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维度”看调查类报道的选题技巧
吕倩娜
在新闻业界,记者常这样感叹:“‘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怎么写”考验叙述力、表达力,讲究写作方法出新、出彩;而“写什么”则考验辨别力、发现力,要一下子点到报道选题的要害,找到了新闻创新的源头。从《人民日报》的调查类报道来看,调查类新闻报道分量重、时间精力花费大,因此研究“写什么”尤为重要。
2015年1月,《人民日报》创办记者调查版,统筹资源打造深度报道专栏《人民眼》。该专栏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顶天立地研究问题”“吃透两头讲好故事”为遵循,以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重磅作品为旨归,是《人民日报》在新的媒体格局中推出的新闻报道“重武器”。栏目稿件强调问题导向,突出实地调查,讲求文本精致,注重融合传播,刊发的稿件经常被《读者》《报刊文摘》《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2017年,该专栏被评为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自从《人民眼》栏目推出,“题好一半文”的意义凸显。该版的报道是名副其实的长文,满满一整版,黑压压的文字足有7000字左右。在人们抱着手机在地铁上、电梯里、馬路边随时随地“碎片化阅读”的当下,《人民眼》推出的长篇报道逆势成功。一些报道在新浪微博分享近百万次,网络跟帖达万条。是什么话题有足够分量占满一整版,什么角度有足够的魅力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本文试从“四个维度”来分析记者调查《人民眼》栏目的选题之道。
一、重视选题的广度:话题涉及面宽窄,决定了能吸引多少受众
选题广度的坐标为:既要符合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实践,这是中央的关注点,又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群众的关切点。
2014年,河南在全国率先实行“民告官”案件异地管辖,老百姓的胜诉率大幅提高;政府官员减少司法干预,法官能更好地公正审判。这虽说是河南的探索,但放在“四个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放在司法改革、法治政府建设的命题面前,放在破解执行难、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诉求里面,就意义重大。于是,《人民日报》记者走访多个城市,采访高级人民法院领导、基层法官、当事人、律师、专家,发现这一话题可以激发起众多层面人士的兴趣,由此写成《异地管辖,“民告官”还难吗?》。稿件一经刊发,阅读量迅速增加,各方好评如潮。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中小学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早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就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在法律上的明确规定。其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公平。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就近”学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能够就近进入好学校,家长想方设法在好学校周边买房,导致学区房价格一路上涨。于是,学区房成了各级政府和家长们一致关注的话题。《人民日报》记者切准中央工作的重点、群众关心的难点,写成《就近入学,怎么“近”》,探讨焦点小学划片问题,此报道在新浪微博上被分享了96.2万次。
二、重视选题的深度:探究的开放度、多元性,决定了引人深思的程度
选题深度的坐标为:既要有地方经验的提炼、事件原因的总结,又要有各方观点的交锋、不同利益群体争论的过程。
在《异地管辖,“民告官”还难吗?》一文中,文章的“主线”围绕异地管辖改革的背景、过程、本质、成效、意义,全面展现这项改革的经验。同时,“辅线”不回避两个观点的碰撞:一个观点是将“异地管辖”与“打包指定管辖”“集中管辖”“设立行政法院管辖”等放在一起,比较各种管辖方式的利弊,得出“河南改革不触及现行法院体制,成本低,更易推行”的结论。另一个观点是剖析“异地管辖”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比如,如何看待“法官考虑法律效果多,考虑社会稳定少”“诉讼和司法成本增加”等问题。
