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刘鹏 任杰 李双权 胡婵娟 钱发军
摘 要:河南省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形势,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鉴于此,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为目标,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经济绿色化程度,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全面提升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关键词:生态文明;转型发展;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3-0146-05
一、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努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第一,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2013年,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对生态省建设做出全面部署;201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设美丽河南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河南”;河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新家园。”之后印发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实施方案》《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加快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以来,印发了《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整合各类要素资源,搭理推进制造业绿色、智慧、技术三大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良性循环,工业五大主导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增长。2018年,工业五大主导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45.2%、10%、15.4%。
第三,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资源利用方式,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新兴产业、壮大循环经济规模、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深化试点示范、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资源产出率,降低了废物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持续下降,农业灌溉水平均有效利用系数、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逐年提高。
第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深化污染治理,加强总量减排,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净土工程、乡村清洁工程等重大任务,全面完成国家下达减排目标任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56.6%,PM2.5平均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103微克/立方米,SO2平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全省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类至Ⅲ类标准的达到60.4%,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53%。
第五,城乡人居环境逐渐改善。近年来,河南省通过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2018年省辖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5%以上、89%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显著提升,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村镇面貌明显改善。
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生态文明建设刚刚起步,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第一,政策制度建设亟待加强。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建设尚不健全,环保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环境责任保险等仍处于探索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仍需完善。
第二,转型升级任务依然繁重。当前,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第五位,但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人均指标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18年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为8.9∶45.9∶45.2,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71.5%,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占比仅为7%左右。
第三,资源约束矛盾依然突出。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人均占有资源较少,国土、能源、礦产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资源枯竭问题较为突出。水资源缺乏且年际与地域分布不均,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问题并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峻。土地人口承载压力较大,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8公顷,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可利用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第四,环境污染状况依然严峻。河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偏高,污染物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局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严重,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频发高发,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仍然较高,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仍然较多,畜禽养殖等乡村面源污染突出。工业污染“上山下乡”、农村普遍“垃圾围村”,农村农业面源、土壤、地下水等污染问题日益显现。
第五,生态系统退化趋势亟待遏制[1]。生态安全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中度及以上生态脆弱国土面积仍然较大,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破坏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空间不断被蚕食挤压侵占,湿地面积较少且有下降趋势,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待增强。“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有待加强落实,森林、湿地、水体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有待进一步加强[2]。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河南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经济绿色化程度,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全面提升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法规政策体系创新
立足河南省情,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3],加强各类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行为的引导、规范和约束,用完善的制度保障生态环境安全[4]。
1.建立健全具有河南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法规。研究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污染防治、环境监管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定修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进程。
2.开展相关法规生态化改造。全面梳理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等领域现行法规规章中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规定和条款,清理现有资源、生态、环境法律之间立法重复、立法冲突等问题,理顺法律之间的关系,形成河南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整体合力。
3.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健全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4.健全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5]。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文明建设指标[6~7]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提高考核权重。依据《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坚持统筹推进、梯度开发、一体化发展、差异化管控、功能互补、利益共享原则,形成相互协调、互为支撑的城镇、农业、生态功能性空间,促进形成高效、均衡、绿色、安全、可持续和极具竞争力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8]。
1.优化城市集聚开发格局。统筹考虑主体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基础,以及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依托综合交通网,构建“一圈、三区、四轴带、多节点、组团式”,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的城市发展格局,推动中原城市群提质发展。
