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经济法》的“案例-互动教学法”实施及评价

    秦霞

    摘 要: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经济法》属于必修课程之一,在我国法制环境的影响下,如何确保会计专业学生学好《经济法》这一课程显得至关重要。由此,本文通过论述在《经济法》中实施“案例-互动教学法”的步骤与过程,评价实施“案例-互动教学法”的效果,为当代高职院校工作者提供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经济法? 案例实施效果

    互动式教学法来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英国,该教学模式认为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互动,能够重新界定情景的定义。国内部分学者认为互动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以及合作等方式,使双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营造出真诚愉悦与和谐的多元化教学氛围的同时,促使学生能够将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以此实现对其学习热情的有效激发,从而确保其学习思维模式能够得到进一步扩展,进而在相互促动的环境下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实施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具体步骤

    (一)课前准备工作

    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互动教学法”要求师生在课堂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仅需要遵循传统教学的课前预习习惯,同时还应充分了解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对应的教学案例。课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在正式展开教学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以3-4人为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并在每个小组中选择组长,要求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负责的工作,并在学习结束后引导小组成员进行总结。在分组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并根据学习成绩将其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按照其学习能力将其进行优化组合,以此确保善于学习的学生在小组中能够有效带动怠于学习的学生。在小组中,组长应选派善于学习的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选派善于表达的学生对教学案例展开辩论,同时选派文字功底较强的同时做案例总结,以此起到调动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2)由于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内容涉及诸多的法律种类,因此在选择案例时,教师应确保案例内容与经济方向和会计专业方向相符合,以此确保教学案例内容能够充分体现《经济法》课程的经济与会计特点。这种方法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意识到自己专业的特性,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较强的专业医师。除此之外,教师必须确保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具有一定的疑难性与复杂性,这样能使所选择的案例形成对应的情景教学模式,从而确保学生的思维模式得到更好地训练,并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对其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高。

    (二)课堂组织

    (1)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中主要包括:《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以及《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等 法律条款,这些条款均与会计专业有着紧密联系。在课前准备案例的过程中,师生应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寻找教学案例,并确保所选择的案例具备会计专业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寻找、选择案例的过程中,实现将自身专业与《经济法》课程的相结合。

    (2)做案例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某个教学案例展开研究分析。另外,教师也可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对案例展开讨论,当小组在经过激烈讨论之后,组长将自己小组对案例的分析结果进行表述。这种方法能在最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分析能力与组织能力。

    (3)针对部分具有典型特色与在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的经典案例,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对其进行演示。比如《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中提到的社会保险与劳动合同等法律制度,这些内容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创设对应的情景進行案例演示。这种方式能在激发学生表演欲望的同时,调动课堂学习氛围。

    (4)在《经济法》课堂中,模拟法庭属于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挑选对应的案例,选派小组成员扮演法官、被告、原告以及书记员等角色,并对案例进行陈述,同时展开辩论,最后由法官对辩论结果做宣判。这种做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自己所学习的相关法律知识,同时还能起到扩展知识的作用。

    二、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在进行案例讲解前,教师应向学生降低相关知识点,并确保每个知识点的立体性与具体性,以此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知识点并将其用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应进行穿插举例,并将案例引入其中进行互动,在确保知识点灵活化的同时,确保学生更牢固的记住知识点。

    (2)在教师讲解知识点完毕之后,应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案例以及法律法规等,使其在收集足够资料的基础上对案例展开深入讨论。

    (3)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并在适当的时候延伸案例内容,同时对相关法律制度作出解释并将其延伸,以此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从而引导其在思考过程中搜寻答案。

    三、评价在《经济法》教学中实施案例-互动教学法的效果

    (一)实现对学生总评成绩的有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高职院校将《经济法》课程的总成绩分为60%的期末成绩与40%的平时成绩。这样的教学评价方法会导致学生在完成联系之后,将重心全部投入到期末考试准备中。通过实施“案例-互动教学法”,将《经济法》课程的总成绩更改为40%的期末成绩与60%的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用过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课堂表现等进行确定。同时,将小组作为单位,确定个人平时成绩与小组平时成绩,而在考核平时成绩的过程中,将强化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作为考核重点。

    (二)实现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提高

    在传统《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中,遵循“老师讲、学生听”的刻板教学形式,无法实现对课堂教学氛围的有效调动,从而导致学生自身的课堂参与度无法得到提高。通过实施“案例-互动教学法”,能将学生与教师共同视作课堂主体,且所用教材包括学生在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强化自身资料组织与整合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形成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使其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进而实现对其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中实施“案例-互动教学法”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巩固其所学知识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教师必须处理好案例互动教学与实际理论教学之间的联系,并组织学生在收集课外资料的同时,在课堂中对案例进行讨论和表演,进而确保“案例-互动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燕群.多维互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管类课程中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8):151-152.

    [2]陈林.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133-135.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