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北中篇小说创作的叙事张力(上)

    [提 要]之所以认为湖北中篇创作是“充满艺术张力的现实写作”,原因就在于湖北中篇的优秀作品往往在“写实”的同时蕴藏着某些浪漫气质,这些气质或表现为现实夹缝中的理想主义,或表现为一种向后的价值取向,或表现为诗意昂然的艺术笔触;或者在写实文本中加入如魔幻、象征隐喻等现代主义因素。虽然在现实书写中,某些浪漫气质也许不易被察觉,但正是它同平民立场之间产生的相互牵引、拉伸的张力,才使文本变得“有韵味”。

    [关键词]湖北中篇小说;叙事张力;浪漫气质

    [作者简介]李志敏(1982—),女,江西省社科联助理研究员,文学硕士。(江西南昌 330077)

    平民立场决定了作品的亲和力,这种“亲民化”的立场和出发点却并不一定就能产生出“有韵味”的作品。一部作品要耐人回味,必然要依赖它成功的艺术表现,湖北中篇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评论界的重视、读者的欢迎,很大程度上在于作家在将“生活的真实”炼制成“艺术的真实”的过程中,使文本呈现出的叙事张力。福勒说过:“一般而论,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互相联系的力量、冲动或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1]据此,可以认为文本中那些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突、意义正是叙事张力的来源所在。

    之所以认为湖北中篇创作是“充满艺术张力的现实写作”,原因就在于湖北中篇的优秀作品往往在“写实”的同时蕴藏着某些浪漫气质,这些气质或表现为现实夹缝中的理想主义,或表现为一种向后的价值取向,或表现为诗意昂然的艺术笔触;或者在写实文本中加入如魔幻、象征隐喻等现代主义因素。虽然在现实书写中,某些浪漫气质也许不易被察觉,但正是它同平民立场之间产生的相互牵引、拉伸的张力,才使文本变得“有韵味”。

    一、池莉:源于浪漫情怀的世俗挣扎

    (一)为什么“不谈爱情”?

    池莉笔下难有浪漫称心的婚恋:从早期创作,就宣称“不谈爱情”,拿日常见惯的家庭矛盾和烦恼生活击碎爱情的玫瑰梦幻;到其后的《有了快感你就喊》、《看麦娘》中,描写夫妻间心灵层面的隔阂与背离。匆匆一看,这些不如意的婚恋就仿佛一面镜子,照出了凡俗爱情最常见的姿态,然而细细考究,却发现背后并非复制生活那么简单。这些恋情,总是要经过由浪漫和现实共同构筑的螺旋式循环轨道,最后要么脱轨永远地飞入虚幻,要么按计划停靠现实的月台,这循环中的百感交集正是作品的精髓所在。

    池莉曾在《绿水长流》中较为全面地表露过自己的爱情观。这部小说采用“主干+分支”的树型结构模式。分线索是三个彼此不相关的爱情故事,从各个角度击破了关于爱情的各种幻象和晕轮,分别解构了初恋的浪漫(“初恋是两个孩子对性的探索。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次性经验。初恋与爱情无关。”[2]);婚外恋的虚幻(风流是婚姻的死敌,聪明的女人决不同行);有着物质基础的爱情的美好(美庐别墅、旖旎的自然风光、高雅的生活格调营造了浪漫美好的氛围,但掩饰不了政治吞噬爱情的本质)。

    主线索与王安忆的《锦绣谷之恋》颇有相似之处。不同于王安忆对双方相恋后微妙心理的细致把握,池莉在备齐了美丽爱情所需的各种要素(如偶遇、缘分、富有气质的男女主角、情调化的背景)之后,爱情正式出场之前,用逃离撕毁了浪漫的面纱。因为在池莉看来,能够保持男女永远两情相悦的惟一办法,就是“两人永远不圆满,永不相聚,永远彼此不牵手。即便人面相对也让心在天涯,在天涯永远痛苦地呼唤与思念。”……只有这种感情才适合叫做爱情。”[3]

