产保价在短时间内或许能缓解产能过剩的状况,阻止煤炭企业进一步亏损的局面,但其关键在于落实,因而其实施情况和效果都有待验证。有专家则表示目前煤炭企业的唯一选择是深化改革,发展转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的升级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能源的科技创新。从传统的一次性能源到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是思想的革命,更是技术的革命。

    2013年11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其中提出推动国家发展转型,201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六次会议,深入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问题。习近平强调:"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并提出了5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二是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三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四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五是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作为能源构成中占重要部分的煤炭,如何适应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煤炭企业竞争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如何利用煤炭企业现状,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做好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以便更好地为煤炭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布局服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煤炭企业应高度重视习近平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的5点要求,在实施有效措施的同时,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人力资源开发将面临以下问题:

    (一)从业人数众多,生产效率与人才密度偏低。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提到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能源不合理的消费,提高能源消费质量和消费效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降低单位能耗,打造节约型煤炭企业。但我国煤炭企业仍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从业人数众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低,劳动生产效率偏低。在生产的过程中就会导致能源的大量浪费。

    大力推进能源技术创新也是习近平提出的要求。煤炭企业要重视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自主创新体系,结合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开展研究,形成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煤炭企业转型升级作充分的准备。然而据统计我国煤炭企业主体专业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密度仅为7.3%,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比例,如郑州煤电集团现有经营管理人才8549人,其中研究生201人,占2.4%;专业技术人才6567人,其中研究生197人(第一学历博士4人,第一学历硕士105人),仅占3%,远不能满足能源技术创新的人才要求。

    (二)人才结构单一,人力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合理。

    推动能源供给革命,需建立多元供应体系。这就要求煤炭企业深入参与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能源还是主要依靠煤炭能源,这个格局不会轻易改变。在这种客观条件下,煤炭企业必须坚持以煤炭为立足点,围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改变和调整,实现煤炭清洁高效的利用。然而我国煤炭企业人才结构单一,人力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合理,煤炭企业开采挖掘、通风安全等工程技术类方面人才较多,而对于煤炭企业未来多元化经营所需要的煤化工、物流管理、经营管理、金融投融资、市场营销等人才,缺乏相应的人才需求规划和人才储备。目前煤炭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在生产上虽然员工人数众多,但普通员工过多,技术工人不足;地面员工过多,地下员工不足;辅助员工过多,生产员工过少。从而导致煤炭企业无法有效的参与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及实施"走出去"战略。

    (三)现有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煤炭企业需紧跟市场化的能源体制改革方向。在推动能源体制革命的过程中,煤炭企业需要改变传统思想,要以市场为导向,坚定不移推进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创新。然而大部分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模式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模式,存在消极管理的状态,且人力资源信息化程度低,日常处理大量繁杂的行政性事务工作已经令人应接不暇,致使人力资源从业者观念和知识严重滞后,不能有效地发挥招揽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作用,因此,现有的人力资源模式亟待更新,以便有效地担负起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任。

    3 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途径

    针对煤炭企业能源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培养核心人才,合理裁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能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才的竞争是煤炭企业竞争的本质。根据人力资源学说中二八定律所定义的核心人才,在煤炭企业中只有20%的人才属于核心人才,因此企业应该高度关注这数量为20%的核心人才,对这20%的核心人才要进行合理的培养与激励,让其成为带动另外数量为80%的员工的骨干人才。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中有550万从业人员,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仅为58万人,人才紧缺程度可见一斑,从现阶段煤炭企业不断向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来看,煤炭企业现有的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综合素质上已远远无法满足现在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安全稳定的需求。因此煤炭企业要优化工程设计与采掘布局,抓好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的"三化"建设,合理集中高效生产,多用现代化设备少用人,尽量减少煤炭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在"三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实施科学与标准化生产,降低因职工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造成的生产资源的浪费,进而抑制企业不合理的能源消费,推动煤炭企业的深化改革。

    (二)培养与吸引技术创新人才,实现煤炭企业自主创新。

    创新人才对煤炭企业深化改革,实现转型起着重大的作用。在保证培训资金充足和按时到位的前提下,煤炭企业可以为自身的发展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建立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培训计划,培养适合煤炭企业的创新人才,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进修、在职培训、委托培养等。为了保证培训质量与效果,还要配合严格的人员选拔制度与培训考核指标,最大限度的避免走过场和与混文凭现象的发生。用培养的创新人才来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研究开发生产洁净能源、绿色能源,摆脱传统生产技术,推陈出新,通过技术创新摆脱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引领煤炭企业走出困境。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也可以与专业科研机构合作,成立技术联盟,运用合力攻关、成果共享的方式,吸引技术创新人才,共享资源,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如在绿色开采、煤炭转化利用及塌陷区综合治理等。同时,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积极推动产业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煤炭企业的产业化升级。

    (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多元化人才结构。

    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先进煤炭转化技术等是煤炭企业多元化建设的重要技术,科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和煤电一体化产业,如煤制气、煤制油等,实现清洁生产供给煤炭及延伸产品,促进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发展。同时,根据企业的自身状况逐步拓展非煤能源领域,形成以煤炭为主、多轮驱动的新型能源供应体系。因此,形成多元化人才结构,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的前提。

    (四)改进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管理体制。

    为适应能源体制改革与时代的发展,煤炭企业应制定合适的工资方案和奖励机制,并建立切实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将员工的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企业绩效挂钩;坚持向苦、脏、累、险岗位多分配工资,向技术岗位多分配工资,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人员对象采取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案与不同类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例如考核评价内容可以具体分为量化指标、评议指标、综合指标等,考核方式也可以具体化分为操作岗位考核与管理技术岗位考核等.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引导下,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煤炭企业摆脱困境实现能源改革和发展转型的重要依托,科学技术的载体是人力资源,因此要紧紧围绕煤炭企业深化改革和发展转型总体战略,使得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的放矢,同时煤炭企业还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发展观,积极主动地发现与引进人才,科学地激励人才、使用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元元.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河南科技,2012(1).

    [2]宛茹.浅谈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7(3).

    [3]王志清,张丛林.现代煤炭企业规范化管理实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冀光富.国有煤炭企业人才现状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1).

    [5]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西省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2008.2.25.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