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赵丽娜
摘要: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日益复杂并多样化,规范会计核算日常业务,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日益重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针对性提出会计核算业务中解决的思路,加强事业单位财政拨款资金的安全,合理并有效的发挥资金用途。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事业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大多是财政拨款资金。如何有效的使用国家下达的资金,将有限的钱用到民生及公共资源上,加強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2013年财政部要求,事业单位全部执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新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内容和会计核算的原则都做了变动,新准则大框架下虽然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做了明晰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实操业务,仍然存在不能如实反映经济业务,不能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结合实际工作具体如下。一、存在的问题
(一)“双轨制”并行情况下会计核算不合理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只有经营性质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才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实际操作中,收付实现制不能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例如,事业单位购置专用设备时,有些设备购置时存在质保金一年后才退还给供应商的情况。实际业务中供应商提供的全额发票总额中,包含一年后才需支付的质保金金额时,虽然设备的所有权已转移到事业单位,但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时,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以支定收,只能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计入支出,期末同时确认相应的收入。会计分录借:“事业支出”贷:零余额或银行存款。借:零余额 贷:财政补助收入。如果按照发票总额(包含未支付的质保金)计入支出,会计分录借:事业支出 贷:零余额 其他应付款-质保金。按发票总金额计入“事业支出”和实际支付的金额不一致,贷方计入“其他应付款-质保金”的金额也计入了“事业支出”中,期末确认收入时,会出现收入和支出不平,不符合配比性原则。因此,在收付实现制下当年确认的支出和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更能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二)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不严谨
2012年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按照财务规则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仍然要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实务操作在购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由于规则中未对批量购买大批同类物资的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不同事业单位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例如,批量购入学生课桌椅或会议室桌椅、文件柜等,在实际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由于物品移动方便且批量购入,批量购买时型号相同。因为物品搬动方便,相同型号难以分辨,固定资产管理难度较大,常常因为发生使用地址或责任人变更时,年末资产盘点或报废很难做到相同型号的物资一一对应。
(三)预算的编制及预算的执行偏差较大
由于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最终目标,导致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的使用用途及监督上没有设置较为严格的标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各部门足够的重视,认为预算的编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预算是为了单位争取利益最大化,导致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准确性降低。二、解决的对策
(一)规范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法规体系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财务规则越严谨,细则越清晰,实际操作中财务人员越容易执行。只需按照财经制度和法规允许的范围执行,避免了因理解程度不同而产生歧义。同时加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通过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率。
(二)加强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事业单位对资产的管理应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办法。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耗费而导致资产价值的减少部分,通过“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如实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对单位价值较低的批量采购固定资产不单独列入固定资产管理,可采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方法,避免虚列支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将事业单位冗余的固定资产盘活,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科学合理编制预算
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要做到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认真监督预算执行过程、及时总结预算执行结果,只有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事前的管理和合理分配,实行资金的事前监督和事后控制,使预算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保证财务资金使用的公开化、透明化、安全化,才能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利用效率。因此,事业单位要认真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把它做为财务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资金和财产的合理使用及安全防范。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也需及时跟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动,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核算的创新,提高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事业单位新形势下的财务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翠钦.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9):68-69.
[2]李长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宜计提折旧[J].新会计,2010(1):22-22.
[3]颜晓红.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J].财经界,2016(21):214-214.
(作者单位:广东省国防科技高级技工学校)
摘要: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日益复杂并多样化,规范会计核算日常业务,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日益重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针对性提出会计核算业务中解决的思路,加强事业单位财政拨款资金的安全,合理并有效的发挥资金用途。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事业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大多是财政拨款资金。如何有效的使用国家下达的资金,将有限的钱用到民生及公共资源上,加強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2013年财政部要求,事业单位全部执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新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内容和会计核算的原则都做了变动,新准则大框架下虽然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做了明晰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实操业务,仍然存在不能如实反映经济业务,不能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结合实际工作具体如下。一、存在的问题
(一)“双轨制”并行情况下会计核算不合理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只有经营性质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才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实际操作中,收付实现制不能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例如,事业单位购置专用设备时,有些设备购置时存在质保金一年后才退还给供应商的情况。实际业务中供应商提供的全额发票总额中,包含一年后才需支付的质保金金额时,虽然设备的所有权已转移到事业单位,但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时,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以支定收,只能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计入支出,期末同时确认相应的收入。会计分录借:“事业支出”贷:零余额或银行存款。借:零余额 贷:财政补助收入。如果按照发票总额(包含未支付的质保金)计入支出,会计分录借:事业支出 贷:零余额 其他应付款-质保金。按发票总金额计入“事业支出”和实际支付的金额不一致,贷方计入“其他应付款-质保金”的金额也计入了“事业支出”中,期末确认收入时,会出现收入和支出不平,不符合配比性原则。因此,在收付实现制下当年确认的支出和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更能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二)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不严谨
2012年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按照财务规则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仍然要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实务操作在购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由于规则中未对批量购买大批同类物资的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不同事业单位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例如,批量购入学生课桌椅或会议室桌椅、文件柜等,在实际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由于物品移动方便且批量购入,批量购买时型号相同。因为物品搬动方便,相同型号难以分辨,固定资产管理难度较大,常常因为发生使用地址或责任人变更时,年末资产盘点或报废很难做到相同型号的物资一一对应。
(三)预算的编制及预算的执行偏差较大
由于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最终目标,导致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的使用用途及监督上没有设置较为严格的标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各部门足够的重视,认为预算的编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预算是为了单位争取利益最大化,导致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准确性降低。二、解决的对策
(一)规范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法规体系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财务规则越严谨,细则越清晰,实际操作中财务人员越容易执行。只需按照财经制度和法规允许的范围执行,避免了因理解程度不同而产生歧义。同时加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通过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率。
(二)加强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事业单位对资产的管理应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办法。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耗费而导致资产价值的减少部分,通过“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如实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对单位价值较低的批量采购固定资产不单独列入固定资产管理,可采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方法,避免虚列支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将事业单位冗余的固定资产盘活,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科学合理编制预算
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要做到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认真监督预算执行过程、及时总结预算执行结果,只有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事前的管理和合理分配,实行资金的事前监督和事后控制,使预算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保证财务资金使用的公开化、透明化、安全化,才能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利用效率。因此,事业单位要认真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把它做为财务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资金和财产的合理使用及安全防范。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也需及时跟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动,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核算的创新,提高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事业单位新形势下的财务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翠钦.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9):68-69.
[2]李长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宜计提折旧[J].新会计,2010(1):22-22.
[3]颜晓红.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J].财经界,2016(21):214-214.
(作者单位:广东省国防科技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