2.优化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围绕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和富饶美丽农村,构建以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五区一园”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格局,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活力和竞争优势。优化生态保护格局。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功能性原则,实行生态空间全域性保护和分类管控,构建“三屏、四带、一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价值,有效增加和丰富生态产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优化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格局。围绕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构建以四大古都、大遗址、世界文化遗产为主体,以古城、古镇、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古迹为节点,以古村落、历史传统民居、名人故居为支点的历史文化保护格局。充分发挥历史、人文、山水自然景观和田园景观等资源优势,推动区域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积极构建“三城、两带、四区”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三)推动产业生态转型发展
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9],转变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代价的传统产业模式,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生態效益好的绿色产业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
1.推进服务业强省建设[10]。立足于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推动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供给结构、提升质量效益为方向,提升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产业支撑能力,增强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引领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创新突破,培育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会展服务、服务外包、居民和家庭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应用先进理念、现代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推动商贸流通、房地产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培育服务业竞争新优势。
2.推进现代农业大省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做好产业间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区域内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强现代农业规范化建设,构建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全过程的规范化生产体系。强化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内现代农业协调发展。
3.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坚持改造存量与优化增量并举,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低碳技术对经济存量实施改造升级。严格环境、能效等标准准入,倒逼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实现由单位排放强度降低转变为绝对量减排。科学合理布局产业空间结构,鼓励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建立产品链、物质流、资金流等相互衔接的循环经济联合体,促进一二三产共生耦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体系。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加强各类园区的循环化改造,积极促进基础设施共享,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园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4.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围绕服务环境污染治理攻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实施节能环保工程,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园建设,拉动绿色投资需求,完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发展服务环境,释放社会市场需求,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积极推广高效照明、高效电机、油烟净化器、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等节能环保产品,拉动绿色消费需求,提升节能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节能环保服务模式。
(四)构建绿色低碳能源消费体系
坚持严控能源消费总量与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并举,加快推动能源消费由“粗放、低效”转向“节约、高效”。
1.严控煤炭消费增长。煤炭过度消费是直接影响大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将治理PM10、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作为抓手,严格限制煤炭消费的增长,所有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对未完成上一年度煤炭消费减量目标的地方,实行耗煤项目区域限批。7个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以及洛阳、平顶山、三门峡等3个重点城市,新上耗煤项目新增燃料煤总量实行1.5倍减量替代;上一年度空气质量排序在后三位的地区,新上耗煤项目燃料煤总量实行两倍减量替代;其他地区实行等量替代。到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较2015年下降15%左右,电煤消费占比达到52%以上,煤炭消费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改造煤炭消费存量。推进高效清洁燃煤机组建设,继续关停落后低效的燃煤机组,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加快现役机组节能增效和超净改造,供电煤耗达到全国同类机组先进水平,全部实现超低排放[11~12]。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再淘汰一批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低效产能,实施高耗煤行业节能改造,提升煤炭利用效率。
3.提升区外来电比例。综合采取政府间协议、市场化交易等措施扩大引进外电规模。通过引进外部水电、新能源电力,挤压省内煤电发电比例。探索通道城市煤电机组与省外机组开展发电权交易试点。加快推进“青电入豫”工程建设,优化其他电力入豫通道建设,加快构架全省多通道、多方向输电格局,到2020年,力争外电入豫规模达到600亿千瓦时以上。
4.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推动分散式风电开发利用,有序推进豫北、豫东等平原地区低风速平原风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商业建筑、公共设施、个人家庭等利用闲置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积极推进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3~14],大力推进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主体的静脉产业园建设,统筹地热能开发利用。稳步提升新能源发电比例,逐渐降低燃煤发电比例。
(五)加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强区域生态网络建设,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价值,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15]。
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需求,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实行严格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保护,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从而确保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2.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重点加强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林业生态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加强河流、湖泊、水库等周边沿线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沿线防护林带、生态湿地,构建沿黄河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和沿淮河生态保育带等绿色生态廊道,构建“三屏、四带、一区”的生态安全格局。
3.推进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山水田林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有序实现休养生息。加强河道生态用水补给,支持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通过富余水源转换,增加城市河道生态用水补给。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开展豫北、豫西等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强化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和监管。
4.推进城市生态提升工程。加快河道生态保护和自然岸线建设,推进重点河流两岸生态景观保护和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城中湖、滨河公园、调蓄水库等城市水系景观。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开展房顶绿化、立体绿化试点,构建立体绿地生态网络。
(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把环境治理作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彻底扭转环境污染加剧趋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最直接的获得感[16]。
