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想到的

    谭延祯+任睿哲

    

    

    宋代书法家苏轼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把笔真的无定法吗?当然不是,这句话的后半句“要使虚而宽”已经给出了答案。要做到“虚而宽”,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科学的执笔、运笔方法。可以这样认为,苏轼所说的执笔、运笔是达到了心手畅达的高级阶段,即“无法”阶段,实际上是在“有法”的初级阶段上形成的。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有法”的初级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器”就是指科学的方法。对于书法来说,首先是执笔方法。晋代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又说:“下笔波撇曲回,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在这里,卫夫人解释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执笔、运笔。二者的关系为执笔是基础;灵活运笔,完成笔画书写,是执笔要实现的结果。下面谈一下关于执笔、运笔的具体问题。

    一、执笔

    讲执笔,不能就执笔论执笔,必须依据毛笔本身及书写时的现实环境条件来谈。梳理古代关于执笔的论述,可以发现,流传下来并且一直在應用的有两种执笔方法,即三指执笔法和五指执笔法。

    (一) 三指执笔法

    三指执笔法应该是苏轼说的所谓古法用笔,其应用的时代在隋唐五代之前,那时书写使用的桌子较矮,一般席地而坐,特别是书写竹简时,一般是左手执简、右手书写。之所以如此,是要保证毛笔笔锋与书写面基本垂直。三指执笔有点像今天的钢笔执笔法,具体就是用拇指由内向外推按笔管;食指从外向内扣压笔管;用中指第一关节从下往上抵住笔管;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靠在中指下面,起一个辅助作用,笔杆上端斜靠在手指和手掌相接的关节附近。

    三指法不适宜写大字,不易注入力量,这是由于三指执笔手指的位置相对处于一个截平面上,比较适宜写小字,亦适宜篆刻时在刻石上设计书写印稿。今天写毛笔字的人大多采用五指执笔法。

    (二)五指执笔法

    五指执笔法是在高桌子出现之后而出现的。五指执笔法,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执笔方法。这种方法的原型,是唐代林韫与陆希声所创的“拔镫法”。其动作为擫、押、钩、格、抵,分属五指的不同部位。擫是用右手大拇指内侧由内向外推压笔管;押是食指与大拇指相对由外向内扣压笔管;钩是中指在食指的下端由外向内钩住笔管;格是指无名指指甲与大拇指同侧于中指下端对面挡住笔管;抵则是小指靠在无名指下面,辅助无名指,以增其力。五指法,对笔管的控制非常好,比较容易增加力度。因为五指对于笔管的作用力点是从笔杆四个位置的两对相向力立体地作用于笔杆,与三指执笔法相比同样指力的情况下,施于纸面的力会大一些。

    (三)书写姿势与执笔手形的关系

    无论是三指执笔,还是五指执笔,在不同的书写姿势下,执笔手形是要有相应变化的。比如坐姿和站姿,执笔手形就不同。因为用毛笔进行书写,笔与纸面应基本保持垂直。以五指执笔法为例分析:坐姿书写时,在枕肘或悬肘的情况下,手臂前端高于后端,手背向上抬起一个角度,但要适度,不可折成死角,否则,手腕就不能灵活运动了,从而影响到运笔的灵活性。站姿势书写时,整个手臂由肩部向下自然下垂,小臂前伸,且后端高于前端。此时,手背在腕关节处无需再向上抬起,而基本上是一个平的状态。执笔的手指由坐姿的向上变为向下,手指接触笔管的位置也相应有一些变化。这时的“掌竖”是向下的。(坐姿可认为是向上的)

    这样,便是顺应了体势,符合人体工学的规律,特别是手腕不向上抬起这一点十分重要。而现实中,有很多人在站立书写时,仍将手背向上抬起,以为这样符合“腕平掌竖”的要求,但显然是不合适的。

    (四)执笔的高度

    卫夫人《笔阵图》曰:“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虞世南《笔髓》曰:“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

    总结古人关于执笔高度的论述可以看出,不同的书体,书写字的大小不同,所对应手的执笔高度位置就不同,即因势而变。书写小字时活动半径小,所以执笔可以低一些。书写大字时,活动半径大,因此执笔要高一些,这样能够便于灵活运笔。具体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来参照:

    小字——执笔在笔管下三分之一处

    中字——执笔在笔管中间偏下一点

    大字——执笔在笔管中间偏上一点

    这一般是指在运腕的情况下,如果是悬臂运肘时,就不一定了,所以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执笔的松紧

    执笔松紧适度,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若执笔过于紧实,则会形成手腕的紧张,阻碍其灵活运转,使力在此处形成阻滞,不能将力有效地传导到笔尖,从而不能灵活地进行书写。若执笔过松,则不能形成笔力的有效注入,写出的笔画必然软弱乏力。

    二、 运笔

    所谓运笔,是指手臂、手腕和手指协调动作,以完成笔画书写的行笔过程,包括提、按、转、折和平动等。在行笔的过程中,要有效地实现身体之力到笔画之力的传导。苏轼说的“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实际上就是运笔的要求,保证运笔过程中的协调、灵活和放松。

    运笔是一个笔画从起笔、行笔到收笔的全部动作和呈现笔画形态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提笔、按笔、转笔、折笔、拖笔以及起势和收势的动作中,是一个复合的运动过程。其中,笔力的传导及变化,书写速度及节奏的变化都可以进行理性分析。

    (一)提按与纵向力的传导

    书写中笔力的传导是通过执笔的手指实现的,因此,握笔的松紧至关重要。我们说的松紧适度,实际上就是要求随着书写过程中加力和减力的要求而及时调整手指握笔的松紧。在非书写状态时,放松地将笔拿稳即可,不可事先用力握之,若事先用力,就会使手腕变紧。在书写状态中,加力和减力是通过手指对笔管的加力和减力来实现的。对于提按用笔的纵向力变化,用一个物理公式F=f=△∑N,F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力;f表示手指与笔杆的摩擦力;∑N则表示各手指对笔杆压力的合力;△是摩擦系数,为常数。由此可见,当增力时,即F增加时,手指对笔杆的压力∑N增加,反之则减少。两者之间是正比例函数关系,这就是实现力的传导过程。笔画中不同力的呈现就是通过手指指力的丰富变化实现的,同时,由于始终在变化调整,也避免了手腕的紧张,保证了运笔过程中灵活放松。

    (二)平动与横向力的传导

    要完成各种笔画的书写,需要给予毛笔各个方向上横向力的牵引。主要体现在笔画的平动当中,其笔力的传导也是通过手指来完成的。在笔画书写过程中,其平动和转动的过程也受纵向力的变化即行笔中提按的影响,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也就是说,横向力不是恒常力,而是变化力,从而产生运笔速度节奏的变化。由物理运动学公式F=ma=m(△v/△t)来说明:F为手作用于笔杆的横向力,其力的传导是通过不同手指对笔杆的加力和减力实现的。m可以认为是手与笔的质量,a是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量。由此公式可以看出,横向力变化,加速度变化,即运动速度变化,那么行笔的速度变化,就是对运笔有快有慢节奏变化的理性解释。

    运笔和执笔是肘、腕、指协调动作的过程。其中,手腕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必须保证手腕的灵活放松才能有效地完成各种动作,达到自如地书写。苏轼的“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其要义便在于此。

    参考文献:

    [1]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风格技法篇[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2]陈振濂.书法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乔志强.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解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