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术平台 推动学科建设
王宇婷 郑保卫
2018年8月2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第四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举行。会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郑保卫教授根据会议决定,宣布“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成立。多年来,郑教授为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殚精竭虑,做了很多工作。
王宇婷:今年是中国新闻学百年,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大家期待的“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在武汉成立了。郑教授,我们知道您这些年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您能否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论坛组建的过程?
郑保卫:在武汉回答你这个问题,特别让我感慨,因为新闻学和传播学界的首个全国性学术共同体13年前就是在武汉诞生的。
2005年春天,为了集中全国学术界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建设,当时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我,与时为复旦大学教育部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的童兵和时为武汉大学教育部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的罗以澄一起商量,打算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和教育部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以及有关学术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组建全国新闻传播学科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当时罗以澄教授主动提出愿意承办第一次会议。
2005年3月26日,首届全国新闻传播学科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在武汉大学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建立“4+3+2+1”联席会议机制,即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3个教育部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2个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个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作为联席会议参会人员。具体成员包括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国良、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龙耘代表参会)、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金海;3个教育部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复旦大学童兵、武汉大学罗以澄、中国人民大学高钢(郑保卫代表);2个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丁淦林(另一名委员是郑保卫);1个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赵玉明,总共8人参加会议。
8位到会专家,就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如何整合资源、加强合作、深化发展出谋献策,开启了交流合作,共谋发展之路。
王宇婷:真没想到,由学界联合组建的新闻学传播学全国性学术共同体建设起步于武汉,那么后来这个基地主任联席会议机制运行得怎样,效果又如何呢?
郑保卫:后来,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分别由几家基地承办了6届:2006年7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第二届,2007年11月16日复旦大学承办第三届,2008年中断一届,2009年6月13日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第四届,2010年4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第五届,2011年10月21日清华大学承办第六届。
通过基地主任联席会议这个平台,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界共同把脉学科发展,对推动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6月,为共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委托复旦大学985国家创新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在上海举办了“技术与制度:中国传媒改革开放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新闻改革,包括新闻学科建设的成绩、经验和问题,发挥了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合作和引领作用。再后来,由于“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的组建,基地主任联席会议终止活动,由论坛取代。
王宇婷:“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是怎么回事?它又是怎样成立的呢?
郑保卫:“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成立的背景是这样的:2010年底,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托我牵头组织起草制订“教育部新闻传播学学科‘十三五战略规划”。2011年1月16日,“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十三五战略规划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新闻院校的70余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大家共同商议“十三五”规划制订方案,商讨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大计。
当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召集人曾繁仁教授(原山东大学校长)出席了会议,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界合作科研,共同攻关的做法表示肯定和支持。也正是在此次会议上,童兵、罗以澄等人提出,可以利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这个平台,组建“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发展论坛”,开展全国性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活动。
于是,当年年底,即2011年12月10日,由我牵头,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的名义,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发展论坛”在香山舉行(又称“香山峰会”)。方汉奇、丁淦林、赵玉明以及童兵、罗以澄等40多名著名专家出席,教育部社科司也派人参加,大家利用这个平台共商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大计。“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发展论坛”与原先的基地主任联席会议相比,参会人员更多,代表性更强,探讨的议题也更加广泛和深入,因此,它替代了基地主任联席会议,成为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界一个新的学术平台。
王宇婷:这应该是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共同体建设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吧?那么这个论坛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郑保卫:是的,这算是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共同体建设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发展论坛”搭建起了全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的新平台。自2012年起,“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发展论坛”先后在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举办。每年年底举行的小型专门会议,聚集了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大家一起为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把脉问诊,及时分析和总结学科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今后学科发展的方向,并向教育部领导提供咨询报告,为推动学科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到了2016年,中央的一个重要会议又催发了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平台的新变化。当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就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我和高晓虹、尹韵公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代表应邀出席会议。习近平在讲话中把新闻学作为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需要加快发展的11个学科之一,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学科的重视,也显示了新闻学科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使我很受鼓舞。
