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与霸王鲫混养试验总结
李贵东+马云聪
霸王鲫是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育出的三倍体鲫鱼新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强、不繁殖等优点,即可单养又可混养,目前已在全国推广,成为最好养殖的鲫鱼品种之一。为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率,积极探索南美白对虾混养品种,2015年在丰南区柳树镇毕义德虾池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霸王鲫的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面积0.4 hm2,水深3 m,池底平坦,保水性能好,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淤泥小于15 cm,配备投饵机1台,配备3.0 kW叶轮式增氧机2台;苗种培育池1个,位于养殖池塘西侧,面积0.013 hm2,池深1.5 m,配备370瓦鼓风机一台,直径1.0 m的纳米盘两个。
1.2池塘清整、消毒与进水
1.2.1苗种培育池冬闲时节将池水排干,清整曝晒,同时维修堤坝、闸门等配套设施。3月下旬采用生石灰干池法消毒,用量为2 250 kg/hm2。清塘消毒后3 d注水,进水口用200目网布袋过滤,以防止野杂鱼及鱼卵等敌害生物进入。进水水深1.0 m。
1.2.2养殖池池塘清整和消毒处理方法同上,时间在4月下旬,进水水深1.5 m。
1.3苗种培育
1.3.1肥水2015年4月2日,将发酵鸡粪装入虾料外包装袋,放入苗种培育池,肥水培育浮游生物,放置数量为2袋。
1.3.2投放霸王鲫水花鱼苗4月10日,将肥料袋捞出,之后投放霸王鲫水花鱼苗,数量为5万尾,进行苗种培育。培育时间为30 d,出池规格0.2万尾/kg。
1.3.3饲料投喂培育期间第1~15 d投喂豆浆,日投喂量为1~2 kg黄豆所出豆浆,第16~25 d用鱼料细面驯化投喂,第26~30 d投喂鲤鱼小开口料。
1.4苗种投放
1.4.1霸王鲫鱼苗放养
鱼苗试水:成活率需达到98%以上。
鱼苗筛选: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外伤的鱼苗作为放养苗种。
消毒:用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5 min。
放养时间:5月11日,将培育期间的夏花鱼苗投放到养殖池中。
1.4.2虾苗放养5月16日,每hm2投放经淡化标粗的“海大”南美白对虾虾苗45万尾。
1.4.3花白鲢鱼苗放养5月25日投放规格在1 600尾/kg的花白鲢鱼苗。
1.4.4放养注意事项苗种放养时要注意水温、天气情况,鱼苗尽量选在晴天的傍晚投放。具体放养情况详见表1。
表1池塘放养品种和放养情况表
品种规格密度/尾·hm-2霸王鲫2 000尾/kg30 000 南美白对虾1.5 cm450 000鳙鱼(花鲢)夏花1 600尾/kg1 500白鲢夏花1 600尾/kg4 5001.5养殖管理
1.5.1饵料投喂
霸王鲫投喂:霸王鲫食性和普通鲫鱼一样,正常投喂鲫鱼料即可,应在晴天开始投喂,采用投饵机投喂颗粒饲料逐渐驯食,待驯食成功后,按照 “四定”和“四看”的原则投喂。
虾苗投喂:虾苗入池后,暂不用投喂,待虾长到4~5 cm时再沿池四周投喂南美白对虾配合料。投喂时间每次比喂鱼错后半小时,即在霸王鲫吃得半饱时再投喂南美白对虾。日投喂4次,时间为:8:00、11:00、14:00、17:00。投饵率分别为1.0%~3.0%。此外根据水质、天气等情况增减投喂量,投喂池鱼以8分饱为宜,虾料以投喂30 min后吃完为宜,尽量减少饲料浪费。
1.5.2水质调控
水位调节:前期低、中后期高,养殖前期水位控制在1.5 m左右,8月上旬要将水位逐渐加到2.5 m。
水质调节:整个养殖期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控制水中的藻相以鱼喜食的硅藻、绿藻等单胞藻类为主,水体呈油绿色、浅茶褐色为好。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30 cm左右,pH值7.8左右。
适时开启增氧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关键时节连续开,保证水体溶氧充足。
1.5.3病害防治霸王鲫抗病性比较强,重点以预防为主。养殖期间,平均每20 d投喂三黄粉等中草药药饵3 d;每15 d用碘制剂全池泼洒一次;期间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泼洒微生物制剂时要启动增氧机,以提高效果。使用抗菌类药物与使用微生物制剂要间隔3 d以上。
1.5.4日常管理平时应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鱼、虾的生长和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釆取相应措施。
2结果
2.1收获情况
养殖池总产值111 420元;养殖总成本63 664元:其中苗种费4 084元,塘租4 200元,饲料39 300元,药费2 250元,电费3 630元,管理及捕捞费用8 500元,池塘清理1 200元,折旧费500元;总利润47 756元;平均纯利179 085元/hm2。
3小结
通过进行南美白对虾和霸王鲫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南美白对虾与霸王鲫混养具有以下优点:(1)减少养殖投入。以往需放养规格每斤十几尾的鱼苗,为了降低成本,从江西引进霸王鲫水花,亩均减少苗种费用千元;(2)提高饲料利用率,鱼虾混养减少残饵剩余量,降低了饲料系数;(3)减少病害发生,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