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意境与禅境之别

    摘 要:意境源于道家,禅境源于禅宗。根源上的不同,使意境与禅境在共通基础上始终走向不同的方向,在探讨二者区别时则不可避免与道、禅相联系。禅宗思想讲究“灭欲”,对于情的追求更是禁忌,这也自然是影响到禅境的表现。与意境追求“天人合一”“景真”相反,禅境则是抛开俗世万物,追求一种心的寂静与空灵。

    关键词:意境;禅境;审美范畴;禅

    意境与禅境是我国传统审美范畴的两个重要概念,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微妙的联系与共鸣。但意境与禅境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自散发着别样的内涵与魅力,但在相关论述中却有很多将其二者并置而论,并不作区分处理。本文意在从已有观点的基础上简要分析意境与禅境的细微差异,并不将两者作为互不干扰的对立面。

    1 意境之发展

    1.1 唐以前的“意”“境”

    《道德经·上篇》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所指“道”的不可言说和“传道”之间构成了说与不说的矛盾,因为既是传道,则必然用到言说的方法。《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云:“虽未至乎道,可谓有其意矣!”由此可见,“意”和“道”之间在庄子这里产生了微妙联系,虽说道生意,意不可言传,但正是由于言说传道,道才得以相传。

    魏晋时期,“意”逐渐由哲学抽象意义向虚化的审美精神意义转变,“境”也慢慢完成了由本初的空间意义向具有精神价值意义的转变。例如陆机《文赋》中提到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钟嵘《诗品》中的“意悲而远”等,都显现出“意”与“境”在意义上的转变。

    1.2 唐之后的“意境”

    及至盛唐,“意”与“境”出现了联用、并置的情况,意境概念也诞生于此。王昌龄《诗格》中云:“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其中对于物镜的描述详尽意深,对情境和意境的阐释却寥寥可数、几近模糊。中晚唐时期,诗僧皎然极重视诗歌的境界,《诗式》云:“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司空图《与极浦书》中明确指出“象”和“景”并非其本身含义,而是有“象”和“景”之外更深层次、更多元化的意义存在。

    宋元时期,意境的概念便不再局限于诗词艺术,而广泛应用于文学、绘画等领域。郭熙《林泉高致》中的“画意”、明清时期王夫之的“情不虚景,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阐释了意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近代王国维先生“境界说”的提出可谓新颖独到,但主客二元观念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浑然合一”“道生万物”的思想相悖,其提出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似乎也并不能用来评判作品价值的高低,而只是从风格上做出的阐释。

    2 禅境之生成

    2.1 禅宗的中国化

    禅宗是印度佛教中国化之后儒释道融合的产物。不同于印度佛教中追求彼岸世界、抛弃现世生活的思想,中国化的禅宗将人拉回现实的世俗世界。也不同于印度佛教悲观主义色彩的“空”,中国化的禅宗(尤以南宗慧能为主)追求的是内心的“空”,它追求的是超然物外、“不离不染”的内心境界。这种追求内心空灵境界的禅宗思想,影响了禅宗美学(空观美学)的发展。

    2.2 “禅”与“境”

    与意境一词中“意”和“境”的独立相同,我们也可从“禅”与“境”的角度来解读禅境的意味。中国化的“禅”注重“空”的思想,而“境”在佛教中则主要是指禅修所达到的诸种境界。当然,佛家文学中出现更多的是“境界”而不是独立的“境”,如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一切众生莫能测,如来法身禅境界。”即是指禅修所达的一种境界。

    2.3 诗化的禅境

    禅境慢慢脱离禅修境界而转向美学境界,与诗有着密切联系。慧能虽提出“不立文字”,但与道家一样遇到言说的问题,所以经书文集必然会出现。偈语则是具有诗歌形式的文体,具有传达禅宗思想的重要作用。“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便是慧能所作,這些偈语重在表达禅宗思想,而在审美性、艺术性上较弱,由此发展至后来以诗论禅的文学形式。

