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2008—2018)版式设计演变趋势简析

伍静 樊嘉政
【摘要】版式设计与视觉传达是新闻类杂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第一时间吸引读者注意力、引导读者准确高效舒适地接收信息的重要功能。《南方人物周刊》在创刊伊始,就把“好看”的版式与高质量的报道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受国内外设计界极简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同时为了适应新时代快节奏、碎片化的读者阅读习惯与审美方式的改变,近十年来,《南方人物周刊》在版式设计上不断探索、革新:由喧哗到宁静、由绚丽归于素淡、由“霸占”利用版面一切空间到注重受众实际阅读体验……归根结底,易读性成为统领其版面变化的首要原则。
【关键词】《南方人物周刊》;版式设计;极简主义;易读性
近年来,互联网、电脑、智能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传统纸媒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相比日报,新闻类杂志定位精准,以深度见长,还具有观赏性、收藏性强的特点,在移动新媒体时代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新闻类杂志在诞生之初就有区别于报纸等其他媒介的美学语言。在国内外设计界极简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为顺应新时代快节奏、碎片化的读者阅读习惯与审美方式的改变,在注重内容创新的同时,新闻类杂志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版式设计与视觉传达方式。
创刊于2004年6月18日的《南方人物周刊》(以下简称《南人》),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方周末》出品的一份面向高端主流人群的周刊,也是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的新闻人物周刊”。①依托《南方周末》在国内外新闻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南人》很快在中国新闻类杂志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发展至今,《南人》已成为国内人物杂志和新闻类杂志的标杆之一。作为一个优秀的纸媒产品,版式设计与视觉传达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吸引读者第一目光、引导读者高效率地接收信息的重要功能。《南人》在创刊伊始,就把“好看”即“外在形式感的美学要求和内在图片与设计的选择”[1]作为刊物的重要定位。创刊14年来,该杂志封面与内容排版在视觉的整合与设计上不断地探索、发展,有了极大的提高,曾多次获得平面设计奖项。②
笔者通过查阅龙源期刊网(www.qikan.com)《南人》近十年(2008—2018)所有杂志原貌版,对其版式设计的演变规律作了一番梳理:从一度色彩鲜艳的字体、花哨零散的配图、变动不居的版面元素搭配,到如今扁平化的字体和线条、冷色调的人物封面、有意识的留白、相对稳定的视觉识别系统……折射出近十年来新闻类杂志版式由喧哗至宁静、由绚丽归于素淡、由“霸占”版面一切空间到注重读者实际阅读体验的发展史。
杂志专家一般认为,出版物每隔5到6年就有必要改版一次。《南人》近十年来先后经历过大小多次改版,视觉总监更换过5次,先后由普儿(2008—2009)、梁伟锋(2009—2011)、陈南豪(2011)、古碧如(2011—2013)、舒格(2013至今)等人担任。
下面笔者从封面和内页两个方面对《南人》的版式演变进行回溯和梳理。
一、《南方人物周刊》封面设计的演变
封面是杂志生死攸关的寸金之地。
早期(2004—2007)的《南人》搭上了紙媒黄金时代的末班车,字体、色彩搭配和整体构图往往以刻意制造夸张的视觉冲击为目的,没有一套成熟稳定的方案。在这样的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早期的《南人》封面设计呈现出色彩浓重、构图夸张的倾向。