    可见,池莉心目中真正的爱情是不能沾染现实尘埃和世俗功利的,它是极富悲剧美感的理想,是类似乌托邦的情感。然而,任何纯粹的东西都只能流于理念,凡俗的无孔不入使得池莉心目中的真正爱情成为神话。这就不难理解池莉婚恋叙事所具有的特点:即理想之爱总是消弭于现实之中,走入浪漫晕轮的人最终要跌落原地。譬如,即使是理想简单到“全部生活就只是卖鸭颈”的离婚女人来双扬(《生活秀》),也会在和卓雄州超常时间的对视后,被月亮打动:她会在恋爱情绪支配下,看到一轮吉庆街从未有过的满月,这月亮“纯真得与婴儿的眸子一模一样”,在来双扬心里翻涌起同闹市的浮华极不相称的温暖和诗意。然而,卓雄州着迷的表面上是具体女人,实则是他用意念塑造的完美女人符号,令他刻骨铭心的是爱情的理想和梦幻。使双方“从梦幻回到真实”其实很简单,只一次梦幻般的约会,就能击碎他们沉醉两年多的梦幻。浪漫走失在真实里,来双扬与卓雄州分别打了出租车背道而驰就此分手,在真实的生活面前,爱情只能选择一个无奈的结局。

    (二)在凡俗中追寻精神的家园

    池莉一直被文坛视为世俗化写作、平民写作的典范,其创作特质或是生长于凡俗生活之上的诗意,或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执着追求,或是无法泯灭的梦幻理想。这些力量或单独或形成合力,或作为线索连缀文本始终,或作为精髓包孕于文本之中,或作为潜流隐藏于叙事文字表层之下缓缓流淌。总之,浪漫、理想、精神作为同世俗化既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因素,存在于池莉的叙事文本当中,构成叙事张力,从而增加了文本的意蕴和阐释的弹性。

    池莉享誉全国的作品《生活秀》巧妙而到位地揭示了生活的复杂和微妙:实实在在的生活里总包含着缥缈虚妄的幻想和期望;踏踏实实的日子上边永远飘浮着轻慢的表演和展示。你能嘲笑这幻想和期望的虚幻吗?人脱离真实的愿望正是在生活的平淡无奇和自我压抑中积攒起来的,它催生忍耐困苦的韧性和颠覆平凡的激情。你能说日常生活中的表演充满着做作、虚伪、势利等一切小市民风气吗?事实是脱离这种表演也就脱离了正常的生活。“秀”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这道理上不了台面,却永远蛰伏在生活深处——生活就是这样真亦假来假亦真。

    其后,池莉发表了一部题目颇为浪漫温馨的作品——《看麦娘》。小说一改惯用的情节中心结构模式,在表面的“寻找”线索下安置一条坚持精神诉求的线索,并将主人公易明莉对精神家园的坚守作为结构中心。同以往都市题材作品类似,《看麦娘》中的人物也身陷充分物化的商业语境中,于世杰、乔万红、郝运、容容,无不以各种姿态在商业舞台上起舞,为满足欲望做出种种牺牲。“我”与丈夫于世杰、与养女容容,于世杰与其情人、上官瑞芳与其母亲、容容与其生意伙伴,凡此种种人际关系,无不处于非和谐、非健康状态中,或冷漠敌对或薄情寡意或相互利用。总之,文本通过“仿真书写”构造了一个冰冷而残酷的时代环境。

    

    而师传是指以班主为中心传授技艺的传承模式,这种传承模式与家传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收徒授艺并不局限于同姓同辈的男丁,而是打破家族界限,完全以对木偶戏的喜好为收徒标准,王祖凛班主虽然想将班主的位置传给侄子,但由于他对木偶戏毫无兴趣,这才不得不将从小爱好木偶戏并积极学艺的谢帮银定为传承人,目前戏班由王祖凛和谢帮银共同经营,同时二人还担负着木偶戏的表演。可见,师传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没有姓氏辈分之限定。

    四、演出形式

    木偶戏的演出剧目往往采用一些经典的传说、故事,伴奏采用二胡、板尺、鼓、镲等传传统乐器进行伴奏,木偶采用提线、铁枝、杖头、布袋等形式,通过木偶艺人的操纵,使木偶模仿人的动作进行表演。

