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艺术

    蒲子君

    摘 要:中国山水画自魏晋时期开始发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伴随着时代和思想的变迁,中国山水画逐渐成熟并形成自身的独特魅力。观中国山水画,感叹水墨色彩展现的宁静淡雅之美,同样感叹山水画作的构图所展现的意境之美。中国山水画的构图体现的是画者对于山水画的艺术加工,体现的是对于山水之美的整体把握。观中国山水画作,开境一般用分疆三叠两段的方式,追求自然之美。简要分析中国山水画作的构图技巧与方法,寻求山水画作的形式之美的背后是否存在一定的普遍性构图艺术。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构图;艺术

    中国山水画追求自然之美,这一自然绝不仅仅局限于对客观的自然界的山水的描绘,这种自然是一种画中山水的构图自然流畅,更是一种自然、天人合一的意境。对于山水意境的营造,构图要素至关重要。构图是建立在一定的审美原则,在实际中则主要是建立在画者自身的美学素养基础上的对于画中景物的排列组合和布置,通过整体性的画面景物布局,营造出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意境。构图是立足于整体,对于各个部分的系统优化,寻求整体的艺术之美。构图对于画作整体思想的表达至关重要,是学习山水画也是欣赏山水画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一、山水画的构图技巧

    (一)立意

    唐代王维指出:“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立意是山水画构图的指导思想,是画者在作画之前对于画作所要表达主题的构思。“意”即思想,所要传达的意境,是画作的内容,而构图是画作的形式,二者辩证统一。中国山水画追求意境高于追求画面的形式之美,意境是山水画作成败的关键。同时,“立意”具有极大主观性色彩,与画者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时代背景、美学素养息息相关,同样的山水,不同的主观感受,构建出不同立意,会形成不同的画作,画作会呈现出高下之分。透过构图,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画者的立意。

    (二)取势

    取势是对于画中景物状态的布置,是画中景物整体姿态的构建,会给予观者直观的审美感受。所谓“势”,即景物的姿态、趋势,观自然界之事物,同一事物姿态万千,不同的姿态能够展现和给予不同的主观感受。山有高低、险峻、平缓等不同的状态,有孤峰鼎立,也有群峦叠嶂,会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水有奔流之下,有迂回婉转,奔流的壮阔,婉转的柳暗花明。

    不同的景物构图形成画作的走势,对于展现作者的立意至关重要。古人说“置陈布势”,即为此意,这正如古战场的排兵布阵,不同布阵能够展现不同的精神风貌,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严密的排兵布阵则会给人不战而栗的主观感受。

    “开合”是构图取势的重要内容,“开”即景物的展开,分布,形成一种整体意境的铺陈,是对于画作整体之势的营造。“合”是一种神聚,事物之间的构图,呈现出或者聚合出主旨意蕴。在开与合之间,这种关系的拿捏和构造则体现出画作者的艺术造诣的高低。当然,开合之间的关系转承具有一定基本章法——“起、承、转、合”。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作,既可以是任意奔放磅礴的山水意境,也可于个中景物感受到作者的独具匠心。开合之间,或磅礴,或淡然,或宁静,或婉转,然收归于一,画者的内心世界与山水之间的统一完美呈现。

    (三)取舍

    绘画本身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既立足于自然之景物,又体现画者的审美诉求。不同于西方写实画的画风,中国山水画对于意境的追求是以物言志,画中山水往往追求神聚而不拘泥于一山一水的真实再现。去繁就简,烘托出画者的主旨立意,为意境的构造进行取舍。“取”以主旨立意为根据;“舍”则惜墨如金,不浪费一点空间和和笔墨,不必要处不多著一笔。取舍的过程是画者艺术再创作和加工的过程,是作者通过画作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舍去繁杂和不相关的景物,去粗取精,这也是景物之“势”的构建。“取”虽有人工,但是对于自然无为状态的追求毋庸置疑。取舍之间,画者构造的意境之美随之展开。

    (四)呼应

    呼应是一种形式之美,在绘画的过程中,正如诗歌创作过程中的对仗工整,画中景物的遥相呼应,体现于画中的景物构成,山水之间的呼应、花草之间的呼应,也体现于构画之中。于构画而言,画中景物的前后、左右的相互配合是一种呼应。呼应的构图思路能够保证画面的完整感,否则会使得画中景物单调、突兀。

    画中景物的相互呼应,画作与观者之间的呼应,画中景物与画外时空的呼应,都是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艺术境界的高超之处。欣赏中国山水画,这种呼应之美随处可见,通过呼应,构造出画中山水的相得益彰。

