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陶瓷的管理法宝
琪琪
日本京都陶瓷(京セラKYOCERA Corporation)公司创立于1959年,最初为一家技术陶瓷生产厂商。公司创建时仅有26个人,集资了300万日元,但经过一年的创业,竟赢得了316万日元的利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公司发起人稻盛和夫因此也成为日本工商界的耀眼明星,他的“精神胜利法”、“变形虫经营法”和“开发潜意识论”,被日本工商界誉为京都陶瓷管理文化的“三大法宝”。
技术陶瓷是指一系列具备独特物理、化学和电子性能的先进材料。如今京都陶瓷公司的大多数产品与电信有关,包括无线手机和网络设备、半导体元件、射频和微波产品套装、无源电子元件、水晶振荡器和连接器,以及使用在光电通讯网络中的光电产品。京瓷已经把经营资源集中在“通信信息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和“生活文化产业”三大市场上。
“敬天爱人”的企业伦理=
讲天道公理+爱顾客、爱员工
京都陶瓷把“敬天爱人”作为自己的管理哲学、处世之道和企业伦理,并赋予其以全新的时代感——“‘天就是道理,讲道理就是‘敬天;‘人就是顾客和职员,以仁厚宽宏之心去爱顾客和职员就是‘爱人。”这里的道理是指天道、公理。
董事长稻盛和夫为了让同事和职员了解自己进而信任自己,勇敢地揭开“总经理”的神秘面纱,大胆披露自己往昔的“隐私”和过去的“丑闻”。正是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胆识和壮举,才使得员工们产生了“总经理也不是个完人、与我们一样经常犯错误”的亲近感,从而潜移默化地增进了上下级的心理融合度。在这种十分罕见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劳资关系催化下,“京都陶瓷公司”呈现出上下一心齐开拓、并肩携手创大业的蓬勃态势,一动而全动,一呼而百应,一步一步地走向繁荣和昌盛。
京都陶瓷开诚布公地倡导这一处世准则,应用于招聘新职员的全过程之中。公司领导层坦率明了地向每一位报考者阐述自己的选才态度和原则:“我们录取新职员的标准不是看他能力如何,因为本事再大,但若不合群,反而会起反作用。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职员,应该有理解贫苦人们的同情心,对别人的痛楚辛酸关怀备至,有能力克制私欲,是一个坦率的人、诚实的人。所以,公司从不聘用有才华而无良知的人。”在欢迎新职员大会上,稻盛和夫有理有据地公开宣讲自己独创的“充实人生观”——“在你们当中,也许有人认为:来公司工作是为了 拿薪水,过自己轻松愉快的生活。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认识水平上。你们应好好地静下心来深思一番:既生为高于动物的人类,应该怎样使得短暂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也许,以这些企业伦理、企业精神为导向作为胜利的法宝,便是京都陶瓷重新解读的“精神胜利法”吧。
“变形虫经营方式”:
以不固定小组团队作业独立核算
京都陶瓷认识到“企业有研究开发产品、制造产品、出售产品三种基本功能,故而应竭尽全力进行最有效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巧妙销售自己的产品”,深有远见地提出了“最大的利润,最小的成本”的营销宗旨,独辟蹊径地创造出低耗高效的“变形虫经营方式”。
变形虫是原生动物中构造最简单的一类,经常改变自己的体态,故称变形虫。所谓“变形虫经营方式”,是以不固定的较小组织单位为作业中心(责任中心)、并作为一个独立“核算”单位、进行业绩考评的经营方法。“变形虫小组”是其独立的核算单位,公司在各“变形虫小组”之间内部形成竞争。京瓷的1.3万名员工分别从属于1000个变形虫小组。每个变形虫小组平均由13人组成。具体的工作方式如下:每个小组独立计算原料采购费、设备折旧费、消耗费、房租等各项费用,再由营业额和利润求出“单位时间的附加价值”。在公司内部,小组采购半成品按一般的市场价格支付,向下一小组出售也按市场价格。这样,每个小组就可以向下一小组的销售计算出自己的营业额,按照各种费用的累加,计算出成本,求出利润。