    (一)剧目

    塘坊乡木偶戏的剧目多达五十余种,其中将剧目做成电子版的就有四十三种,用班主王祖凛的话说“可以每天都不重样”。有记录的剧目有:《彩楼配》、《回龙阁》《石狮豹》、《万花市》、《百子图》、《财宝记》、《长盛草》、《翠花缘》、《董仲舒》《福寿图》、《洪桥渡》、《加寿图》、《进宝珠》、《龙凤配》、《女中魁》、《全仁义》《三桂芳》、《双麒麟》、《双元榜》、《渭水河》、《由天记》、《龙凤阁》、《门闩记》《对玉环》、《龙虎会》、《三请师》、《双星图》、《韩湘子化斋》、《对丹》、《团圆会》《观灯记》、《全家福》、《男卖花》、《耕历山》、《满堂福》、《双驸马》、《双花烛》《双结拜》、《造洛阳》、《三金箭》、《借衣访贤》、《文王访贤》。

    剧本的内容大多是由周代、汉代、唐代、宋代有名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成,这些故事老少皆宜,耳熟能详。戏班在舞台一侧配备了小型LED电子屏播放字幕,这有助于不懂当地方言的外地观众理解剧情。

    (二)舞台呈现

    舞台相对简陋,一般在村里现成的约1米高的戏台上搭一个3.8米长、3.5米宽、2米高的木偶戏戏台,舞台前方1米处放置1米高的背景板当作木偶表演时的背景。背景板后是外场表演者的位置,再后方是器乐表演者的位置。演出的设备除了电子屏外并没有其他现代化辅助设备,演员们都是用真嗓子演唱。

    (三)角色安排

    木偶的角色分为文班和武班,文班有皇帝、娘娘、公主、丞相、尚书、军师、状元、榜眼、丫鬟、官旦、小旦、二旦、武旦、老旦、小生、老生,共16个。武班有小花面(小丑)、书生、苦生、太监、大花、二花、三花(丑角)、将(2个)、勇(2个)、兵(2个)、帅(2个)共15个。在木偶的角色中男女老幼、贫富善恶各种身份样样俱全,能适应各种剧目的演出。

    (四)民俗功能

    木偶戏在闽赣交界地区本身就是一种民俗活动。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时,村民请戏班来演出是为了祭祀神明、祈求平安,所以表演木偶戏大多是在土地庙中进行。例如在当地的谢湖排,木偶戏是在三官殿表演的,所以在开场前,都要进行传统的祭祀活动。特别是在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出钱邀请木偶戏班进行表演,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平安。由此可见这种民俗活动颇受当地人喜爱。

    五、经营模式

    木偶戏的经营模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大家募资观看木偶戏,另一种是家庭单点的方式获得收入。

    (一)经济运作

    塘坊乡木偶戏班一直以来是以自负盈亏的自营方式运行,主要演出地区在塘坊乡及其周围的几个乡镇。戏班在接到村民的邀请后进行演出。演出者和观看者都是当地人,所以通常都是以口头的保证和简单的书面凭据这二种形式来完成交易。木偶戏出演的戏金每天在1000—1200元之间,一般由当地村民以每户人丁数认捐;如果哪户人家有喜事需专门庆贺,就会在村里举办堂会供全村人观看木偶剧。戏班的主要开支为成员的工钱,由班主进行分配,外场成员一般抽两成,内场负责人抽两成,其他成员抽一成。在戏班资金有结余的情况下,班主会对道具进行更新。

    (二)受众构成

    塘坊乡地理位置偏僻,三面环山,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贫乏,不能充分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的不同要求,所以村民出资看戏必有对剧目内容的要求。观众的年龄层次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老年人

    老年人是观看木偶戏的主要群体,一方面此年龄层次的人是在戏曲繁盛的年代成长,对戏曲有一定的感情,容易产生共鸣;同时,相对年轻人来说老年人对戏曲也更了解,对戏曲有一定的兴趣。同时也借此与亲朋相聚,享受节日时热闹的气氛。

