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桃源木雕艺术

    李晓翠?钟雪?邱杨

    摘 要:本文通过对桃源木雕艺术的起源、发展历程、雕刻艺术的分析及研究,归纳出桃源木雕的4个分类,即建筑、家具、陈设工艺品、祭祀类,并探讨桃源木雕在4类载体中的艺术体现及作用。

    关键词:桃源木雕;民间艺术;木雕艺术特征

    1 桃源木雕起源

    桃源木雕起源于新石器时期,到商朝和西周时,人们有意识地制作艺术性木雕,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桃源木雕进入初兴阶段。桃源木雕历史悠久,其发生、发展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观念、地理环境都息息相关。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文明进步中逐渐走向成熟。因此,桃源木雕不仅突出了桃源当地人民的情节和地方特色,也体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传统风格。

    2 桃源木雕发展历程

    明清时期是桃源木雕工艺创新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其与宫廷木雕工艺、南方木雕相融合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桃源木雕工艺日臻完善与成熟,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木雕工艺的独特的木雕流派,木雕界久享盛誉的木雕“桃源工”也因此而来。清朝初期,桃源工匠的技术达到顶峰,此时木雕桃源工人因时代而闻名,直到清朝灭亡。

    3 桃源木雕雕刻艺术

    3.1 建筑雕刻类

    桃源的道教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的思想,形成了建筑与山水自然结合的独特风格。寺院建筑中的木雕描绘有日月星云、山水岩石,寓意光明普照和坚固永生;木雕上以水仙、蝙蝠、鹿、鱼、扇作为仙、福、禄、富、善的表象;另外,在建筑的窗棂、门扇、裙板及檐头蜀柱、斜撑、雀替、梁枋等建筑构件上,直接以乐、丰、天、吉、喜、福、禄、寿等字变化其形体,这些都对民间传统文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桃源木雕中的窗花、梁柱、斗拱等木雕挂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它和西方的建筑雕刻艺术一样,十分注意虚实主次、层次节奏、线条分割的处理,构图饱满均衡,还融入了国画的抽象精髓。其图像简洁而不简单,写实中又有变化,高度结合实用性与装饰性,在简约中寻求丰富、统一和变化的特征。桃源木雕装饰的建筑都具有高贵华丽和古朴典雅的特点,其格调显示出木雕艺术在古建筑中独具一格的装饰作用,而又因为木雕艺术从宫里出来后在民间发展,所以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题材上,都既有宫廷特点又有民间美术的共性,既典雅又质朴。

    3.2 家具雕刻类

    明清时期,桃源木雕从建筑木雕发展到了家具木雕,还从事官宦人家的家具和各类摆件的生产。从木匠雕刻的家具中可以看得出,雕花床是家具雕刻的代表作。民间流传有一句话,“一生做人,半世在床”。因此,官宦人家一般都特别讲究床的雕刻。除了床以外,还有许多的小摆件和挂件。比如李安华先生收藏的一件食品柜,两件雕刻的是一个关于节日的故事,里面的男男女女一起欢歌起舞,边框上有一个类似帘子的装饰。其上人物栩栩如生而精致,连脸上的快乐表情都快要溢出来了。桃源木雕家具上的这些图饰寄托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般都雕刻了男耕女织、古典小说、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

    3.3 陈设工艺品雕刻类

    早期的陈设工艺品一般是在一些官宦人家、宫廷,或者是在一些比较有钱的人家里才会有。木雕工艺种类繁多,分类也不统一,但是雕刻用的木材一般都是以不过硬为好。肖修鸿作品中有两件弥勒佛就是用阴沉金丝楠木雕刻的,两件弥勒佛都光滑有致,非常注重虚实主次和层次节奏的处理。桃源木雕陈设工艺品有广泛的题材内容,有仕女、花禽走兽等,如王政昌收藏的插屏、李忠新制造的挂件《龙凤呈祥》以及肖修鸿制作的笔筒《竹林七贤》等。这些摆件或挂件都对整体起到点缀的作用,也增加了艺术魅力。明清时期,华板、窗花等木雕挂件是桃园木雕工艺的精髓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桃源的工艺木雕以木雕花板为主,但是它的样式多种多样,有圆雕、透雕、浅浮雕、深浮雕等,大多为浮雕。例如朱自权收藏的《夜访青楼》《一夜思君》等。桃源艺术木雕,无论在哪里,都是工匠巧思的产物。

    3.4 祭祀雕刻类

    祭祀雕刻,也就是神龛、寺庙殿堂装饰、神仙雕像、祖师雕像、祖宗雕像还有宗祠装饰。桃源的祭祀木雕还多出了两种,也就是傩戏面具和吞口。还有寺庙上的老角梁、吊骑、门裙板、脑板、神龛前牙、猫儿拱、门腰板、锡壶撑以及窗户栏杆上的过桥匾、角花、角柱、塞角等。桃源祭祀雕刻的题材可以分为几类:一是山水风景,如潇湘八景;二是历史神话人物,如傩神雕像、八仙、福禄寿等;三是民俗生活场景,如渔猎、婚假、男耕女织等;四是吉祥图案,如喜上眉梢、连生贵子、三阳开泰、室上大吉、一夜封侯等。道观佛寺的建设使桃源木雕艺人的队伍越来越大,雕刻艺术也得到了保留和发展。在桃源的道观中,除了三位最高的天神外,其他的还有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等,但雕刻都极少。因为神仙数量太多,而雕刻的成本又高,所以一般都是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整木雕刻的方法,信徒信什么就雕刻什么神。

    4 结语

    桃源木雕海纳百川,还创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吸收消化后的创新,又有在本身的基础上的创新,更有原有传统文化的创新。桃源木雕艺术从起源到兴起,再到鼎盛、衰落,走过了世世代代,保留了一件东西,那就是中华民族的魄力和精华,更体现了本土的文化底蕴和传统风格。它们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魅力,也展示着自己的悠悠历史。

    参考文献:

    [1] 刘有恒.桃源木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李曉翠(1983—),女,湖南常德人,教师。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