8月29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学科建设会议”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我受邀在会上介绍了参加“5·17”会议的情况,谈了自己学习习近平讲话的体会,并提出要充分利用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难得历史机遇,加快新闻学科的发展。
会后,我向学部召集人曾繁仁教授提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的精神,学部作为教育部最高学科建设咨询机构负有重要责任。考虑到新闻传播学科在学部中多年来只有我一个委员(2004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组建,以及2008年换届聘任第二届委员,新闻传播学科都只有丁淦林老师和我两人,后来丁淦林老师去世后,就剩我一人),我向曾繁仁教授建议,组建一个新闻传播学科咨询机构,以便联系一些专家共同商讨和组织学科建设相关工作。我认为,组建学部新闻传播学科咨询机构,将有助于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开展学科建设工作,促进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曾繁仁教授听了我的意见,明确表示支持。于是,我们便开始着手筹建咨询组。在与童兵、罗以澄等人商量后,我们提出了一个9人名单,得到了曾繁仁校长的认可。
咨询组由以下9人组成: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童兵(复旦大学)、罗以澄(武汉大学)、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张国良(上海交大)、唐绪军(中国社会科学院)、陈昌凤(清华大学)、高晓虹(中国传媒大学)、张昆(华中科技大学)。
10月28日,学部咨询组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大学举行。会上宣布了咨询组的成立。出席会议的咨询组成员就咨询组的定位、功能、任务以及活动内容及方式进行了讨论。曾繁仁校长发来了贺信,祝贺咨询组成立。他希望咨询组能够团结全国新闻学传播学界的朋友,为促进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建设,特别是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发挥好组织协调和决策咨询作用,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2016年12月23日,学部咨询组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第二次会议。就全国性学术共同体建设,以及学科建设和咨询组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且达成许多共识。会后,受咨询组的委托,我和童兵、罗以澄、高晓虹到教育部社科司向司领导汇报咨询组的工作,以及有关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及全国性学术共同体建设等问题。司领导表示肯定和支持,并愿意给予帮助。
王宇婷:是否可以理解为,咨询组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精神,推动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建设?
郑保卫:你理解得很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以说为我们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吹响了进军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教育部最高哲学社会科学咨询机构,作为以学科建设为主要职责和任务的学术平台,教育部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支持组建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就是为了团结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界力量共同奋斗,积极推进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真正把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做大做强,做出影响,走向世界。
王宇婷:那么,咨询组的成立同“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有什么关联呢?
郑保卫:2018年3月24日,学部咨询组第三次会议,在我受聘担任院长的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行。此次会议是咨询组增加新成员后举行的一次会议。之所以要增加新成员,主要是考虑在近两年中,多所主要新闻院校领导班子都换了届,有许多年轻学者担任了院长,将他们吸收到咨询组中,有助于更好地依靠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共同谋划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科建设工作。
经学部领导同意,咨询组新增加了6名成员,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另外,在新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成果丰硕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也被聘为咨询组成员。
咨询组是一个咨询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科建设问诊把脉,提出咨询建议。那么要使咨询组的建议和意见能够变成学科建设的实际行动,还需要有一个学术平台,因此,成立一个这样的平台的问题就提到了日程上。而组建“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就是实现这一构想的一个举措。
在咨詢组第三次会议上,我代表咨询组就组建“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的背景、意义、方式,以及筹备论坛首届会议一事做了说明,咨询组成员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
而此次武汉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落实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南宁第三次会议提出的组建“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和筹办首届年会等相关事宜,并就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战略问题展开专题研讨。
经过认真讨论,会议决定组建“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并以“中国新闻学百年暨新闻改革四十年”为主题,于11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首届论坛。
王宇婷:郑教授,我这下理解你为什么一开头的感慨了,因为武汉再次成了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共同体建设的见证地了!
郑保卫:你说得对。正因为此,我在会议开幕时的讲话中说道:武汉是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一块“福地”。从2005年在这里举办首届“全国新闻学传播学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到这次在这里成立“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13年中,武汉见证了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行的发展历程。
在论坛成立的时候,我们要感谢多年来一些全国性学术机构,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及其所属分会等,以及中国新闻史学会,还有许多高校,在促进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中国新闻史学会,去年在郑州大学举办了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千人学术会议,为推动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应该向为此做出努力和贡献的老师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在此,我还要特别向这些年来在学术共同体建设中,始终给予我大力支持的童兵和罗以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童兵和罗以澄都是我人大的校友,童兵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罗以澄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两届委员,他俩又都是教育部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多年来他们对我国新闻学传播学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特别是博士点的布局、评审、考核等一直操心费力,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年,他们又积极支持由我来牵头,以教育部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为平台,组建全国性学科建设平台,可以说他们对“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的组建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同时,我也要借此机会向近几十年来引领我们在学科建设方面砥砺前行、不断进取的温继泽(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创会会长)、甘惜分(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创会副会长)、王中(教育部社会科学咨询组成员)、方汉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新闻史学会首任会长)、丁淦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赵玉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二任会长)等学界老前辈表示崇高的敬意!由他们开创的团结协作,共谋学科发展的好传统,我们应该好好传承和发扬!