    2.中年人

    中年人对戏曲的兴趣不足更看好的是热闹的氛围。木偶戏班在塘坊村谢湖排三官殿表演时,大部分中年人都在观众席两旁打牌、猜拳、聊天;对于他们来说,木偶戏的演出地更相当于他们聚会的场所,借此来进行娱乐活动。此行为也吻合中国人爱热闹的心理,在节日赋闲期间都希望与家人朋友相聚,此时少不了各种娱乐活动,而活动往往是热闹的,戏曲正好符合这一特点,它满足了人们对热闹的需求。所以中年人也占观众的一定比例。

    3.少年儿童

    开演都是在节假日,儿童不需上学,四至十岁儿童的数量也占了观众的两成左右,他们更多的是好奇,木偶与儿童玩具的大小相仿,而这些木偶身上五颜六色的古装又是现实中少见的,更是吸引儿童目光的一大原因。

    六、塘坊乡木偶戏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西学东渐的趋势,我们国家接受和学习了许多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但同时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却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木偶艺术也在其中。当今木偶戏虽然遍布全国且广为大家所知,但却有着衰减的迹象。如今,木偶戏班多活动于农村等相对偏远的受现代文明影响较小的地区,但不断推移的城市化进程使木偶戏在农村仍然面临威胁,年轻人受电视、网络、手机各种信息媒体的影响对传统的表演艺术的兴趣非常淡薄,所以,木偶戏仍然面临着市场狭窄,学艺人少;经费投入不足;还没有形成系统传承机制,对传承人传承工作缺乏联系、资助、激励、考核制度。面对木偶戏的发展困境,如何对木偶戏进行保护和改造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塘坊乡木偶戏是传统民俗民间文化,市场空间很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给予经济投入非常必要,只有加大经费投入,才能把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人员整理木偶戏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塘坊乡木偶戏的剧目多达100余种,但目前仍未有完整的视频资料,政府可组织人员将经典、具有保留价值的木偶戏进行录制,形成视频资料;将木偶戏的木偶制作方式、木偶演唱曲谱、木偶演唱剧本进行整理,形成文字资料;将木偶戏表演的木偶、乐器、舞台、场地、演员用图片方式进行记录,通过这些方式对当前塘坊乡木偶戏的现状进行整理和归纳,为发展和保护木偶戏奠定基础。

    其次,聘请专家,考察塘坊乡木偶戏的社会、音乐、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提高木偶戏表演水平,开展塘坊木偶戏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收集塘坊乡木偶戏论文资料,为木偶戏的日后传承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次,鼓励当地青少年学习传承木偶戏,在当地中学、小学开设木偶戏课程。木偶艺术走进校园是一个双赢的选择,青少年接触学习木偶戏对木偶戏的传承具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在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淡漠的环境下,教育系统一味追求升学率,致使青少年对本土文化认知缺失,在这种情况下,若排练一些接近学生生活的木偶戏,可加深少年们对传统的理解,激发对传统民俗的文化的兴趣。

    最后,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充分宣传木偶戏,制作木偶戏相关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打造塘坊乡旅游品牌,吸引周围地区的游客观赏,以此带动当地民众增收致富,对广昌这个老区贫困县脱贫致富将产生积极作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木偶戏班可成立木偶协会,与其他木偶戏班进行交流学习,外出展演,继续扩大木偶戏的影响力。

    虽然当前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高涨,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方面对于木偶戏这种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深,当地政府、文化部门也出台了相应措施来保护民间艺术的发展,但是,这些还不够,笔者希望并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木偶戏这种传统民间文化会得到一个新的发展,这朵艺术奇葩可以在这片红土地上继续绽放它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彭媛媛.金华婺剧民间戏班的生存调查与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

    [2]丁言昭.中国木偶戏发展简述[J].戏剧艺术,1983.

    [3]张应华.石阡木偶戏的戏班组织与传承[J].贵州大学学报,2006,(5).

    [4]郭明军.热闹不是狂欢 多民族视野下的黄土文明乡村习俗介休个案[J].民族艺术,2015,(2).

    [5]徐世丕.历史、现状、战略与趋势——论基层国有剧团的改革与发展[J].2010,(6).

    [6]杨红.乡俗礼仪中的民间戏班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5,(3).

    [责任编辑:邵猷芬]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