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叙事的中医英语口译教学
[提 要]叙事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类如何通过“叙述”进行交际的理论,它揭示了话语传播与交际的规律,也为口译教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文章从叙事与口译的关系出发,分析中医英语口译教学现状,构建基于叙事的中医英语口译教学模式,从而为中医药院校培养中医英语口译专业人才寻找有效途径。
[关键词]叙事;中医英语口译;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杜雪琴(1983—),女,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口译。(江西南昌 330004)
一、引言
叙事,起源于对故事简单地口头描述,随后在文学领域发展成一门通过文学形式叙述一个或一连串真实的或虚构的事件的学科。近二十年,西方的“泛叙事化”已经将“叙事”一词的意义从文学领域拓展到其他人文学科领域,受到了各学科的关注。
叙事,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日常叙述,是一种朴素而直接的交流方式。叙事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类如何通过“叙述”进行有效交际的理论,它揭示了话语交际与传播的规律。由此可见,叙事与语言、交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特定的叙事形式与叙事语言对话语的传递与人类交际产生相应的影响。
近年来,翻译领域的研究注重跨学科的转向,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英国著名翻译学教授Mona Baker提出的叙事与翻译的结合。她阐述了翻译与叙事的关系,认为“翻译的本质是再叙事”[1],同时指出她所指的“叙事”并不是指文学领域中注重文本静态分析的叙事,而是基于社会与交际语境,“更加注重叙事在语境中的互动作用,而不是仅仅描述叙事规则,更加注重叙事在语境中的动态性与开放性”[2]。
口译,作为一种口头翻译方式或口头表达方式,相对于笔译,更具有交际动力的话语实体,更注重交际双方的语境与在场效应,因而更加突出了Mona Baker所提出的交际与语境下的叙事功能。因此,从叙事视角来分析口译行为,口译可以理解为一种叙事框架设定,具体是指口译员,在特定的目标语境下,通过采用叙事中最佳的一种或几种框架设定,使译语准确畅达,从而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二、中医英语口译教学现状
中医英语翻译,作为一门正在形成与发展的学科,已经在培养外向型中医人才上和中医药对外交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少中医药院校已经将中医英语翻译课程作为重点建设课程或特色课程进行深入地研究。然而,现阶段的中医英语翻译教学尚不成熟,存在教材不够系统、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枯燥以及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就如教学模式而言,不少中医药院校主要以“翻译(笔译)+阅读”模式为主,教师注重教材阅读,讲解单词的构成、分析中医术语的结构以及翻译技巧。
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该校所开展的中医英语翻译教学主要针对中药国际交流班大三学生,依托《中医英语》课程,并没有以独立地方式开设《中医英语翻译课程》。《中医英语》课程所涉及的翻译模块主要采取讲师讲解翻译技巧以及学生笔译训练进行,缺乏口头交际的训练,更不必说高层次的中医英语口译训练。
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中医药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快,中医英语翻译教学也将朝着国际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趋势发展。很显然,目前中医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所出现的“表达与交际缺失”很难满足日益发展的国际化需求。因此,鉴于中医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笔者针对该校学生突出中医口译教学,构建基于叙事的中医英语口译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培养适应中医药国际化需求的中医英语口译人才。
三、基于叙事的中医英语口译教学
随着叙事学的发展,国外学者已将叙事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如提出了课程教学中基于叙述性的“故事顺序范式”[3],主要用来培养学习者在语言活动中保持主题的连续性和解决范畴简的顺序问题能力。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叙事对外语习得的教学实践价值。熊沐清、邓达于2010提出“叙事教学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运用叙事化手段,将教学的某一过程及教材(一篇课文或一段材料、一个语言点、一个语言教学项目等)尽可能以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营造出一种真实的情景,使学生从身心上最大限度地投入学习情景,使认知活动生活化或艺术化,使学生的语言、情感、想象、创造等心智能力得到充分而协调的发挥,并使他们在这种生活化或艺术化的认知活动中习得语言[4]。叙事教学法的具体形式包括改编材料、设置情景和布置任务等内容,可以运用于教学各个环节中。目前,叙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或方法,已广泛的应用于英语词汇、语法以及听力教学中,并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叙事,简言之,是通过叙述者,采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讲述故事,是一种基于故事的表达模式。叙事具有无法比拟的语言内在优势,重在用简单、直接而形象的故事语言组织和认知世界,并“讲述“世界。中医英语口译是中医学科背景下的专业口译,其源语的语言形式与内容传递具有自身的特点。中医语言形式上结构简洁,常以四字格出现,但内容丰富、术语概念复杂且意义多样。中医英语口译过程往往因为中医语言的抽象性、复杂性、意义多样性而难以进行,引起交际的中止。故事化的叙事语言通俗易懂,使叙事成为实现从抽象到具象、从理论到现实、从复杂到简单的最佳语言转译方式。因此,在中医英语口译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一些中医翻译理论与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即能够尽可能的采用更为容易接受、便于理解的语言形式进行转译。
根据叙事教学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以下是笔者针对该校大三中药国际交流班学生对中医英语口译教学所做出的尝试。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尽可能地围绕着教学内容叙事化展开,结合中医语言的特点,从语言点、语篇到口译场景三个环节由易及难,逐步递进。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语言点叙事化:中医术语概念复杂,具有强大的表达力和抽象意义。翻译中难以达到形式上与意义上对应,所以大多采用了音译的方式。然而,在现实的对外交往中,为了保证口译的顺利进行,中医术语的口译往往不得不放弃形式上的对应,而必须进一步的解释才能将其抽象意义进行准确地传达。因此,此环节要求学生将某一或相关的语言点(如一个中医术语、中医四字结构或中药名等)尽量采用平实、简单的语言进行英文解释或呈现。
2.语篇叙事化:口译的根本目的在于及时地将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与输出。信息输入是口译的前提。因此,能否及时准确地听辨出关键信息,直接关系到口译的顺利进行。该环节是通过输入与中医相关的视频与音频,要求学生抓住语篇中的关键信息,同时使用源语与译入语进行一句话叙述。
3.口译场景叙事化:口译必须在真实的语境下才能进行,因此口译训练也必须模拟恰当的语境,即根据不同语境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实施交际活动。此环节将有序地模拟一系列的中医口译场景,如中医临床口译、中医陪同口译等,要求学生尽量避免适用专业词汇与术语,采用口语化、通俗易懂的叙事语言进行。
“叙事”一词内涵丰富。它不仅是故事本身,也是讲述故事以及传播故事的行动。它是一种语言的组织与建构,也是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的交流模式。叙事本身在语言交际上的优势符合中医口译的交际特点。因此,在中医英语口译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其在故事形式与语言交际上的优势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魏欣欣,林大津.翻译的本质是再叙事——Mona Baker讲座题解及其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6).
[2]石永浩.翻译与冲突:一个叙事的视角[J].中国翻译,2007(2).
[3]尹新哲,李菁华.叙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J].外国语文,2012,(28).
[4]熊沐清,邓达.叙事教学法论纲[J],外国语文,2010,(6).
[责任编辑:刘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