    (五)虚实

    中国的山水画作主要以水墨山水画为主,“墨分五彩”,墨色的由浓转淡,展现出万千变化,浓淡之间、虚实变换,意境之美完美呈现。“虚”的刻意为之,以景物的散淡,甚至是画面中的留白的运营,展现和强调出明晰之景物,呈现作者想要呈现之事物。虚实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相互依赖、相互衬托,中国山水画中以虚托实,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辨思想。

    一幅成功的山水画,并不是对于场景的如实刻画,而是在虚实之间,实现画中山水的意境之美。画中景物的虚实结合,意境之间的虚实转换,让观者领略山水之美。这种“虚实相生”的构图思维在中国的山水画作中随处可见。空静、留白,实现观者与画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实现画作在时空上的延展。

    (六)黑白

    中国山水画色彩以黑白为主,以黑白呈现出构图,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展现山水的状态变化。“墨分五彩”,黑色的浓淡呈现出五种不同的色彩变幻,黑白的淡雅之美符合中国山水画作的意境之美。水墨的运用,黑白的转化,是中国山水画的色彩运用的独特造诣。水墨的浓淡变化,有形与无形之间、黑与白的对比之间,给观者完全不同的构图之美、色彩之美。在具体的构图之间,虚实的运用需要依靠黑白色彩的变化,这些要素之间的微妙关系,是中国山水画创作需要不断体会的独特之处,这也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七)题跋

    在中国的山水画作中,诗的运用于构图对于山水画的艺术效果的构造同样不可或缺。这也是中国绘画构图的重要特色。题跋不仅是画作的主题定义,诗的语言性陈述与画中山水的无言相得益彰。对于山水画中诗作的构图,首先应不以影响画作的整体意境之美为前提。其次,优秀的山水画作,恰当的题诗和文字的布局,对于山水画的艺术构图锦上添花。

    二、中国山水画之透视

    透视这一技法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构图技巧。在山水画中,透视的形式之美主要表现为“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画中景物特点。中国山水画发源于魏晋时期,在早期的中国山水画中并无透视,缺乏空间感,上下、左右、远近等维度并不明显。至宋代,中国的山水画趋于成熟,画面“以小显大”的构图,营造气势恢宏、重峦叠嶂的秀丽山峰,如《关山行旅图》。

    透视的构图技法也是与中国山水画篇幅较长的特点相适应,长幅的山水画,山峰多连绵,远近错落,近处景物的写实,远处景物的幽远。作者于大小之间、虚实之间、远近之间对于景物进行构图,不受画幅控制,空间延展,意境深远,取景构图无不流畅、自由、洒脱。

    (一)“三远法”透视

    中国山水画于宋代成熟,一些绘画理论也基本形成。“三远法”就是宋代画家郭熙提出,在《林泉高致》中提出:“自近而望其远日平远”“自下而望其颠日高远”“自前而窥其后日深远”。这一构图理论是将画作中的景物有意识的从“平”“高”“深”的不同方面进行构图。“平远”舒缓、开阔,给观者一种空旷豁达之感。“高远”则有明显的“高”,具有巍峨之感。“深”则幽深,给人这一种神秘之感。

    (二)“三叠两段”布局法

    “三叠两段”是石涛于《画语录》中提出的山水画构图理论。三叠,即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望之可分远近。两段,即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三叠两段”是对于画面空间整体布局的构思,山地的平缓、山峰的峻秀、树木的繁多与姿态,远近之间,上下之间实现平衡之美。画中山峰的远近有致,地、山与树之间的艺术呈现,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作。

    三、结语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中国自古对于山水情有独钟,在中国绘画史中,山水画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页。中国山水画注重意境,对于意境的追求高于技法,但是中国的山水画作对于构图的讲究可谓精益求精,是为营造意境服务。中国的绘画理论博大精深,且始终与中国古人对于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密不可分,所以观中国山水看到的不仅是山水。一幅山水画的构图的造诣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画作的成功与否。如何在画与意境之间,在变与不变之间,实现构图与艺术效果的辩证统一, 掌握了中国山水画构图的方法是创作佳作的首要工作。

    參考文献:

    [1]郭琪美.宋代山水画构图形式研究[J].大舞台,2014,(10).

    [2]杨文文.从构图形式品读山水画之美[J].美术大观,2014,(12).

    [3]行卫东.浅析李唐山水画构图之变[J].美术大观,2014,(2).

    [4]马媛.浅论古今中国山水画的构图传承与发展[J].美与时代(下),2014,(2).

    [5]张洋.浅谈意境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表现[J].艺术教育,2017,(Z4):150-151.

    [6]徐娇熔.浅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与形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