《南人》在封面人物图片选取时,主要会选择富有冲击力、代表性的照片,以便读者能很快判断出图片中透露的人物性格。该刊的封面人物选材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为人物纪实摄影,由杂志社内资深摄影记者拍摄。记者们凭借自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与把握,通过对人物动作、表情的设计,使照片能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典型形象。长期为《南人》拍摄封面照片的“首席摄影”姜晓明被誉为“任何一家市场化媒体都渴望得到的摄影师”③,《南人》的封面照片因为他的专业拍摄而增色不少。
第二种为历史人物旧照或画像。在历史封面人物的素材选择上,《南人》倾向于选择近现代历史人物,尤其是民国时期的人物。通过对历史人物画像的艺术处理,可以呈现出一种抽离的艺术感、时空感,突出强化主题。
第三种则是技术合成的照片,即利用数字技术将饱含寓意的图片进行二次创作、合成,通过含蓄的表达来体现深层的意蕴。
(一)2008—2011年:去繁存简、高识别度
2008年前后,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在中国市场逐渐普及开来,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元素于一身的移动新媒体开始蓬勃发展。移动新媒体以其特有的及时性、便捷性、互动性,不断制造新的读者,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纸媒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审美趣味。面对潮流的更迭,新闻类杂志需要通过强化品牌识别度、增加读者黏性来维持自身生存。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人》作出了第一次重大改版。
从刊名logo来看,从2008年第12期起,《南人》弃用了logo栏的红色铺底,变为典雅、简洁的白底黑字;其次,“南方”商标被换成灰底白字的印章样式且字体比例被缩小,存在感再度降低,“周刊”二字比例稍有增大,透露出杂志渴望跳脱《南方周末》的巨人肩膀,淡化母品牌影响,步入品牌独立发展的阶段;再次,原本图片栏的红色外框被扩展为整个封面的范围。2009年第31期(见图1),《南人》将封面构图的比例拉长,以出血图的形式撑满整个封面,使封面更具冲击力。显而易见,《南人》在封面设计上借用了美国《时代》周刊的红色边框的封面模板,品牌识别度得到一次重大升级,并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在图片选取方面,《南人》单个人物特写照片的使用比重增多,在标题字体方面,《南人》减少了厚重的粗体字的使用。老版封面标题常用厚重的粗体字配以夸张的颜色,往往在画面构图中降低了平衡度,影响了读者的视觉感受。而改版后的标题字体降低了粗度,并减少了衬线体的使用,增强了现代感,同时与logo部分的刊名字体更加协调,并增加了留白,使得整体构图更为干净、简洁、平衡,更具现代风,视觉感受上更为舒适。
(二)2011年至今:简洁清淡、返璞归真
如上文所述,自2008年重大改版开始,《南人》套用的《时代》周刊红色外框封面设计模板已基本定型。2011年至今这一时期的封面设计演变则主要体现在字体配色及封面图片等的极简化。
在视觉传达中,文字是最为关键的元素之一。一份杂志封面的字体风格往往决定着封面的整体表现力,字体与版面元素的配合决定了版面的整体协调感。《南人》的封面字体在这一阶段呈扁平化趋势,给整体的封面视觉效果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之前的封面标题字体常用鲜艳的亮黄色与黑色搭配,字体粗厚,字号偏大,并时而配以阴影、勾边、铺底,营造夸张的视觉效果。一般来说,黄黑两色搭配反差强烈、识别度高,有较强的警示作用,多用于交通设计中,但并非所有场合都适用。通常杂志封面对黄黑两色的搭配使用较为审慎。从2011年第17期开始,《南人》封面字体的亮黄色被基本弃用,字体配色被减少为以红黑白三色为主;标题和摘要的字号缩小,排版更紧凑,字体阴影被调浅,显得更加扁平。
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南人》的封面版式变得更简洁、更扁平,这也符合同时期开始流行的扁平化设计思潮。扁平化既是一种简约的设计风格,也是一种设计理念,就是让内容更直接地呈现,功能以更低成本完成。扁平化设计摒弃了立体、渐变、纹理、阴影等繁冗的装饰效果,代之以扁平轻松的视觉表现,减少了认知障碍的产生。除了审美方面的考虑,对于刊物来说,扁平化设计同时也大大节省了版面的制作时间,这与《南人》作为一份新闻类周刊一贯所追求的时效性也是相符合的。