《一个小镇彩礼的潮起潮落》一文关注“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突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推动移风易俗,树立良好乡风。记者以河南省柘城县张桥镇为剖析对象,看这一小镇如何降彩礼、易风俗,文明节俭办红白事,助力脱贫攻坚。记者以高彩礼逼死老梁的故事开篇,将读者的关注点转移到彩礼猛涨的问题上。通过讲述红娘的几个“押贴”故事,分析农村“男多女少”、村里人好面子等导致彩礼猛涨的原因。此后,记者把重点转移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上。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展现出柘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通过下发文件约束党员的行为,强制降低彩礼;另一方面,通过看戏、大喇叭等宣传手段引导群众和制定村规民约等硬性手段,抑制高价彩礼。同时,发挥红娘的引导协调作用,帮助降低彩礼。不过,记者并没有就此止步,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探讨解决彩礼问题面临的诸多难题。这种以问题做导向的思考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三、重视选题的精度:所抓问题的精准度,决定了说服力的强弱
选题精度的坐标为:既要对采访到的一般问题进行梳理、剖析,归纳总结,又要对核心问题进行辩证思考,得出结论。
在采访写作《停车,不比堵车烦恼少》一文时,记者采访了停车位建设者、管理者、车主、小区业委会负责人等各方人士。对于停车难,各人分析的原因不同,给出的办法不同。记者总结出四个辩证关系:“配建不足还是监管不力?车多与位少的倒挂”;“买车位还是抢车位?共有与共享的纠结”;“划地收钱还是市场调节?免费与收费的博弈”;“法不责众还是法不容情?修法与执法的并进”。以这四层关系作为文章的结构,不但突破了“法治框架”,让原因分析、论述更为全面,而且把问题放到了“中观层面”,更客观、全面,说服力更强。
《互换并地的彰武探索》一文开篇讲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农村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日渐凸显,对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造成了困扰。辽宁省彰武县自2017年起,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基础上,探索可行的互换并地路径。文章先讲互换并地后,细碎土地变成大块土地,农户高效耕地,投入少收益大。接着层层递进,指出不想耕地的农户,可以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合作社,让其托管土地,实现双赢。互换并地后,还解决了以往人为侵占林田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生态建设意义。该报道抓准问题,层层深入,挖掘彰武县如何解决这件虽然棘手,但关乎农民生计的大事,富于时代气息。
四、重视选题的“活”度:选取鲜活故事的多少,决定了文章是否悦读、耐读
选题“活”度的坐标为:既要有理性思辨、问题探讨,又要抓取典型、鲜活故事,揭示“人”的命运。
常读《人民眼》,发现好稿不断,令人动容的故事、人物层出不穷,引人入胜。正如版面编辑所言:让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是其成功之道。《一个小镇彩礼的潮起潮落》一文描写新闻故事和人物,细节传神,语言质朴。记者通过对采访资料的精心挑选和对细节描写的恰当把握,塑造了丰满、立体的新闻故事主人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人情味。
“酒过三巡,老梁大方地掏出2000元,当作见面礼。小赵的娘斜眼看了看,正色说道:新房不盖好,闺女不能嫁。彩礼不能少了‘六万六……”
这是老梁与亲家的第一次见面。一个“大方”,一个“斜眼看了看”,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示出双方在彩礼方面的分歧。
“老梁一听,犯了愁。盖新房,梁家连借钱带赊料,已经欠下7万多元,从哪再挤‘六万六?”
