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上谁也不缺席
邓淑琴+王雅婷
一条条玉带般的公路通向偏僻乡村,一个个绿色产业基地生机盎然,一张张为生计而奔波的愁颜露出了笑容。虽是寒冬,但在龙南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2015年以来,龙南县在扶贫工作中念好“精准”二字经,根据县情围绕“1+10”的总体设计思路,从“谁来扶,帮扶谁,怎么扶”三个方面入手,将精准扶贫工作推向纵深,实现脱贫8750人,减贫率达36.2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到15378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7%。
就医扶贫“拔穷根”
“真没想到,只交几十元就能报销这么多钱,这真是党和政府给咱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呀!”在拿到报销的医药费后,桃江乡身患白血病的村民刘大哥激动地说,“跟之前相比,我们自己支付的费用,直接减少了6成多。这项医疗扶贫政策,真是贴到心坎上了!”2014年,他为控制病情,在广东保守治疗白血病花费了25万元,今年配型成功换骨髓预计要60万元左右的费用,通过大病救助补助后,老刘预计可获得39.2万元补偿。
扶贫致富,扶医是后盾。以前,医疗始终是不少人生活中的一道“暗坎”,“小病拖、大病扛、实在不行上药房”。据统计,龙南县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64%,是贫困的主因。为有效帮扶这部分群众,龙南县通过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机构等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新农合、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协同互补的医疗保障制度,不仅将广东省的广州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列为县外定点医疗机构,提高参合农民住院报账比例,还扩大了救治病种范围,进一步提高报账比例和补偿封顶线。
同时,为最大程度缓解贫困群众就医难题,龙南县将县级公立医院新农合报账比例由80%提高至85%,通过医疗机构直补到病人手中。在全市统一15种重大疾病的基础上,新增4种重大疾病纳入救治范围;在原有19种慢性病的基础上,新增3种常见慢性疾病纳入新农合报账范围,进一步提高慢性病报账比例和补偿封顶线;增加14种临床应用较多、效果较好的药物为新农合目录内药物。扶贫对象进行慢性肾衰透析、癌症放化疗等不设起付线。
就业扶贫“摘穷帽”
踏进渡江镇就业扶贫福利厂生产车间,忙碌而有序,“不甘贫困、奋力脱贫”等标语处处可见,记者发现,这里的员工普遍上了年纪,有些人身有残疾。
“原来在家会帮人家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加工,一个月顶多拿两百块钱,现在每个月在这里上班,我帮着剪剪线头,一个月有900块的收入。”在这里上班的贫困户钟素芳告诉记者,几十年前自己由于中风导致手脚残疾,在她看来,工作氛围轻松,工作时间自由,工资相对来说也不低,中午还有免费工作餐,这份工作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馅饼”。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县城,今年4月创办的县就业扶贫福利厂,是全省第一家政府主导、不以盈利为目的、扶持贫困群众上岗脱贫的公益性企业。目前该厂已吸纳254名贫困群众就业,其中残疾人33人,低的月收入有一千多元,高的达两三千元。
解决贫困问题光靠“输血”还不够,关键是要激活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据了解,通过就业途径实现脱贫的对象,在龙南县就有2000余人。这个群体中,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也有就业意愿,但是就业困难。
扶贫致富,就业是关键。为补齐扶贫的“短板”,在实施精准扶贫的探索中,龙南县把解决贫困群众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突破口,通过整合资源创办就业扶贫福利厂,打造就业扶贫平台,并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高标准建成集培训、就业、创业为一体的精准就业扶贫基地,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做了简易手工产品生产岗位500个。同时,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聘请爱心团队管理的模式,打造就业创业扶贫孵化基地,并先后在县城、程龙镇、临塘乡等地建设了27个就业扶贫福利分厂(车间),帮助200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脱贫。
产业扶贫“换穷业”
驱车从县城出发,沿着宽阔的旅游公路来到紧邻大广高速的正桂村,一幅美丽的画卷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香气扑鼻的桂花,枝繁叶茂的榕树,波光粼粼的湖面,古朴迷人的鸳鸯厅,处处都散发着省级休闲旅游秀美村庄的魅力。
“前几年,正桂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一条狭窄的黄泥路是村子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近几年,县里依据正桂村的特色旅游资源,通过土地流转,成立产业合作社,建起了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桂花产业示范基地,将旅游和花卉苗木产业当作富民强村的产业来发展,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了。”正桂村村支部书记李永东高兴地说。
记者在村子里看到,游客在果园里惬意采摘,在榕树下拍照合影,在湖中划船、垂钓,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如今的正桂村已经成为省内外游客喜爱的休闲旅游地。 “如今,政策好了,环境美了,交通方便了,来果园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百香果基地老板林鸿升深有体会。
扶贫致富,产业是核心。为使村民早日走上致富路,龙南县在正桂村建起了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创业孵化园。仅2年时间,正桂村就开办了10余家农家乐、百货商店、休息采摘基地,发展花卉苗木、百香果、葡萄等特色产业1400多亩,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形成了吃、住、娱、购旅游产业为主、特色农业为辅、生态养殖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 龙南县依据贫困地区资源状况、产业状况、气候条件及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旅则旅,培育壮大油茶、脐橙、花卉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制定发展产业奖补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全县新造高产油茶林9820亩,花卉苗木1270亩,优质茶叶2300亩,受益贫困人口5000人以上。
[作者简介]
邓淑琴,龙南县扶贫和移民办;王雅婷,龙南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