现在论坛成立,平台搭建起来了,这意味着我们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共同体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开启了新的里程。这次到会的都是全国著名新闻院校的代表,大家都参与了论坛的组建,都成为论坛组委会的成员,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为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发挥论坛的积极作用。
王宇婷:这次会上决定“首届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将于11月25日在北京举行,大家都很期待,您能够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郑保卫:这次会议决定“首届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将于11月25日在北京举行,并且组成了组委会,在会上专门讨论了论坛举办的相关事宜。因为今年正值中国新闻学诞生百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年,所以会议的名称定为“中国新闻学百年暨新闻改革四十年学术研讨会”。会议将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与艺术学学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等首都新闻院校共同主办。会议秘书处设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由人大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和学院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勇共同负责日常工作,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首都新闻院校也将参與工作。我们期待首届论坛能够获得成功,能够为展示中国新闻学百年和新闻改革40年发展成就,促进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在新时代获得新的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
王宇婷: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成立,这对中国新闻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那么,面对转型期的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和不断发展的行业,您对我国新闻学传播学研究及学科发展有什么期待?
郑保卫: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组建论坛,就是为了更好地集中各方资源、凝聚全国力量、促进学科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因此,面对转型期的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和不断发展的行业,我国新闻学传播学研究及学科发展应该勇于立足时代前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开阔国际视野,不断增强理论自信,主动迎接挑战、砥砺前行,实现新的发展。
学科建设一定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把握国家、社会和民众的期许和需求,同时要了解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哪些路径和方法才能有效解决?特别是面对新媒体环境,新传播技术给传媒业界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学界应该怎样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服务,而自身又如何能在此过程中找到应对策略与发展空间。
尤其是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广大学者需要深入思考,如何站在理论高度,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年学科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为构建一个能够真正反映改革成果、吸纳改革经验、揭示改革规律的,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而不懈奋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宇婷:听您介绍了论坛成立的背景及意义,使我对我们华中科技大学能够与武汉大学共同承办这次会议感到荣幸,也更加理解为什么您讲的武汉是“福地”的说法了。那么,最后能否请您对我们华中科技大学今后的学科建设提点建议呢?
郑保卫:这次会议能够顺利召开,论坛能够得以如期成立,要特别感谢你们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感谢罗以澄老师和张昆老师主动提出承办会议,感谢张明新老师和强月新老师积极组织操办会议。
记得20年前,即1998年,你们华科就主办了一届全国新闻学新学科研讨会,参会学者提交的论文中涉及30多门与新闻学交叉的学科领域。会议之后,在我国陆续出现了新闻传播学、新闻社会学、新闻心理学、新闻统计学、新闻文化学、新闻受众学,以及科技新闻学、体育新闻学、军事新闻学等一系列新闻学边缘交叉学科,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你们华科所做的历史性贡献。
另外,你们借助工科大学在理工科方面的学科优势,最早关注新媒体、关注媒介经营与管理,在这些方面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正因为你们在学科建设方面的远见与勤勉,才使你们学院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新创办的几十所新闻院系中脱颖而出,与武汉大学一道走在了前列,成为全国新闻教育的重镇。后来,在武汉大学举办首届全国新闻学传播学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后,你们也承办过一届会议,这次你们又主动同武汉大学共同承办此次会议。总之,你们始终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这让我非常钦佩!
