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创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摘要】《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及制度创新研究》一书题材新颖,视角独到,观点十分明确,是站在制度创新层面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呈现的是一种跨越式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基于此,本文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及制度创新研究》一书中所述观点与内容,经过整理与总结,从现实困境、问题症结以及破局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实现“困境”中的“破局”。

    【关键词】制度创新;职业教育;内在矛盾;持续发展;实践探索

    【作者单位】刘江,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质量技术性、实用性人才,解决我国当前人才短缺的问题,丰富现阶段人才培养体系。当下,职业教育体系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现阶段,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强劲,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的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但究其本质,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在探索中总结出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及制度创新研究》一书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背景以及需求进行分析,并将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任务进行明确,最终提出体制、机制创新的价值。本文旨在立足于该书整体思想的基础之上,去深度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途径。

    一、现实困境: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分析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尝试建设并开办各种类型的高等职业院校。进入到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大跨度发展。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已经达到上千所,在校生数量近1000万。这与10年前的数据相比较而言,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增长近1倍,在校生数量超过4倍。要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努力解决三个基本矛盾。

    1.强化内涵式发展与粗放扩张之间的矛盾

    从现代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环境以及实质内容来看,办学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多主体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主体过多,从表象以及宏观层面看,处于一种大繁荣、大发展的状态,但其本质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准入门槛较低,财政投入依赖性强以及粗放性扩张特征明显。这一问题的存在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及制度创新研究》一书中对于职业教育的解读基本一致。

    2.发展定位与体制现实矛盾

    国家政策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界定十分清晰,目标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为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相应的制度配套以及体系方面有所倾斜。目前,教育部已经将高职、高专归类到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管理,注重教育体系统一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对于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内容,教育部则要求经过科学、合理的标准进行确定。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于职业教育体制的重视。这一点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及制度创新研究》一书第二部分有所涉及,即对职业教育战略与目标进行了评价。但结合实践与职业教育体制现实情况,教育管理体系很难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独立出来。这成为发展定位与体制现实之间的矛盾。

    3.发展要求与生存现实矛盾

    自2011年开始,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得到教育部门的认同,并且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被提上日程。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以及发展要求充分顺应了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全面调整的需要,增强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匹配性与适应度。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中都需要发挥高端的引领与带头作用。但实际调查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在不断下移,对将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作为培养核心目标的职业教育造成了影响。随着专升本以及高等职业学校规模的扩张,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与生存现实存在着显著的矛盾。

    二、问题症结:多举措并举无力解决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及制度创新研究》一书的内容中已经提到职业教育发展中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笔者对该书内容进行总结,并结合自身实践调查的数据,最终将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症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困难

    国家对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育规划纲要》中虽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政策较多,但真正落实到高等职业教育环境中的支持项目并不多。在该计划纲要的指导环境下,职业教育管理在国家层面以及地方政府方面出现了衔接不上的问题。虽然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及保障措施,但职业教育发展依旧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项目与资金根本无法在高等职业教育当中得到重视。职业教育的宣传口号响亮,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两头空”的境地。

    2.职业教育定位不明晰

    上述的研究内容已经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了明确的阐述,将其上升到国家行动规划当中。当下,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需要大量高质量、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对推动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现阶段我们面临的尴尬问题则是职业教育定位不够明确。教育部为职业教育的全面推广陆续颁布《关于加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意见,教育部也与财政部门联合启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行动计划。从表象上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核心在于推动中职“3+2”或者“2+3”模式,构建一个学生学历提升的框架,即中高职和高职升本科的一体化结构。这一职业教育发展走向的出现,显然已经对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操作存疑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无疑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典型办学模式,在职业教育环境中,推动高职院校走向开放的规模扩张之路。当然,在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前提条件下的职业教育,顶岗实习也可以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方式,让学生在充分接触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体会更多社会实践内容,展现出较强的职业能力,与我国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职业教育价值的推广则需要国家示范性的高等职业院校发挥自身价值,努力优化自身资源,将教育品牌优势充分展现出来。但这一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即校企合作过程缺乏体制支撑,职业教育如何保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工学结合在缺乏职业教育约束的条件下,如何正常开展?虽然,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与企业达成良好的战略合作,但仅仅也只是权宜之计,想要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实践。