与此同时,《南人》的封面图片也在悄然发生着“性冷淡化”的演变。“性冷淡”一词在设计界可以被视为“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一个花名,最初从时尚界产生,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它在颜色上以黑白灰等冷色调为主,形式上以尽可能的简化为主,风格朴素而不奢华。设计简洁、高冷文艺、禁欲主义等都是“性冷淡”设计的典型特征。[2]
从2013年第16期开始,封面刊名开始尝试半透明的灰白色,半融入背景色,使杂志封面色调更为统一。自2014年第9期开始,封面红色刊名的比重开始减少,半透明色的使用开始增加。封面图片方面,这一时期的《南人》减少了饱和度较高的标准色的使用,偏好将照片调整为灰色等冷色调或黑白照片,配合色彩单调的封面字体,整体偏于暗淡,给人留下原始、沉稳的感觉,呈现出典雅高端的艺术气质。画面构图的处理上,封面设计人员更多地用技术手段虚化甚至抹掉背景,突出“人物”,将更多的留白空间用来设计文字排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封面的信息传达效率。
二、《南方人物周刊》内页版式设计的演变
内页版式设计的作用不容小觑,不仅能够准确、有效率地传达信息,体现编辑意图,实现内容的主次划分,给予读者阅读的方便,还能美化版面,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延长读者持续阅读的耐力,为杂志构筑一个品牌形象。一份优秀的杂志是全方位的,除了要有精彩纷呈的内容,还需有抢眼、美观的版式。
易讀性是版式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可称为版式设计之本。尤其是新闻类杂志,最终目的是要将信息准确、有效率地传达给读者,所以易读性是第一位的,艺术性、观赏性要服从于准确、高效传达信息的需要。在笔者看来,新闻类杂志的易读性主要体现在:排版主次分明,令版面产生清晰的条理,有明确的视觉引导顺序,让读者迅速明了先看哪里再看哪里;字体、颜色、图片、分栏、间距、留白、线条、底纹等版面主要元素的配置,便于读者准确、高效地接收信息,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形成稳定、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整体版面安排通过图片与文字、长文与短文、严肃与轻松的交叉,形成张弛有度的节奏和韵律。
《南人》近十年内页版式设计的演变可以大致分为2008—2013年和2013年至今两个阶段。
(一)2008—2013年:拥挤、粗犷
初学设计者容易在版面里填充诸多元素,不留一点空隙,且倾向同时设计多个吸引眼球的亮点,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让读者不知道看哪儿好,增加了阅读的负担。人类眼睛的生理构造决定了人们不能同时把视线停留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地方,而有一种自然的流动习惯,即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再看什么。在我国,由于有过新闻纸紧张、版面有限(版面少、内容多、扩版不易)的历史时期,使得“填鸭式排版”风格一度大行其道并影响至今。仅从经济、节省纸张的角度考虑,对版面空间无所不用其极,这种传统在《南人》创刊初、中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版式设计更注重于信息的堆砌,倾向于在有限的版面空间呈现更多的内容,忽视了读者的视觉焦点和心理体验。
以2008年第1、3期(见图2、图3)杂志为例,《南人》的版面占有率高达95%,版心四周、文字与图片之间的留白都较少,文字比较靠近边框,使得整个版面看起来较为拥挤、压迫,给人一种文字铺天盖地的感觉,既影响视觉美观,也降低了易读性。
分栏方面,此一时期的《南人》一般将版面中的文字纵向分为三栏或四栏,并使用粗细不一的线条进行分隔,便于读者能够以正确的方向或顺序阅读杂志;字体方面,小标题部分使用了略粗的黑体字,正文部分使用了较细的宋体字,正文字体字号较大,字距较大,字与字之间的留白较多,这种字体方案也是导致版面占有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图片使用方面,编辑倾向于将文字环绕图片,并通过技术手段将图片营造出“人物走出画框”的效果,这种方式增强了图片与文字的互动感,也有利于节省图片占据的版面,为文字部分腾出更多空间。
版式设计中,杂志文章内容的排列最忌平铺直叙,应当有起伏、有节奏、有重点、有高潮,针对不同文章的主次优劣,将重点文章有计划地分散排列,通过版式设计达到导读的目的,使读者在阅读中张弛有度、循序渐进,达到读长文而不累的效果。