今后,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发挥华科在理工和文理学科交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新媒体研究、媒体融合研究,以及新闻学传播学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多出新成果和新经验,为推动新时代我国新闻学传播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说明:此稿访问时间为2018年8月25日-26日。
(访问者王宇婷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6级硕士生;被访者郑保卫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编校:董方晓
2018年8月2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第四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举行。会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郑保卫教授根据会议决定,宣布“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成立。多年来,郑教授为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殚精竭虑,做了很多工作。
王宇婷:今年是中国新闻学百年,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大家期待的“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在武汉成立了。郑教授,我们知道您这些年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您能否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论坛组建的过程?
郑保卫:在武汉回答你这个问题,特别让我感慨,因为新闻学和传播学界的首个全国性学术共同体13年前就是在武汉诞生的。
2005年春天,为了集中全国学术界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建设,当时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我,与时为复旦大学教育部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的童兵和时为武汉大学教育部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的罗以澄一起商量,打算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和教育部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以及有关学术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组建全国新闻传播学科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当时罗以澄教授主动提出愿意承办第一次会议。
2005年3月26日,首届全国新闻传播学科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在武汉大学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建立“4+3+2+1”联席会议机制,即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3个教育部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2个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个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作为联席会议参会人员。具体成员包括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国良、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龙耘代表参会)、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金海;3个教育部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复旦大学童兵、武汉大学罗以澄、中国人民大学高钢(郑保卫代表);2个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丁淦林(另一名委员是郑保卫);1个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赵玉明,总共8人参加会议。
8位到会专家,就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如何整合资源、加强合作、深化发展出谋献策,开启了交流合作,共谋发展之路。
王宇婷:真没想到,由学界联合组建的新闻学传播学全国性学术共同体建设起步于武汉,那么后来这个基地主任联席会议机制运行得怎样,效果又如何呢?
郑保卫:后来,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分别由几家基地承办了6届:2006年7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第二届,2007年11月16日复旦大学承办第三届,2008年中断一届,2009年6月13日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第四届,2010年4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第五届,2011年10月21日清华大学承办第六届。
通过基地主任联席会议这个平台,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界共同把脉学科发展,对推动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6月,为共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委托复旦大学985国家创新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在上海举办了“技术与制度:中国传媒改革开放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新闻改革,包括新闻学科建设的成绩、经验和问题,发挥了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合作和引领作用。再后来,由于“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的组建,基地主任联席会议终止活动,由论坛取代。
王宇婷:“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是怎么回事?它又是怎样成立的呢?
郑保卫:“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成立的背景是这样的:2010年底,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托我牵头组织起草制订“教育部新闻传播学学科‘十三五战略规划”。2011年1月16日,“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十三五战略规划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新闻院校的70余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大家共同商议“十三五”规划制订方案,商讨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大计。
当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召集人曾繁仁教授(原山东大学校长)出席了会议,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界合作科研,共同攻关的做法表示肯定和支持。也正是在此次会议上,童兵、罗以澄等人提出,可以利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这个平台,组建“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发展论坛”,开展全国性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活动。
于是,当年年底,即2011年12月10日,由我牵头,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的名义,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发展论坛”在香山舉行(又称“香山峰会”)。方汉奇、丁淦林、赵玉明以及童兵、罗以澄等40多名著名专家出席,教育部社科司也派人参加,大家利用这个平台共商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大计。“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发展论坛”与原先的基地主任联席会议相比,参会人员更多,代表性更强,探讨的议题也更加广泛和深入,因此,它替代了基地主任联席会议,成为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界一个新的学术平台。
王宇婷:这应该是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共同体建设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吧?那么这个论坛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郑保卫:是的,这算是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共同体建设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发展论坛”搭建起了全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的新平台。自2012年起,“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发展论坛”先后在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举办。每年年底举行的小型专门会议,聚集了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大家一起为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把脉问诊,及时分析和总结学科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今后学科发展的方向,并向教育部领导提供咨询报告,为推动学科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到了2016年,中央的一个重要会议又催发了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平台的新变化。当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就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我和高晓虹、尹韵公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代表应邀出席会议。习近平在讲话中把新闻学作为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需要加快发展的11个学科之一,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学科的重视,也显示了新闻学科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使我很受鼓舞。
