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慎用“谐音”词

吴嬿
在报纸新闻中,“谐音”词中的运用,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文采或趣味性,这让新闻报道增色不少,但在电视新闻中,运用“谐音”词却并不一定有这样的效果,有时反而会给电视新闻带来负面影响。
一、使用“谐音”词,可能让观众不知所云。如一篇内容为摄影爱好者活动的报道,记者对“摄影爱好者”使用了“摄友”这个词,这个“摄友”放在报纸新闻中,会有诙谐的效果,读者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读者看到“摄友”也不会产生误解,很容易明白是怎么回事。然而,“摄友”这个词放在电视新闻中,由于观众是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解说,而“摄友”与“色友”谐音,观众在看新闻时就会感觉莫名其妙,影响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二、使用“谐音”词,可能会使电视新闻流于粗俗。如一篇报道漂流活动的电视新闻,对于漂流的游客,记者使用了“漂客”这个词。这个词放在报纸新闻中,也没有什么问题,读者一看就明白,“漂客”说的是漂流的游客。然而,在电视新闻中,播出的是漂流的画面,解说词说的是“漂客”,而因为“漂客”与“嫖客”近音,观众很容易听为“嫖客”,从而使电视新闻顯得不严肃、流于粗俗,让观众产生不快的感觉。
由此可见,由于传播方式的不同,“谐音”词的运用在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中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电视新闻是声画传播,解说词侧重于“听”,而不于在“看”,所以,电视新闻在运用“谐音”词时要慎重,以避免让观众产生迷惑、误解或感到不适的现象。
(作者单位:婺源广播电视台)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