    4.师资队伍保障支持不足

    “双师型”师资教育力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特色。职业教育想要发挥实效性,确定好自身定位,则需要在保证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教师为“双师型”教师的同时,聘请企业的高质量技术人员、业务高手成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兼职教师,构建一个适合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这实质上是一种相对理想的发展形态,但具体情况则是,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如果单纯强调教师需要从具有职业实践经历的人才中选拔,流程烦琐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职业教育院校为这一类型人才所提供的薪资待遇能否吸引他们。因此,职业教育院校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价值,在职业教育格局中建设兼职教师格局,匹配覆盖面较全的职业教师资格,为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提供

    保障。

    三、破局方案:以制度创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

    面对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症结所在,如何破局至关重要。《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及制度创新研究》一书的主旨则是以制度创新为依托,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破局努力。笔者认为,书中提出的构建新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以及保障机制创新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能够保持高度一致,有助于深度理解职业教育的价值。本文提出的破局方案的核心是以制度创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1.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创新

    职业教育要实现基础性创新,在与企业合作的问题上需要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职业教育坚持开放性办学,这一点与现代教育体系契合度较高。但校企合作要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推广、落实,需要充分利用法律的效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创新。我国是法治国家,教育是促进国家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条件,需要充分结合法律去展开实践与探索。职业教育基础性创新的具体策略如下:第一,全面修订与优化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作为推动职业教育的实质性法律条款,在其中加入校企合作办学的条款,使得校企合作开放化有法可依;第二,教育部应该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并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将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在整个校企合作环境中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确定一个“政府主导、行业引导、行业参与、学校主体”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在法律体系以及政策引导的前提下,职业教育基础性的制度得到创新。

    2.职业教育的根本性创新

    要实现职业教育根本性的创新,我们需要将职业教育建设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体系。职业教育的发展承载着高等教育的使命,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以及管理等第一线的高质量、综合性人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近年来,围绕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问题,无论是行政部门、教育部门,还是财政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但这对于职业教育根本性创新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突出解决三个问题:(1)正确认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价值,站在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视角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探索出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架构,将高等教育逐渐从大众化向普及化方向发展,为我国持续性提供技能型人才,增强教育体系当中职业教育的占比;(2)着眼于人才培养的规律,发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价值。在这一基础之上,我们在积极构建人才培养框架的同时,要致力构建能够独立运转的职业教育体系,发挥人才培养效能;(3)将职业教育构建成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使其真正走向开放的发展之路。

    3.职业教育保障性创新

    职业教育当中的保障机制创新也十分关键。想要保障性机制发挥价值,我们需要注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的构建并将其纳入到工作常规环境中。职业教育的本质是面向大众的民生事业,财政收入的适当支撑至关重要。当下,国家已经积极针对高等教育进行财政投入,但这种投入并未体现在职业教育体系当中,职业教育只能够通过自筹方式维持经费需求。笔者结合书中内容,认为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条件改善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多元化建设都离不开财政投入的支持。

    4.职业教育支持性创新

    职业教育的支持性创新,需要构建完善的人事部门统筹制度体系。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双师型”教师主体来源是兼职教师队伍,而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依靠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单单凭借高职院校的自身实践难以发挥内在价值。面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将兼职教育纳入到人事部门的统一管理制度中有助于为职业教育提供支持性创新。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地方职业教育院校要结合学校提出的具体要求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在统一管理的范畴当中去制定兼职教师的准入标准等级规范,并公开向社会招募教师,通过报名、笔试和面试等多途径整合人才资源,最终确定兼职教师的人选,通过考核之后颁发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地方职业教育院校还要对兼职教师所需要履行的岗位职责进行确定,适当发放课时津贴,同时,建立年度考核制度,以便于检验兼职教师的专业性,进而为职业教育支持性创新提供保障。

    综上,《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及制度创新研究》一书是对整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一个全面指导与方向探索。本次研究以该书的核心内容为依托,结合笔者自身实践,为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刘莉. 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中的发展探索——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 出版广角,2015(15):124-125.

    [2]张晨,汪立亮. 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立体化教材开发[J]. 出版广角,2014(2):70-71.

    [3]杨小军. 基于资源库建设的职业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初探[J]. 出版广角,2014(13):52-53.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