8月29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学科建设会议”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我受邀在会上介绍了参加“5·17”会议的情况,谈了自己学习习近平讲话的体会,并提出要充分利用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难得历史机遇,加快新闻学科的发展。
会后,我向学部召集人曾繁仁教授提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的精神,学部作为教育部最高学科建设咨询机构负有重要责任。考虑到新闻传播学科在学部中多年来只有我一个委员(2004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组建,以及2008年换届聘任第二届委员,新闻传播学科都只有丁淦林老师和我两人,后来丁淦林老师去世后,就剩我一人),我向曾繁仁教授建议,组建一个新闻传播学科咨询机构,以便联系一些专家共同商讨和组织学科建设相关工作。我认为,组建学部新闻传播学科咨询机构,将有助于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开展学科建设工作,促进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曾繁仁教授听了我的意见,明确表示支持。于是,我们便开始着手筹建咨询组。在与童兵、罗以澄等人商量后,我们提出了一个9人名单,得到了曾繁仁校长的认可。
咨询组由以下9人组成: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童兵(复旦大学)、罗以澄(武汉大学)、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张国良(上海交大)、唐绪军(中国社会科学院)、陈昌凤(清华大学)、高晓虹(中国传媒大学)、张昆(华中科技大学)。
10月28日,学部咨询组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大学举行。会上宣布了咨询组的成立。出席会议的咨询组成员就咨询组的定位、功能、任务以及活动内容及方式进行了讨论。曾繁仁校长发来了贺信,祝贺咨询组成立。他希望咨询组能够团结全国新闻学传播学界的朋友,为促进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建设,特别是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发挥好组织协调和决策咨询作用,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2016年12月23日,学部咨询组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第二次会议。就全国性学术共同体建设,以及学科建设和咨询组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且达成许多共识。会后,受咨询组的委托,我和童兵、罗以澄、高晓虹到教育部社科司向司领导汇报咨询组的工作,以及有关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及全国性学术共同体建设等问题。司领导表示肯定和支持,并愿意给予帮助。
王宇婷:是否可以理解为,咨询组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精神,推动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建设?
郑保卫:你理解得很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以说为我们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吹响了进军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教育部最高哲学社会科学咨询机构,作为以学科建设为主要职责和任务的学术平台,教育部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支持组建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就是为了团结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界力量共同奋斗,积极推进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真正把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做大做强,做出影响,走向世界。
王宇婷:那么,咨询组的成立同“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有什么关联呢?
郑保卫:2018年3月24日,学部咨询组第三次会议,在我受聘担任院长的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行。此次会议是咨询组增加新成员后举行的一次会议。之所以要增加新成员,主要是考虑在近两年中,多所主要新闻院校领导班子都换了届,有许多年轻学者担任了院长,将他们吸收到咨询组中,有助于更好地依靠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共同谋划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科建设工作。
经学部领导同意,咨询组新增加了6名成员,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另外,在新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成果丰硕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也被聘为咨询组成员。
咨询组是一个咨询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科建设问诊把脉,提出咨询建议。那么要使咨询组的建议和意见能够变成学科建设的实际行动,还需要有一个学术平台,因此,成立一个这样的平台的问题就提到了日程上。而组建“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就是实现这一构想的一个举措。
在咨詢组第三次会议上,我代表咨询组就组建“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的背景、意义、方式,以及筹备论坛首届会议一事做了说明,咨询组成员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
而此次武汉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落实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南宁第三次会议提出的组建“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和筹办首届年会等相关事宜,并就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战略问题展开专题研讨。
经过认真讨论,会议决定组建“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并以“中国新闻学百年暨新闻改革四十年”为主题,于11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首届论坛。
王宇婷:郑教授,我这下理解你为什么一开头的感慨了,因为武汉再次成了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共同体建设的见证地了!
郑保卫:你说得对。正因为此,我在会议开幕时的讲话中说道:武汉是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一块“福地”。从2005年在这里举办首届“全国新闻学传播学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到这次在这里成立“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13年中,武汉见证了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行的发展历程。
在论坛成立的时候,我们要感谢多年来一些全国性学术机构,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及其所属分会等,以及中国新闻史学会,还有许多高校,在促进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中国新闻史学会,去年在郑州大学举办了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千人学术会议,为推动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应该向为此做出努力和贡献的老师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在此,我还要特别向这些年来在学术共同体建设中,始终给予我大力支持的童兵和罗以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童兵和罗以澄都是我人大的校友,童兵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罗以澄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两届委员,他俩又都是教育部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多年来他们对我国新闻学传播学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特别是博士点的布局、评审、考核等一直操心费力,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年,他们又积极支持由我来牵头,以教育部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为平台,组建全国性学科建设平台,可以说他们对“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的组建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同时,我也要借此机会向近几十年来引领我们在学科建设方面砥砺前行、不断进取的温继泽(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创会会长)、甘惜分(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创会副会长)、王中(教育部社会科学咨询组成员)、方汉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新闻史学会首任会长)、丁淦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赵玉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二任会长)等学界老前辈表示崇高的敬意!由他们开创的团结协作,共谋学科发展的好传统,我们应该好好传承和发扬!
