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微信谣言
【摘要】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信社交软件,在给人们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为谣言的诞生提供了温床。本文通过分析微信谣言传播的特征及微信辟谣的困境,进而探索遏制微信谣言传播的方法,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的微信生态环境。
【关键词】微信;新媒体;谣言
【作者单位】王颖,黑河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移动学习时代高校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3E043;“黑河学院青年科研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0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突破13亿,4G用户占比超过1/4。微信自2011年诞生起就备受追捧,用户呈现裂变式增长态势。根据腾讯最新发布的移动媒体趋势报告,2016年微信用户已经突破7亿,超过9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61.4%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查看朋友圈。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突发事件谣言也从人际传播转移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上。因此,研究微信突发事件谣言传播特点及其对策对积极应对突发事件谣言带来的各种弊端,维护和净化微信生态环境,进而引导社会舆论、维持社会秩序很有必要。
一、新媒体环境下微信谣言传播的特点
微信谣言相比传统谣言,体现出以下特点。
1.传播速度迅速
微信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朋友圈分享信息,而且很快就能扩散开。微信好友是通过手机通讯录和腾讯QQ绑定来添加的,因此微信用户注册的方式产生了病毒式推广的可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是麦克风,微信传播给予每个传播者无限的空间,将民众的能动性和参与性充分调动起来,但与此同时,这种病毒式传播也加速了谣言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传播内容多样化
一是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微信冒充官方发布虚假消息。如“2014年5月23日前要把车辆违章处理掉,否则商业险保费上浮10%。”“如果有人拿着名片敲你车窗向你问路,千万不要开窗。因为名片后有刀片要割你的脸,然后抢劫。千万要小心!”“通知:走高速的注意了,高速口近几天查车上的灭火器、三脚架,如果没有,扣3分,罚200元,扩散啊!”。二是假装“知识控”科普散布谣言。如“家禽感染艾滋病”这条曾经广为流传的微信谣言,披着“紧急通知”的外衣,扩散假消息:“刚刚中央二套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猪肉、鸡肉、鸭肉或肉制品,因辽宁到杭州5570头家禽感染了艾滋病。杭州刚刚开完紧急会议,请尽量多通知亲朋好友!”又如“微波炉厂家打死都不说的惊人秘密”等。三是利用人们的善良和同情心造谣。如“家长注意了:喝它=白血病!让我们孩子远离!”“保定小集街附近发生抢孩子事件!”等。
无论是冒充官方发布虚假消息,还是假装“知识控”科普或是利用人们同情心虚假求助,这些谣言所涉内容多为市民生活关注的热点,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加上普通百姓大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观点,虚假消息被转发的概率大幅增加,传播次数呈几何级数增长,谣言的扩散不仅快速而且广泛。
3.传播动机复杂化
微信谣言传播动机较为复杂。自媒体使网络几乎成为“零门槛”的传播方式,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传送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自身就可能成为谣言的发布者、传递者和接收者。微信谣言的产生主要是出于打击报复或诽谤或追名逐利等目的,还可能与维护个人形象有关。公众大多都会重视自己在朋友圈中的形象,比如用“××说”等这类心灵鸡汤来显示自己的博学;还有披上科学的外衣,融入一些感人故事博取公众的注意力,引发共鸣;还可能与公众的美好期盼有关,比如一些政策谣言,折射出公众对政策不满的同时期待改变的愿望。总之,谣言传播的动机较为复杂,离不开打击报复、追逐名利、个人形象、期望满足、不当利益等动机需求。
4.强关系社交
微信朋友圈注重强关系社交。微信关系之强主要在于微信好友是通过绑定腾讯QQ和手机通讯录来添加,是经过互相确认形成的网络社交关系,而并非简单的网友关系。这种信任感极易促进微信社交平台上的互信,即便朋友圈传递的很多消息来源不明或是明显虚假,但基于某种程度上对朋友的“信任”,用户容易对虚假信息甚至错误观点产生认同感,从而引发共鸣,形成一致的内在统一力。传播者之间还会相互启发、补充、层层放大谣言,当越来越多人转发时就会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信息流,很多重大突发事件即来源于此。
二、微信谣言消解的困境
1.“把关人”的缺失
194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把关人”的概念。在群体传播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者“把关人”标准的信息才可以进入传播渠道。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正式提出新闻传播的把关模式,他认为新闻媒体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要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选择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媒介的把关是一个有组织的过程,信息的选择受受众需求、社会文化和媒介经营目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微信作为“去中心化”的互动传播媒介,用户拥有更多自主权,彼此交流互动的交互式接收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使得“把关人”角色被弱化。同时,由于微信用户拥有信息采集和发布的权利,享有高度自由的传播权,加上微信用户素质参差不齐,朋友圈信息杂乱无章,因此造成传统意义上“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微信谣言广泛传播会引发公众大面积恐慌,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社会问题。
2.微信自净功能较弱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某种强烈愿望是谣言产生和扩散的重要原因,谣言就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谣言会通过人们的弱点和好奇心抓住人们的心理,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扩散信息。而微信是一款基于熟人关系的社交软件,它特有的强关系会对朋友的隐私或观点形成保护,使其不会轻易被他人否定。这样一来,网络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就微乎其微,辟谣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3.公共平台辟谣效果较差
