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技术试验

    夏金树+申红旗+孙福先+马瑞欣+王钟强

    

    

    2016年,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与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合作,开展了对虾养殖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技术试验示范。试验示范点包括临港海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6处,对不同养殖模式、微生态制剂应用、不同虾苗品牌、水质监测与调控等进行了试验,得出初步结果。

    1 不同规模塑料保温棚室池塘养殖

    1.1 温棚养殖规模

    保温棚建造分为0.27 hm2(4个池塘)和0.53 hm2(8个池塘)两种规模,全部为框架结构。经养殖使用,同样材料建造的棚室,0.27 hm2面积的棚室抗风强度高,经久耐用,而0.53 hm2面积的棚室遭风雨灾害毁坏,使养殖设施、产品遭受严重破坏。

    1.2 温棚配套条件

    养殖示范点的设施设备,配套条件:180 m深的浅水机井一眼,水质水量能满足养殖用水要求,养殖用水调整盐度为20‰。海水沉淀池、净化池的蓄水总量、沙滤能力能满足养殖面积水交换量需求;养殖用水符合NY 5051和NY 5052标准;每7~10 d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苗种投放300万尾/hm2,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符合养殖容纳量要求;示范点不在于发展规模的大小,而是必须要有与养殖面积相应配套的设施、设备条件,水源储备和水质条件、苗源质量和管理水平。

    1.3 温棚池塘对虾养殖的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饲料投喂量观察调整、水质理化指标的检测调控等,有力地指导养殖生产,使养殖示范取得了单产27 000~30 000 kg/hm2的对虾产量,第一茬养殖过程无对虾病害发生,0.8 hm2面积纯利润90万元。棚室池塘养殖示范点发挥了示范带动性,国家虾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李健、黄偼等到现场指导,水产前沿杂志社到现场采访,吸引了周边县市区上百人20批次的养殖人员参观学习。此种养殖方式在本县、市及周边地区得到示范推广,当前和今后如何让这一养殖方式持续健康发展,是推广工作的重点。

    1.4 棚室池塘第二茬养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第一茬棚室池塘养殖取得成功后,经过对池塘设施设备维修保养,杀菌消毒后,于8月9日,当时水温32 ℃,投放标粗后的虾苗375万尾/hm2。经养殖20 d左右后对虾发病,全部死亡,造成第二茬养虾失败,0.8 hm2养殖面积损失20万元。

    另一个示范点分别于8月18日和8月29日,投放标粗后的虾苗225万尾/hm2以下。10月26日察看养殖情况正常。8月18日放苗,养成规格80尾/kg左右,8月29日放苗,养成规格110尾/kg 左右。

    经过对失败和成功经验的总结得出结论,第一茬棚室池塘养殖是在早春季节,当环境、温度适宜后开始放苗养殖,水、气温随着对虾的生长逐步由低向高走势,放苗300万/hm2尾符合养殖容量和池塘环境承载能力,养殖取得良好效果。第二茬养殖于8月9日放苗后,正值水、气温最高季节,放苗时水温32 ℃,棚室内又无遮光控温条件,棚室内气温高达40 ℃左右,水温在35 ℃左右,第二茬投苗较第一茬又提高了75万尾/hm2,最终导致失败。另一示范点,放苗时间向后延十天,放苗密度在225万尾/hm2以下,所以养殖情况正常。

    2 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

    多年来,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技术,已基本成熟,养殖产量:梭子蟹1 050~1 500 kg/hm2,混养日本对225~600 kg/hm2,效益在6~15万余元/hm2。养殖规模已占整个养殖面积的60%左右。

    随着沧州沿海近岸海域水质的下降和连作养殖等原因,自2013年以来,特别是2015年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的病害问题导致养殖严重受损,致使2016年的虾蟹混养规模较往年减少了60%左右,占养殖总面积大约30%。养殖产量在300~600 kg/hm2,日本对虾混养产量150~375 kg/hm2,日本对虾病害问题较往年严重。在对虾养殖现场观察发现,虽然捕捞上来的是活体虾,但是通过对尾扇的伸张就可诊断是否是健康虾(见图1),这种已发病的虾如不及时收捕,会在池塘内陆续死亡。通过该方法能及时诊断对虾是否健康,可为及时收捕赢得时间,减少死亡损失。

