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建筑中的文化印记

    摘 要:居住文化包括三个本质属性,即以“人”为中心的人性、人情与人道属性,以“生”为本性的生存、生活与生态属性,以“民”为主体的民生、民俗与居民属性。住宅消费中的居住文化研究,具有情感性、艺术性、积淀性、流变性和系统性,它是支撑居住文化大厦的五根立柱。

    关键词:居住;居住文化;诗意地栖居

    1 现代居住文化思考

    人类创造的住宅超越物质形态进入社会的存在水平,升华为物质化文化符号。各种社会契约、伦理、心理、审美因素都种植在住宅属性中。因此,人类在创造住宅的物质形态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文化。人类持续创作住宅,不同时代、国家、民族建造的住宅都伴随着相应的文化。人们在这个领域创造的就是居住文化。探讨“居住文化”的内涵,从不同的侧面把握居住文化,就会有多种理解。学习社会学上的功能主义流派,可以把居住文化理解为“关于某个社会的意义、价值、风俗、计划、观念和符号的整体”。

    2 现代居住文化的内涵

    首先,“人本主义”是现代生活文化的核心精神。对居住环境的其他要求,如舒适,和谐、优美和生态,可以说是“人本主义”的延伸和表达,而“人文主义”则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内涵。因为“人文主义”本身关注的是对真正属于人的需求的认识。以人为中心来灵活地顺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人文主义关怀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正是因为现代文明认识到个人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个人在其住所中的各种需求包括人性和人类需求的基本水平、更高水平的艺术和生态需求。

    其次,大众也是现代居住文化的享受者。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对居住文化的追求不过是少数人的特权。历史上,建筑师和手艺人用灵巧的双手为帝王和掌权者们建造了多少令人震惊的楼阁、庭院乃至宫殿,但那是只属于少数人的“专利”。到现代社会,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社会文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居住文化这才开始真正进入普通“民众”的视野。现代居住文化不再是只为少数人服务的标志,同时也能供广大群众享受。

    现代的居住文化必须重视住宅、生态环境和自然全体的协调。这里所说的生态、自然和谐,和之前讲过的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古代,人们追求人类、住宅、自然的共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动地描写了这样的境界。但是,这并非自愿的臣服,而是对大自然未知的恐惧与敬畏。到了近现代工业社会,由于机械的生产手段,人类对自然有了支配力。今天,通过反省,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存、和谐发展的。

    3 存留于建筑中的文化积淀

    住宅建筑及其居住区可以充分反映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与人文、民俗等社会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它们也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典型实物表现形式。传统民居的重要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在住宅建筑及其居住区,表面的文化展示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外在反映上。住宅的文化价值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中更为重要。中国传统庭院式住宅室内外渗透的空间处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住宅庭院反映了尊重谦卑概念的空间顺序,并以不同风格的组合保存;以不变应万变的合院组合方式蕴藏着丰富、充实的重门叠院等,表现出“德”的整体观念;包括住宅在内的中国传统建筑在规则和自由、实和虚、凹与凸、曲和直方面反映了包容性思想。这些都是居民建筑的深层文化内涵。此外,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也有着深厚的内在联系。江南文化清秀,草原文化奔放,黄土文化雄厚,西方文化悲壮。这些文化对居民文化内涵的诞生也不无影响。所有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内在气质,我们应该从大文化的宏观视角探索它们的具体内涵。

    4 诗意地栖居

    “安居乐业”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的主题。在过去,对人们来说,这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而今天,人类终于迎来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是普通大众的福音,人们有能力选择一个供自己居住的建筑。对人们来说,这个居住地是具有安全感与安定感的港湾,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和谐感和温暖感,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宁静感和淡漠中蕴含的激情。换言之,我们有理由要求一个诗意的栖息地,这需要文化和时间的酝酿准备。新时代需要一种新的居住文化,现代居住文化本身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或创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在某种程度上,居住文化的魅力在于诗意,现代人的生活理想是在其出生和长大的土地上“诗意地生活”。

    參考文献:

    [1] 刘夏生.自在于宅,从容于心——从居住文化看未来居所[J].发展研究,2007(07).

    [2] 刘锦春.居住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国住宅设施,2004(02).

    [3] 倪蕾,胡振宇.传统居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J].建设科技,2009(05).

    作者简介:邓芳,女,湖南常德人,湖南美术学院2017级设计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