虽然近年微信公众号大量增加,但并未给微信辟谣带来明显的效果。因为微信用户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订阅与自己观点相近的公众号,而且微信公众号每天只能推送一条信息,信息量的控制可以减少谣言的散播,与此同时也会削弱辟谣的效果。
三、多举措构建微信和谐生态环境
微信用户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微信谣言大量滋生。央视指出,微信已成为大多数谣言与虚假信息传递的源头。谣言不断吞噬社会正能量,放大社会阴暗面,给微信生态系统带来严重损害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威胁,因此微信辟谣势在必行。从传播学视角来看,相关部门必须从传播者、传播渠道、接收者等多方面入手,层层把关,将微信谣言扼杀在摇篮之中。
1.政府媒体齐发力,传递正能量
谣言止于真相,政府首先要有所作为,联合媒体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准确信息,利用政府机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严格把关信息内容,净化谣言产生的土壤,消除公众疑虑的同时缓解社会恐慌心理,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截至2016年1月18日,中国新闻网公布的中国政务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10万个,政府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政务微信、微博和移动客户端三者联合,成为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缩短了政府部门与普通百姓的心理距离,增强了辟谣的力度。
政府要和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共同发力,帮助公众进行理性判断,不盲目相信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同时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及时澄清虚假信息,提升公众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促进微信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2.加强微信平台功能建设
微信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微信平台功能建设密切相关。在突发事件敏感期,可以通过敏感词的筛选直接屏蔽相关信息,实施实时监测,进行动态跟踪,从信息源头上消灭谣言的萌芽;必要时还可采用技术手段直接屏蔽,抑制谣言蔓延;同时开设辟谣专栏,进行舆论控制,将谣言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净化微信生态环境。
还要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对那些发布谣言、恶意滋事的用户降低信用评级并进行公示,程度严重者屏蔽账号,以提高微信用户的自律能力;同时建立微信广告管理机制,将微信广告纳入信息监管范围。
3.利用意见领袖引导微信舆论
微信是一个私密的社交平台,其意见领袖和微博中的意见领袖有所不同,微信平台中的意见领袖可能就是现实中的意见领袖。相较于其他媒体,微信平台上的意见领袖话语影响力更大,他们发表的观点或发布的信息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因此,微信平台在辟谣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应用“首因效应”理论,加强对微信平台舆论的引导,将辟谣信息借助意见领袖的引导力传递开来。谣言发生后,微信平台应该即时发布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引导舆论,掌控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最大限度控制谣言的蔓延,在短时间内让用户认知事态真相;同时将主流信息广泛扩散,加强正面舆论引导,从而尽力避免其他负面信息的传播。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保证微信平台健康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其中一条是“在微信微博发布假消息最高处7年有期徒刑”。现行《刑法》第291条还增加了一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上述是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最近,西安一位妈妈在某微信群中看到“有关问题疫苗流向西安多个接种点”的信息后,立即大面积发送至100余人的QQ群中,无意中成为谣言的散布者,因此被警方拘留5日。明确的法律约束是微信绿色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对规范网络行为、治理网络环境有很大的作用,使得微信谣言止于法律。
5.提高微信用户的媒介素养
维持和谐的微信生态环境离不开用户的媒介素养和自律意识。微信朋友圈传播的谣言大多具有感染性、煽动性,且基本围绕人们关心的话题来传播。因此,微信用户需要从自己做起,培养对谣言的判断能力和识别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和自身责任意识。知识越完备、认知水平越高,才能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微信信息正确取舍。微信用户还需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谣言原创和转发的法律责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增强对谣言的免疫力,抵制微信谣言传播,净化微信信息平台。
6.增强微信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
2015年夏,一条有关北京各区县小孩被偷抢的消息刷爆朋友圈,这则后来被警方证实的虚假信息反映出微信从业人员自身法律意识的淡薄。某些互联网从业人员看到微信背后的商机,借助谣言事件博取点击量、转载量,借此增加粉丝数量。有业内人士爆料“一个4万粉丝的公众号,接一个头条图文的收费标准是800元,15万粉丝的公众号收费标准是2250元……”谣言产生的背后可能是利欲熏心的
结果。
因此,微信用户和微信从业人员要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和道德意识,绝不能因为个人或团体利益而丧失道德底线,应始终把国家利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营造和谐健康的微信传播环境,才能使微信进一步良性发展。
新媒体时代,随着微信用户猛增,微信谣言也随之产生。打击微信谣言,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的微信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
[1]周裕琼. 当代中国社会的网络谣言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尹章池,李凯,覃春晓. 刍议自媒体的兴起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策略的创新[J]. 出版广角,2011(6).
[3]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陈力丹.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 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
[5]杨林瑜. 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创新探析[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