“老梁闻听消息,气得跺脚,只得取消婚礼,匆匆把娘儿俩接回。”
“老梁一听,没理儿媳,头也不回就走出了家门。”
在描写老梁时,记者较多地使用了动词与直接引语,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老梁这个承受着巨大经济压力且性格刚烈的一家之主。
《唐山四十年》一文写单春启、姚翠芹等人一步步从废墟中“活下来”“站起来”“赶上去”“闯过去”的故事,他们在巨灾中挺立,在毁灭中新生,实现凤凰涅槃。《816,一个无法抹去的生命代号》一文写普通退休老人潘开太“上三线”,没有抱怨,就来了;没有“知识分子过田园生活”的浪漫,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就默默扎根了。《选调生看选调生,十八年后“十八变”》一文里的选调生,《一碗拉面“拉”活一个县》一文里的“面霸头”,《寻找嘎丽娅:倒在黎明前的和平天使》一文里的嘎丽娅等,人物性格个个鲜明,故事典型,读后令人久久难忘。
(作者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
编校:王志昭
在新闻业界,记者常这样感叹:“‘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怎么写”考验叙述力、表达力,讲究写作方法出新、出彩;而“写什么”则考验辨别力、发现力,要一下子点到报道选题的要害,找到了新闻创新的源头。从《人民日报》的调查类报道来看,调查类新闻报道分量重、时间精力花费大,因此研究“写什么”尤为重要。
2015年1月,《人民日报》创办记者调查版,统筹资源打造深度报道专栏《人民眼》。该专栏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顶天立地研究问题”“吃透两头讲好故事”为遵循,以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重磅作品为旨归,是《人民日报》在新的媒体格局中推出的新闻报道“重武器”。栏目稿件强调问题导向,突出实地调查,讲求文本精致,注重融合传播,刊发的稿件经常被《读者》《报刊文摘》《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2017年,该专栏被评为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自从《人民眼》栏目推出,“题好一半文”的意义凸显。该版的报道是名副其实的长文,满满一整版,黑压压的文字足有7000字左右。在人们抱着手机在地铁上、电梯里、馬路边随时随地“碎片化阅读”的当下,《人民眼》推出的长篇报道逆势成功。一些报道在新浪微博分享近百万次,网络跟帖达万条。是什么话题有足够分量占满一整版,什么角度有足够的魅力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本文试从“四个维度”来分析记者调查《人民眼》栏目的选题之道。
一、重视选题的广度:话题涉及面宽窄,决定了能吸引多少受众
选题广度的坐标为:既要符合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实践,这是中央的关注点,又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群众的关切点。
2014年,河南在全国率先实行“民告官”案件异地管辖,老百姓的胜诉率大幅提高;政府官员减少司法干预,法官能更好地公正审判。这虽说是河南的探索,但放在“四个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放在司法改革、法治政府建设的命题面前,放在破解执行难、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诉求里面,就意义重大。于是,《人民日报》记者走访多个城市,采访高级人民法院领导、基层法官、当事人、律师、专家,发现这一话题可以激发起众多层面人士的兴趣,由此写成《异地管辖,“民告官”还难吗?》。稿件一经刊发,阅读量迅速增加,各方好评如潮。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中小学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早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就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在法律上的明确规定。其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公平。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就近”学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能够就近进入好学校,家长想方设法在好学校周边买房,导致学区房价格一路上涨。于是,学区房成了各级政府和家长们一致关注的话题。《人民日报》记者切准中央工作的重点、群众关心的难点,写成《就近入学,怎么“近”》,探讨焦点小学划片问题,此报道在新浪微博上被分享了96.2万次。
二、重视选题的深度:探究的开放度、多元性,决定了引人深思的程度
选题深度的坐标为:既要有地方经验的提炼、事件原因的总结,又要有各方观点的交锋、不同利益群体争论的过程。
在《异地管辖,“民告官”还难吗?》一文中,文章的“主线”围绕异地管辖改革的背景、过程、本质、成效、意义,全面展现这项改革的经验。同时,“辅线”不回避两个观点的碰撞:一个观点是将“异地管辖”与“打包指定管辖”“集中管辖”“设立行政法院管辖”等放在一起,比较各种管辖方式的利弊,得出“河南改革不触及现行法院体制,成本低,更易推行”的结论。另一个观点是剖析“异地管辖”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比如,如何看待“法官考虑法律效果多,考虑社会稳定少”“诉讼和司法成本增加”等问题。