现在论坛成立,平台搭建起来了,这意味着我们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共同体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开启了新的里程。这次到会的都是全国著名新闻院校的代表,大家都参与了论坛的组建,都成为论坛组委会的成员,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为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发挥论坛的积极作用。
王宇婷:这次会上决定“首届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将于11月25日在北京举行,大家都很期待,您能够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郑保卫:这次会议决定“首届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将于11月25日在北京举行,并且组成了组委会,在会上专门讨论了论坛举办的相关事宜。因为今年正值中国新闻学诞生百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年,所以会议的名称定为“中国新闻学百年暨新闻改革四十年学术研讨会”。会议将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与艺术学学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等首都新闻院校共同主办。会议秘书处设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由人大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和学院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勇共同负责日常工作,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首都新闻院校也将参與工作。我们期待首届论坛能够获得成功,能够为展示中国新闻学百年和新闻改革40年发展成就,促进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在新时代获得新的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
王宇婷: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成立,这对中国新闻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那么,面对转型期的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和不断发展的行业,您对我国新闻学传播学研究及学科发展有什么期待?
郑保卫: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组建论坛,就是为了更好地集中各方资源、凝聚全国力量、促进学科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因此,面对转型期的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和不断发展的行业,我国新闻学传播学研究及学科发展应该勇于立足时代前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开阔国际视野,不断增强理论自信,主动迎接挑战、砥砺前行,实现新的发展。
学科建设一定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把握国家、社会和民众的期许和需求,同时要了解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哪些路径和方法才能有效解决?特别是面对新媒体环境,新传播技术给传媒业界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学界应该怎样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服务,而自身又如何能在此过程中找到应对策略与发展空间。
尤其是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广大学者需要深入思考,如何站在理论高度,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年学科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为构建一个能够真正反映改革成果、吸纳改革经验、揭示改革规律的,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而不懈奋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宇婷:听您介绍了论坛成立的背景及意义,使我对我们华中科技大学能够与武汉大学共同承办这次会议感到荣幸,也更加理解为什么您讲的武汉是“福地”的说法了。那么,最后能否请您对我们华中科技大学今后的学科建设提点建议呢?
郑保卫:这次会议能够顺利召开,论坛能够得以如期成立,要特别感谢你们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感谢罗以澄老师和张昆老师主动提出承办会议,感谢张明新老师和强月新老师积极组织操办会议。
记得20年前,即1998年,你们华科就主办了一届全国新闻学新学科研讨会,参会学者提交的论文中涉及30多门与新闻学交叉的学科领域。会议之后,在我国陆续出现了新闻传播学、新闻社会学、新闻心理学、新闻统计学、新闻文化学、新闻受众学,以及科技新闻学、体育新闻学、军事新闻学等一系列新闻学边缘交叉学科,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你们华科所做的历史性贡献。
另外,你们借助工科大学在理工科方面的学科优势,最早关注新媒体、关注媒介经营与管理,在这些方面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正因为你们在学科建设方面的远见与勤勉,才使你们学院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新创办的几十所新闻院系中脱颖而出,与武汉大学一道走在了前列,成为全国新闻教育的重镇。后来,在武汉大学举办首届全国新闻学传播学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后,你们也承办过一届会议,这次你们又主动同武汉大学共同承办此次会议。总之,你们始终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这让我非常钦佩!
今后,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发挥华科在理工和文理学科交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新媒体研究、媒体融合研究,以及新闻学传播学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多出新成果和新经验,为推动新时代我国新闻学传播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说明:此稿访问时间为2018年8月25日-26日。
(访问者王宇婷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6级硕士生;被访者郑保卫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