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究

    陈建超

    [摘? 要]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新课标特别提出开展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文章以研究性教学目标的特殊性与教学方式的独特性为出发点,提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教材为载体,夯实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以问题为主线,实现目标.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数学教学;问题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研究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些专题,达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基础教育中渗透研究学习方法,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础[1]. 作为一线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尽快熟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流程与方法,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认真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1. 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研究性教学方式主要从生活、学习或活动中择取研究专题,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基础,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2]. 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科学精神等,让学生成为关注社会发展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青年. 它与普通的教学目标最大的区别在于指向性方面,普通教学目标是立竿见影的知识获得,而研究性教学目标是长期的能力的形成与学科素养的提高.

    2. 教学方式的独特性

    研究性教学与普通教学方式有着显著的差异,它突破了教材知识的局限性,通过实践活动等教学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通过以下流程获得成长:①发现问题;②收集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③提出解决方案或计划;④执行;⑤验证. 这里提到的实践活动内容较为丰富,包含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选定、资料的收集、研究计划、方案与报告的撰写等.

    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

    1. 以教材为载体,夯实基础

    任何教学都没有捷径,研究性教学亦如此. 教材是数学学习的依据,研究性教学模式应以教材为载体,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具有可研究性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以夯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尤其是概念、定理、公式或法则的产生过程等,均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内容. 学生一旦深入研究这些知识的来源,就会从心理上更好地接纳这些知识,为后期的解题夯实基础.

    案例1 “有理数概念”的教学.

    在学生对有理数有了初步接触后,教师可作以下研究性教学的拓展,以促进学生对有理数产生学习兴趣,为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数”的概念是不是本来就有的?

    生1:当然不是,最原始的人类根本就不会数数.

    师:哦?原始人不会数数,那怎么解决关于数量的问题呢?

    生2:我记得《易经》中记载了结绳而治的计数方法,那可能是比较早的计数方法了.

    师:太棒了!看来这位同学的知识面很广.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数的由来,好不好?

    (学生充满期待)

    师:我们以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数的由来,可以借助网络、图书等查阅资料,最后每组形成一篇小论文.

    为了让学生明白怎么去做好这个小研究,教师可进行如下指导:①推荐可查阅书籍的名称、网络地址等;②选题指导,数的范围很广,每个小组研究的选题应从小范围去选,或者教师拟几个选题供学生参考,如人类是先认识0还是先认识1的?阿拉伯数字是怎么来的?分数与借物分配的由来是怎样的……③鼓励学生将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相结合;④各组展示小论文,并交流与评价.

    教材中类似于“数”这种值得研究的题材有很多,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因为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超出教师原有的认知. 因此,教师在以教材为本的研究性教学中应与学生统一战线,共同探讨与研究相应的话题,将传统的授课变为平等的探究,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而学生因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接下来的学习也变得更轻松.

    2.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研究性教学同样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作为教师,应鼓励每个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各种研究活動中,亲历活动的每个步骤(活动设计、操作、创造、想象、验证、反思等),在各个环节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获得经验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案例2 “三角形中位线”的教学.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三角形中涉及哪些线段.

    生1:三角形涉及的线段有三条边、中线和高.

    生2:还有角平分线.

    师:很好!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是三角形的中线会将原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大家还记得吗?

    生众:记得!

    师:如图1所示,点D为△ABC上AB边的中点,点E为AC边的中点,分别连接CD,DE,可得出怎样的结论?

    生3: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可知△ADC与△BDC的面积是相等的,而△CDE与△ADE的面积也相等.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图形的已知条件互相提出问题并回答.

    生4:假设去掉图1中的线段CD,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生5: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DE与四边形DBCE的面积比为1∶3.

    师:这个问题相当好,生5的回答也特别到位. 根据这个结论,哪位同学可以总结一下?

    生6:连接一个三角形两条边上的中点,可以将原三角形分割成一个小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比是1∶3.

    师:不错. 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条分割线的名称和性质.

    ……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的基础学科,初中学生都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怎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3]. 本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以此为基础引出新知,实现新旧知识的无缝对接. 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渐获得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義与性质,这种将研究性教学方式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凸显了知识的迁移性,更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3. 以问题为主线,实现目标

    数学研究体现的是一种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 每个研究都有一个核心问题,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活动中需设计一个核心问题供学生展开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探索、尝试与发现,教师可在一些重点关口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并非干预),帮助学生实现研究目标.

    案例3 “二次函数”的教学.

    为了处理好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与研究性教学的关系,教师可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提出主要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与探究.

    师:哪位同学说说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生1:y=ax2+bx+c(a≠0).

    师:很好!我们研究这个式子之前一般会研究哪个式子?

    生2:y=ax2(a≠0).

    师:为什么要从这个式子开始研究呢?根据我们曾经对一次函数的研究经验,大家觉得y=ax2(a≠0)这个式子的研究方法是不是适合所有形式的二次函数?

    这个研究性问题的提出不仅引导学生复习了一次函数的相关性质与研究方法,同时还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二次函数的研究方式. 学生在这个相关性问题的引领下,尝试着用已有的研究经验,通过类比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 在图像的绘制中,学生因缺乏经验,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一次函数图像的绘制过程,再通过探讨与交流,明确研究方向,实现研究目的.

    总之,研究性教学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每个教育者思考与重视. 只有不断整合教材,借助多媒体、几何画板等现代化的平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不断探索,提出研究问题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才能实现研究性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周学海. 数学教育学概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莫秀锋,刘电芝. 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个体差异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07,16(4).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