《南人》早期的版式倾向将图片与文字填塞得满满的,往往使读者难以分清主次,不知从哪里开始看起,还会令读者产生视觉疲劳,无法将真正想要传达的东西凸显出来。
(二)2013年至今:舒朗、典雅
2013年第16期前后,在视觉总监舒格和古碧如的新旧交替之际,《南人》的版式作了重新设计,版面率有所降低,留白增多,版面显得更有条理,视线引导更加自然,增强了易读性,并营造出沉静、高雅的氛围。
以2013年第21期(见图4)杂志为例,《南人》将版面率大大降低至60%左右。一般来说,版面率越高,版面越会给人热闹、活跃、紧凑的印象,但容易导致视觉疲劳;版面率越低,版面越会给人一种高级、稳重、素雅的感觉。在整体版面布局上,杂志采用了宽天头、重心偏下的布局,即版面天头部分的留白比例高于地腳。这一处理将视线向下引导,使版心内容集中于版面下部,这种重心的安排同中国传统建筑和书画在美学追求上是一致的,展现出天高地阔之气,同时还有其实用性,便于读者在天头处加眉批。
分栏方面,这一时期,杂志主干文章大多采取两栏或三栏排版(少许文章采取四栏),并使用五分之一栏留白,用于文字摘要或特殊效果设计,既使版面显得舒朗、透气,有呼吸感,也突出了摘要、重要引语等重要内容。
字体方面,《南人》的标题与正文字体与早期杂志相比有了重大改变:标题字号更大更粗;标题与正文之间的提要以浅灰色显示;正文字号缩小,字体更纤细,字距更紧凑。这样的处理保证了版面的空白率,使得版面文字部分疏密有致、虚实相间,版面整体清新透气,大大提升了版面的层次感与节奏感。
留白方面,《南人》在这一时期非常有意识地运用留白,将留白设计明确规定在周刊版式语言中,如上文所述的页眉与标题之间的“宽天头”留白、标题与正文之间的留白、图片与文字之间的留白、正文内部的五分之一栏留白或订口处的侧方留白,都保证了各版面之间的有机统一和不失灵活、生动的主题风格。此外,图片从翻口处收窄,为翻口处腾出留白,以此形成了版面重心,有利于突出版面的视觉冲击力。从艺术的角度看,“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留白版式增强了版面艺术的韵律之美,有助于版面的通透、轻快,给人一种高级感和令人身心平静的感觉,起到了自然地区隔内容、引导视线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读者的阅读舒适度。
视觉识别方面,此一时期,《南人》对《报道》《非虚构》等重点栏目设置了鲜明、易于识别的固定版式,并分别设置了黄、红等主打色,这种版面要素的重复,给人整齐划一、严谨有序的感觉,容易给读者留下印象,也便于读者迅速找到自己喜欢的栏目和内容。
三、结语:改版永远在路上
就在笔者写作本文之际,2018年第10期(见图5、图6)开始,《南人》在目录版式上又作了调整,从过去(如2018年第8期)的一页改为横跨两页,从过去以文字标题为主改为文字标题+版面缩略图的形式呈现,风格类似Win8系统和手机界面,增强了导读功能和时尚感。这让笔者想到了一句话,改版没有完成时,改版永远在路上。
只有便于阅读的版式才是好版式,易读性高于一切。近十年来,受国内外设计界极简主义思潮的影响,《南方人物周刊》版式由喧哗到宁静、由绚丽归于素淡、由注重“霸占”利用版面一切空间到注重受众实际阅读体验……但归根结底,易读性成为统领其版面变化的首要原则,所有元素的调整都只为了一个目的——帮助读者最便捷地获取信息。
注 释:
①《南方人物周刊》创始人、前主编徐列曾撰文提及办刊初衷,“为什么要做人物杂志?国内还没有一本真正意义的新闻人物周刊……”见徐列.一个“人物”的成长片段[J].中国记者,2005(12):50.
②例如《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4月第10期的封面曾获得第一届广东省优秀出版物(装帧设计奖)。
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编著的《南方传媒研究40》:年度记者2012[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3:178。
参考文献:
[1]徐列.一个“人物”的成长片段[J].中国记者,2005(12):51.
[2]徐珊珊.回归本真:试论“极简主义”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7):56-58.
(伍静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樊嘉政为《华尔街见闻》视频编辑)
编校:董方晓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