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法地形影响研究及实例分析
文琼 杨承志
摘 要: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工作简单且效果良好的工程勘探方法。地形起伏对该方法正确的推断和解释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立山脊、山谷地形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得出电阻率异常与地形起伏呈镜像关系的结论。并以某高速公路溶洞勘测工作为例,通过地形校正前后反演结果分析,较好的验证了以上结论。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地形影响;地形校正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以岩、土导电性的差异为基础,研究人工施加稳定电流场时电流分布规律的一种电探方法[1]。它和所有的电磁法一样,解释结果受地形起伏的影响。地形不但可以引起假异常,而且会掩盖真异常。若按照水平地形来处理数据并进行解释,势必会引起误差和错误。因此有必要研究地形起伏对地电场造成的影响。
1 地形影响研究
现分别对山脊、山谷地形起伏进行模拟,设置背景电阻率为100Ω.m,并设定AB极距为1000米,MN极距为20米,在400m~600m之间有一个起伏为20米的山脊(山谷),山坡山谷角度均为45°。现利用有限元法对该模型进行模拟计算。
有限元法以变分原理为基础,将所要求解的微分方程型数学模型—边值问题,首先转化为相应的变分问题,即泛函求极值问题;然后,利用剖分插值,离散化变分问题为普通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即最终归结为一组多元的代数方程组,求解这个方程组既得待求边值问题的数值解[2]。
通过计算得到如下视电阻率曲线图1。
由图1可以看出:纯地形视电阻率异常与地形大致呈镜像关系[3],地形对视电阻率的影响比较大。在山脊中心处,电流线稀疏,视电阻率降为背景值的0.6倍左右,随着远离山脊中心,视电阻率所受影响逐渐减少,但在坡脚处,计算值超出背景值约0.1倍,然后逐渐趋于背景值。在山谷处,山谷压迫电流线,使得山谷谷底下方电流线过密,使测得视电阻率高于背景值,远离山谷地区,地形引起的异常幅度也相应变小。
2 反演效果分析
为消除或削弱地形对勘探工作的影响,国内外地球物理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算法。RES2DINV软件是一款基于各种算法整合的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反演软件,它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多次改正,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地形影响。
现以某高速公路溶洞探测项目为例,进行高密度电法地形校正前后反演效果分析。
本次勘查线路沿丘陵地貌展布,局部地形有起伏,自然坡角基本小于45°,下伏基岩主要为二叠系下统小江边组、茅口组灰岩,其中灰岩覆盖层较薄,溶洞发育。地表水系呈树枝状发育,属山间溪流,水资源丰富。
此次工作野外数据采集使用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DUK-2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系统。采用WN装置,电极距为5m ,共60 个电极。在进行校正之前,先剔除数据中的畸点,设置阻尼系数、收敛系数等相关参数,加地形反演成图。
上图为该高速公路某区段高密度电阻率反演图,其中水平距离125~195m处有一山脊。未进行地形校正前,山脊下部视电阻率较低部分范围较大,呈现凹形,经校正后该处低阻体范围缩小,呈现圆形;山脊上部视电阻率较高部分经地形校正后,电阻率增大。这正符合前文结论:山脊纯地形会造成降阻,且对真异常造成干扰,使低阻体范围增大。此处后经钻孔验证,该低阻体为一灰岩溶洞,经校正后的反演图低阻异常体范围更为准确。
上图为某山谷段高密度反演图。由图可以看出,未进行地形校正前,山谷中心覆盖层较薄,且下部高阻体深度较浅。这与实际资料不符。此处山谷由于地形影响,覆盖层较厚,且由于积水原因,低阻部分应相对较厚。推测为山谷纯地形的增阻作用引起。经地形校正后,山谷段低阻体增厚,下部高阻体向下移动,更符合实际情况。
3 结论
(1)有限元法是一种模拟计算较好的数学方法,在带有地形的电磁场模拟起到较好的效果。
(2)高密度电法中,山脊、山谷纯地形会对视电阻率造成不同程度的减阻,增阻作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地形校正。
(3)野外数据采集时,应仔细记录地形变化点的相应高程。并检查各电极接地条件,若不能改善接地条件,需记录下来,于反演之前剔除该电极造成的数据断面中的突变点。
参考文献:
[1]傅良魁.电法勘探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2]冀显坤. 高密度电法勘探地形校正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8.
[3]王浩.中梯装置双频激电法电阻率数据地形校正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