    王维的诗开拓了禅诗的新类型,诗中不着禅字,却有更多禅意在其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通篇无禅字,而其中的“空灵境界”、禅的意味却跃然纸上。诗的禅化也使禅境具有了宗教与美学的双重属性。

    3 意境与禅境之别

    3.1 情真与离情

    我们常常用“情景交融”来表达意境,撇开主客二元关系不论,可见意境所传达给欣赏者的精神里是有崇高的情感的,何况艺术离开了情也就不能被称为艺术。 《文心雕龙》中也云:“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所以要想达到意境的高度,只是一味地炫技、堆积华丽是不够的,只有将情融入作品,才能无限接近意境的审美高度。

    而禅宗思想讲究“灭欲”,对于情的追求更是禁忌,这自然影响到禅境的表现。“于念而无念”“常净自性”“净心”“虚空”等,以及不离不染说、“六贼从六门出”都直接或间接地强调了禅宗所追求的境界是与俗世无关的,中国化的禅宗虽然回到现实的俗世世界,但其对虚空的追求却始终不断。禅宗承认情的存在,但要求处于其中而不染,讲究“离情”,所以禅境所表现的总是一种“空灵”“虚无”的脱世境界。这与意境的情真意切是截然不同的。

    3.2 景真与离相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贯穿意境始终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上篇》)、“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等所表现的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友好关系,加之魏晋动乱时期文人对这一思想的自然接受,山水开始成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对象,因此景渐渐成为意境中所必不可少的元素。

    这种对于天地自然的热爱使人们对于意境的审美体验成为一种自然,它是一种自发性的、本能式的感官体验,是不用经过深刻思考便能掌握的。若有意境,必然有景,此景必然求“真”,而这个“真”又不是同天地自然极相似的真,而是超越人类、超越天地自然而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的“真”。景真并不一定有意境,而没有了景,则必然没有意境。

    与意境追求“天人合一”“景真”相反,禅境则是抛开俗世万物,追求一种心的寂静与空灵。慧能《坛经》中云:“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其中的无念便是内心无杂念,不起念想,无相则是排除一切外在形象,“外若著相,内心即乱”,这就是说,在禅境语境里,即便是有景有象,这景与象也都是不存在的,这与意境的景真是完全不同的。

    3.3 无限与有限

    意境的概念始终没有一个非常稳定的界定,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的冲击而不断更新着,是永恒性、无限性的存在,是常新常在的。禅境的概念、内涵是相对稳定的,它始终离不开禅宗的影子,宗教与审美的双重因素使其本身与意境产生复杂模糊的关系。

    受“天人合一”思想的直接影响,意境有了与天地共生共存的追求,意境自然也有了无限性的可能。也正是人与天地精神的共鸣,对意境的审美体验能够自然而然、直觉性地、毫无防备地产生。禅境追求空无、本心清净,它与天地自然不是共生共存的,而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远离世界、回归本我,世间万物皆与我无关。追求“空”“灭”的结果,使禅境有了限度而非无限性。一如皎然的“蕉花铺净地,桂子落空坛。持此心为境,应堪月夜看”,既有环境的清幽又有心境的空渺,环境在其次,内心的空灵静寂才是主要。

    参考文献:

    [1] 郭必恒.探析我国意境理论的思想根源与现代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16,24(07):95-101+124.

    [2] 董青崖.意境与禅境内涵之辨析[D].上海師范大学,2016.

    [3] 陈元龙,董卓然.意境概念的历史生成与禅境意蕴[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26(02):62-65.

    [4] 夏昭炎.意境概说——中国文艺美学范畴研究[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3.

    [5] 李天道.禅:生命之境和最高审美之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6):62-70.

    [6] 石艺堃.“禅境”美学思想初探[D].山西大学,2012.

    [7] 顾祖钊.简论意境与禅境之别及其绞缠——兼答杨矗诸君[J].文艺理论研究,2017,37(01):67-77+46.

    作者简介:杜冬梅(1995—),女,山东聊城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管理。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