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洞经音乐
丽江洞经音乐,纳西人俗称“古乐”或“洞经音乐”,它是明清以来渐次由汉族、白族地区传入纳西族地区,并被“纳西化”了的、至今仍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组音乐其中包含道教洞经音乐、明清小曲和部分戏曲曲牌音乐。与流行于云南省广大兄弟民族地区的洞经古乐相比较,丽江洞经音乐具有六个显著的地方特色:第一,颤音的使用频繁而独特。此种源于民歌的“卓咯”(即喉颤音)也正是贯穿纳西族民间所有音乐品种的“灵魂”所在。第二,独特的弓法。即指洞经乐队中擦弦乐器全部采用一拍一弓的运弓方法,此种方法有机地辅助并夸张了旋律中的“卓咯”,产生了十分奇特的音响效果。第三,特色乐器的使用。即指“苏古独”(即火不斯)、曲项琵琶、波波(芦笛)等在乐队中的使用,特别是苏古独“每音必滑奏”的演奏音效,彻底揉进了纳西人对音乐的审美心理,最终形成了许多学者文中寓意的“纳西化了的音乐”。第四,丝竹不同的乐器组合,形成小调演奏中的另一特色“丝弦”(纳西人通常将不含吹管气鸣乐器竹笛的演奏称作“丝弦”)。产生了一种如诉如吟的柔和声调。第五,诸多道教打击乐器的使用,尤其是诸如钹、铙等的引入,使丽江洞经音乐充满了虔诚、肃穆、缥缈、脱俗等神秘色彩。第六,丽江洞经音乐除了用于道教经典的谈演外,还可用于众多的(诸如节庆、祝寿、婚嫁、乔迁、庙会、丧葬等)民俗活动,尤其是丧葬活动,这也是其中一大特色。
丽江洞经音乐通常包括笃、大调、小调、杂曲、打击乐曲牌,以及目前已经失传的曲牌六个部分。
【笃】意即“调音曲”。它是谈演洞经前用以谐调各种乐器音高并首先由竹笛演奏的乐曲。纳西语称“筚篥笃”(意为“笛子调音曲”)。另外,在与“应律乐器”(纳西族老艺人语)竹笛对好音高后,各件乐器均需按自己相对固定的乐曲“笃”(调音)一遍。
【大调】民间艺人特指谈演洞经时唱诵《大洞仙经》经文的乐曲(曲牌)。大调通常又可分作散文、韵文两个部分:散文指谈经中(宣)讲、(念)读的玄文诰表的部分。韵文则指谈经中富于歌唱性的,以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俗称“长短句”)等词律结构为特征的经文。丽江洞经音乐中目前保留的大调有《原始》《吉祥》《十供养》《全八卦》等10余首。
【小调】是民间艺人们对(除云锣外)不含打击乐之曲牌音乐的俗称。据老艺人们说,小调原有30余个,目前尚存的有《山坡羊》《水龙吟》《浪淘沙》《一江风》等10余首。
【杂曲】民间艺人一般指洞经谈演仪式以外,通常于闲暇时光、茶余饭后演奏的“细乐”曲牌,例如《步步娇》《小白梅》《南极宫》《柳青娘》《桂花香》《善知识》等。
【打击乐曲牌】民间艺人指洞经谈演中用于大调(经腔)中的打击乐曲牌,例如《打下》、《十七世》、《前五后五》、《八卦尾》、《龙摆尾》等。
【已失传的曲牌】此指民间艺人们20世纪60年代前尚能演奏的乐曲,例如《寄生草》《叨叨令》《一封书》《南北曲》、《荔枝花》《江儿水》《甘洲歌》《摇钱树》《南京调》等。
关于丽江洞经音乐,学界争议较小,反之共识较多:就历史研究而言,大多数学者认同其产生于明朝中叶;就音乐功能而言,一般同意其为道教教义传播的一种辅助手段而最早随汉文化的传播浸入纳西人中。其后,随着明末清初纳西族地区的“开科取仕”,丽江洞经音乐经历了传播、普及、繁衍、鼎盛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换句话说,丽江洞经音乐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播、普及、提高的历史,也就是汉文化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播、普及、提高的历史。因此,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研究,无形中也成为“纳西学”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丽江洞经音乐通常包括笃、大调、小调、杂曲、打击乐曲牌,以及目前已经失传的曲牌六个部分。
【笃】意即“调音曲”。它是谈演洞经前用以谐调各种乐器音高并首先由竹笛演奏的乐曲。纳西语称“筚篥笃”(意为“笛子调音曲”)。另外,在与“应律乐器”(纳西族老艺人语)竹笛对好音高后,各件乐器均需按自己相对固定的乐曲“笃”(调音)一遍。
【大调】民间艺人特指谈演洞经时唱诵《大洞仙经》经文的乐曲(曲牌)。大调通常又可分作散文、韵文两个部分:散文指谈经中(宣)讲、(念)读的玄文诰表的部分。韵文则指谈经中富于歌唱性的,以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俗称“长短句”)等词律结构为特征的经文。丽江洞经音乐中目前保留的大调有《原始》《吉祥》《十供养》《全八卦》等10余首。
【小调】是民间艺人们对(除云锣外)不含打击乐之曲牌音乐的俗称。据老艺人们说,小调原有30余个,目前尚存的有《山坡羊》《水龙吟》《浪淘沙》《一江风》等10余首。
【杂曲】民间艺人一般指洞经谈演仪式以外,通常于闲暇时光、茶余饭后演奏的“细乐”曲牌,例如《步步娇》《小白梅》《南极宫》《柳青娘》《桂花香》《善知识》等。
【打击乐曲牌】民间艺人指洞经谈演中用于大调(经腔)中的打击乐曲牌,例如《打下》、《十七世》、《前五后五》、《八卦尾》、《龙摆尾》等。
【已失传的曲牌】此指民间艺人们20世纪60年代前尚能演奏的乐曲,例如《寄生草》《叨叨令》《一封书》《南北曲》、《荔枝花》《江儿水》《甘洲歌》《摇钱树》《南京调》等。
关于丽江洞经音乐,学界争议较小,反之共识较多:就历史研究而言,大多数学者认同其产生于明朝中叶;就音乐功能而言,一般同意其为道教教义传播的一种辅助手段而最早随汉文化的传播浸入纳西人中。其后,随着明末清初纳西族地区的“开科取仕”,丽江洞经音乐经历了传播、普及、繁衍、鼎盛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换句话说,丽江洞经音乐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播、普及、提高的历史,也就是汉文化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播、普及、提高的历史。因此,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研究,无形中也成为“纳西学”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