1.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清洁供暖体系建设,持续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钢铁、焦化、建材等产业布局,强化“散乱污”企业管控,在郑州、洛阳城区开展煤电机组清零,切实减少结构性污染。逐步改善交通运输结构,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深入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鼓励开展工业领域“以电代煤”工程,加快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统筹协调各类扬尘管控、城市日常保洁、道路清扫等扬尘污染防治,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
2.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实施淮河、黄河、海河、长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污染企业,实施造纸、焦化等重点污染行业水污染专项治理方案,提升企业废水深度治理水平,确保稳定达标。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减少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完善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切实加强对优先保护类耕地的保护,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积极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稳妥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全面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基础,建立污染源监管清单,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快土壤环境监测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土壤污染的源头管控,深化重金属污染防治监管和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七)构建城乡生态宜居环境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类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增强承载功能,改善人居環境。
1.着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化宏观布局,促进城镇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依托现有基本条件,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和开发强度,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引导城市功能区的多样化布局,减少出行成本和碳排放。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材,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发展绿色交通,推进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镇综合交通系统建设。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统筹城镇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
2.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城市建设提质增效,加快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17],加快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城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雨污分流,完善配套污水管网,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促进再生水利用。加强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水平。
3.加快靜脉产业园建设[18]。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衔接,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大力推进全省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主体的静脉产业园建设,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建筑垃圾、农林生物质等固体废弃物资源集中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基本实现城乡各类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全覆盖,促进生产系统与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全面提升城乡生态文明水平。
4.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清洁生产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设施建设[19]。依托乡村生态、旅游等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业。
(八)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20~21]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创新生态文明宣传途径和形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载体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20~22]。
1.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公众节约资源和生态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创新生态文化作品,不断满足人们对生态文化的需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生态文明思想,推广先进典型范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活动,广泛引导和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2.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行为,培育绿色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生态社会新风尚。鼓励购买使用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反对食品浪费,开展“光盘行动”,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3.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率,强化公众生态环境知情权,保护公众的环境权益,提高公众参与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总之,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摸清现状、剖析现存问题,科学规划,制定对策措施,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能源消费体系,加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构建城乡生态宜居环境,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全方位提高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任杰,钱发军,李双权.河南省生态系统胁迫变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3):169-171.
[2]? 李晓东,文倩,李小弯.河南省生态文明水平时空分异及关联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9,(1):95-101.
[3]? 王春阳.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的政策设计[J].改革与开放,2015,(5):34-35.
[4]? 郭志远.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6):88-91.
[5]? 王春阳.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3):41-44.
[6]? 文春波,郝民杰,耿峰.河南省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3):169-171.
[7]? 孙丽姗.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
[8]? 敬宝红.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4):234-236.
[9]? 黄长芳.新常态下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9,(2):59-61.
[10]? 刘俊苹,王延利.河南省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的战略路径研究[J].创新科技,2018,(8).
[11]? 袁家海,徐燕,雷祺.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J].中国能源,2015,(3).
[12]? 杨书娴,王姗姗,王克.河南省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及其环境影响评估[J].中国煤炭,2017,(10).
[13]? 陈高峰,王志伟,雷廷宙.生态文明理念下河南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研究[J].河南科学,2018,(6):158-164.
[14]? 李学琴,王志伟,雷廷宙.基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河南省生物质能的发展与思考[J].河南科学,2018,(5).
[15]? 郑晶,于浩.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国省域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及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8,(10):170-180.
[16]? 郑邦山.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困境及路径创新[J].创新科技,2016,(1):17-21.
[17]? 贺卫华,宋迎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背景、问题及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4):58-63.
[18]? 徐夏楠.静脉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关键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8,(2):16-17,42.
[19]? 高吉喜,孙勤芳,朱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保护,2018,(7):11-15.
[20]? 易水.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J].创造,2019,(2).
[21]? 谢瑞娟.河南省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许昌学院学报,2014,(4):119-121.
[22]? 余明.河南省公民生态意识培育路径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