    2016年三疣梭子蟹养殖发生病害少,乳化病(又称牙膏蟹)很少见。估计与放苗密度低、饵料投喂量少、池塘的底质环境好有关。

    2016年梭子蟹池塘人工养殖规模小,产量低,但是销售价格不高也不畅。可能是受海捕蟹量大或南方养殖蟹进入量大,受冲击的影响。

    根据2016年的养殖情况,明年梭子蟹的养殖发展规模,应根据本区域海水质量状况的稳定和内陆入海水源环境质量的管理控制情况,必须慎重适度地上规模。

    3 鱼虾混养预防控制虾病

    开展利用鱼类生物预防控制对虾病害示范以来,在试验示范中得出以下结论。

    3.1 鰕虎鱼

    鰕虎鱼750~900尾/hm2,对虾放苗15~30万尾/hm2,经养殖示范对养殖虾不会产生减产危害,能有效预防、控制对虾白斑综合症的发病传播。鰕虎鱼能摄食病、弱虾和沉底的死亡虾,对同步生长的健康虾有畏惧性。

    3.2 鲈鱼

    经养殖试验示范,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鲈鱼不喜食死亡沉底的虾,对健康虾觅食攻击性强,而且集群掠食活虾能力强,与对虾混养会严重造成减产危害。每hm2投放150尾左右的鲈鱼与对虾混养,会造成养殖虾绝产。鲈鱼不适宜作为对虾养殖池塘的病害防控生物。

    3.3 黑鲷鱼、美国红鱼、石斑鱼

    经养殖试验示范,在对虾养殖池塘投放150~300尾/hm2,体长规格为10 cm左右的鱼种对对虾白斑病有预防控制作用。但是投放15 cm或较大规格的鱼种与对虾同池混养会造成养殖对虾明显减产。

    3.4 半滑舌鳎、东方红旗鲀

    经过土塘海水与对虾混养试验示范结果:放对虾苗种30万尾/hm2,分别投放250 g/尾的半滑舌鳎300尾/hm2,250 g/尾的东方红鳍鲀300尾/hm2,与对虾混养,在水交换条件和饲喂营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获半滑舌鳎个体重量达0.75 kg,红鳍鲀0.85 kg,对虾产量450 kg/hm2。

    4 有益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4.1 2016年使用有益菌微生态制剂产品

    高浓光合细菌、活水素Ⅱ型、优酸乳、利生底康、利生底改王。

    4.2 示范点6个

    临港海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启瑞养殖合作社养殖棚、宏润养殖公司、赵国胜养殖场、杨加利养殖棚、宋玉庆养殖场。

    4.3 作用、效果

    有益微生态制剂在棚室和小型池塘中应用效果明显。大型池塘几十亩、上百亩的作用效果差,与使用量多少和不定期使用有关。

    4.4 水质检测情况

    5月12日-8月10日,采用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校对的方法,对10个试验池进行了pH值、盐度、氨氮、亚硝氮检测,每周1次。在养殖中经各项指标测量,微生态制剂对氨氮、亚盐、pH值具有较好调控效果,能够改善养殖池水和底质,确保养殖成功率80%以上。

    4.5 不同品牌的对虾苗种养殖示范

    今年对不同品牌的对虾苗种开展了养殖测试和跟踪,并进行了问卷调查。本地区不同品牌的对虾有:正大、海壹、广泰、桂海、科海、海壬、普瑞莫、无品牌的土苗。

    养殖测试情况:海壹苗种在小棚养殖中表现最为突出。放苗300万尾/hm2,无一发病,获单产27 000~30 000 kg/hm2,历史最高产量,排名第一。正大苗种在海水中养殖产量达近2 250 kg/hm2,排名第二。土苗因苗价低,仍有一定市场,但在养殖中出现生长规格小的不长现象(见图2),在品牌苗种中没有这种现象。

    5 虾、草生态养殖示范初探

    2016年专门对生长沟草的三口各6.67 hm2面积的养殖池塘,进行了对虾养殖过程的水质检测和养殖效果初探。

    沟草的生长特点:海水水域,水深在1 m左右,底质黑化,污染严重,长期得不到清淤,使沟草籽粒逐年累积,沉积于底泥中。早春季节,3月底4月初,随着水、气温升高,8~10 ℃开始生长,于4月10日测量,沟草生长已达10 cm左右。

    经过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检测,沟草可大量吸收池底和水体中的营养成分,对池水有净化作用和光合作用,减轻环境胁迫的形成,测量各项理化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值。沟草大量繁殖生长,会占据对虾活动空间,对养殖对虾不利,可采取捕草净杀除,但杀除的时间季节,最好在4月底或5月初。此时沟草的植物茎短小,对水质的腐败影响小,如待植物茎茂密,全部长至50 cm以上再杀除会对水质产生影响,造成对虾因水质变化而缺氧浮头。实践证明,养殖水面中,生长总面积25%左右面积的沟草利于对虾养殖的水质调控。

    (收稿日期:2016-11-14)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