《一个小镇彩礼的潮起潮落》一文关注“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突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推动移风易俗,树立良好乡风。记者以河南省柘城县张桥镇为剖析对象,看这一小镇如何降彩礼、易风俗,文明节俭办红白事,助力脱贫攻坚。记者以高彩礼逼死老梁的故事开篇,将读者的关注点转移到彩礼猛涨的问题上。通过讲述红娘的几个“押贴”故事,分析农村“男多女少”、村里人好面子等导致彩礼猛涨的原因。此后,记者把重点转移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上。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展现出柘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通过下发文件约束党员的行为,强制降低彩礼;另一方面,通过看戏、大喇叭等宣传手段引导群众和制定村规民约等硬性手段,抑制高价彩礼。同时,发挥红娘的引导协调作用,帮助降低彩礼。不过,记者并没有就此止步,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探讨解决彩礼问题面临的诸多难题。这种以问题做导向的思考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三、重视选题的精度:所抓问题的精准度,决定了说服力的强弱
选题精度的坐标为:既要对采访到的一般问题进行梳理、剖析,归纳总结,又要对核心问题进行辩证思考,得出结论。
在采访写作《停车,不比堵车烦恼少》一文时,记者采访了停车位建设者、管理者、车主、小区业委会负责人等各方人士。对于停车难,各人分析的原因不同,给出的办法不同。记者总结出四个辩证关系:“配建不足还是监管不力?车多与位少的倒挂”;“买车位还是抢车位?共有与共享的纠结”;“划地收钱还是市场调节?免费与收费的博弈”;“法不责众还是法不容情?修法与执法的并进”。以这四层关系作为文章的结构,不但突破了“法治框架”,让原因分析、论述更为全面,而且把问题放到了“中观层面”,更客观、全面,说服力更强。
《互换并地的彰武探索》一文开篇讲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农村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日渐凸显,对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造成了困扰。辽宁省彰武县自2017年起,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基础上,探索可行的互换并地路径。文章先讲互换并地后,细碎土地变成大块土地,农户高效耕地,投入少收益大。接着层层递进,指出不想耕地的农户,可以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合作社,让其托管土地,实现双赢。互换并地后,还解决了以往人为侵占林田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生态建设意义。该报道抓准问题,层层深入,挖掘彰武县如何解决这件虽然棘手,但关乎农民生计的大事,富于时代气息。
四、重视选题的“活”度:选取鲜活故事的多少,决定了文章是否悦读、耐读
选题“活”度的坐标为:既要有理性思辨、问题探讨,又要抓取典型、鲜活故事,揭示“人”的命运。
常读《人民眼》,发现好稿不断,令人动容的故事、人物层出不穷,引人入胜。正如版面编辑所言:让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是其成功之道。《一个小镇彩礼的潮起潮落》一文描写新闻故事和人物,细节传神,语言质朴。记者通过对采访资料的精心挑选和对细节描写的恰当把握,塑造了丰满、立体的新闻故事主人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人情味。
“酒过三巡,老梁大方地掏出2000元,当作见面礼。小赵的娘斜眼看了看,正色说道:新房不盖好,闺女不能嫁。彩礼不能少了‘六万六……”
这是老梁与亲家的第一次见面。一个“大方”,一个“斜眼看了看”,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示出双方在彩礼方面的分歧。
“老梁一听,犯了愁。盖新房,梁家连借钱带赊料,已经欠下7万多元,从哪再挤‘六万六?”
“老梁闻听消息,气得跺脚,只得取消婚礼,匆匆把娘儿俩接回。”
“老梁一听,没理儿媳,头也不回就走出了家门。”
在描写老梁时,记者较多地使用了动词与直接引语,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老梁这个承受着巨大经济压力且性格刚烈的一家之主。
《唐山四十年》一文写单春启、姚翠芹等人一步步从废墟中“活下来”“站起来”“赶上去”“闯过去”的故事,他们在巨灾中挺立,在毁灭中新生,实现凤凰涅槃。《816,一个无法抹去的生命代号》一文写普通退休老人潘开太“上三线”,没有抱怨,就来了;没有“知识分子过田园生活”的浪漫,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就默默扎根了。《选调生看选调生,十八年后“十八变”》一文里的选调生,《一碗拉面“拉”活一个县》一文里的“面霸头”,《寻找嘎丽娅:倒在黎明前的和平天使》一文里的嘎丽娅等,人物性格个个鲜明,故事典型,读后令人久久难忘。
(作者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