面对日本众多企业普遍采用“负债经营”的激进方式来加快发展步伐的通例,京都陶瓷却奉行“无债经营”。“负债经营”虽有凭借银行财力扩大企业规模并迅速发展崛起的“借鸡生蛋”种种好处,但其潜在弊端同样不少,因为借的“鸡”总要归还的,而且需要增加资金成本,弄不好还会“鸡飞蛋打”。基于这种对银行信贷“好借难还”的高见,京都陶瓷提出了“要在设备、资金、库存、技术等方面大修‘水库,实现有备无患、‘旱涝保收”的“水库式经营”全新运作理念。于1980年即创造出不仅没有内外债务而且拥有存款和债权400亿日元、年获利息45亿日元、自有资本率比日本制造业同行平均水平高出3倍达85.4%的辉煌战绩,成为日本乃至全球企业界“无债一身轻的逍遥君”。
开发潜意识:
能力×热情×思考=能量
作为“研究开发型企业”京都陶瓷的总经理,稻盛和夫深知科学幻想对发明创造的重大启迪作用,并由此而提出了开发“潜在意识论”的全新观念,只有在面临难题之际冥思苦索,才能使疑惑和探求渗透到潜在意识之中去,进而经过发酵、分解、化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最后升华为新奇的、有创造性的奇思妙想,即“灵感”。要使研究开发获得成功,非得有超乎常规的疯狂状态不可,否则便不会有创造性的新发明、新技能的生成。渗透到潜在意识中去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简单地说,就是在睡觉时也考虑问题、思索答案的状态。我们的头脑加上纯粹的奢望渗透到潜在意识中去,必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形成不同寻常的能力。既然科学发明创造是企业永处市场竞争潮头的“尚方宝剑”,那么,技术人员就应该成为企业十分珍视的“连城美玉”。
基于这种明见,稻盛和夫科学地阐述了技术人员的能量价值:“哲学要先于技术,否则研究开发就无法获得成功。在进行研究开发的竞争时,决定胜负和成败的关键是热情和思想。”在“能量价值观”的基础上,稻盛和夫又有理有据地创造出了“技术人员能量换算公式”:“能力×热情×思考=能量”,由此可见,技术开发不能只凭才干,仅仅工作热情高涨与否,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如果再加上思考这一项,两者的能量差就更大了。所以,“热情是个宝,创造离不了。”
正是以这种不重天资重热情、不重聪颖重思考的“技术能量价值观”为选贤任能的标准,京都陶瓷的稻盛和夫在招聘和提拔技术人员时,不像日本大多数企业那样千方百计、不惜血本地争夺“东京大学”等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而是独辟蹊径地大量招聘二流技术学校的货真价实的“高材生”。因为,他坚信能力超强的人虽聪颖过人但却极易自高自大,久而久之必定失去开拓进取的个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而精神素质超凡的人虽能力有所欠缺,但却有无限的热情和干劲,只要给他同样机会和舞台,他们就会工作得很出色。
“利他经营”思想:利润三三制
=国家1/3+员工1/3+企业1/3
在日本企业界,松下幸之助被称为昭和时代的“经营之神”,而稻盛和夫因其“以心为本的利他经济学”和卓越的人格力量被众多企业家视为精神领袖和人生楷模,被誉为平成时代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认为:人心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利己之心和利他之心。所谓利己之心,指一切只为了自身利益;所谓利他之心,是指为了帮助别人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人们通常认为利己是不好的或是不需要的。这种看法未必正确。利己之心是维持肉体所必需的,但是,光有利己之心,即“只要自己好就行”,人类决不会幸福。如果企业家只想增加自己公司的利润,起初可能会很顺利,但决不会持续很久。实际上,有不少企业家随着功成名就,本来应该再立足于更加广阔的视野进行经营,相反,只考虑自己公司的利益,结果是把已有的名利地位都丧失殆尽。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大,员工数量的增加,经营者应更多考虑员工利益以使员工更加安心地工作和生活,此外,如果还能为社区作一些贡献,那么他的利他之心就进一步扩大,如果能为国家和国际社会作一些贡献,那他的利他之心就更加宽广了。
京都陶瓷提倡体恤下情、除贵倡平的管理之道,其实质也是一种企业利他之心的体现。京都陶瓷由此提出了功效非凡的“利润三分法”——税前的毛利分为国家税金、职员收入和企业积累三大部分,并且理应各占1/3。正是在这一“利润三分法”的引导下,在1969年,职员的工资增长速度一举超过了全国企业员工的平均增长水平,出现了“职员工资增长率年年均超过工会所提出的增薪幅度”这一令人羡慕的现象。
京都陶瓷提出企业经营要“诚、爱、和谐、敬天爱人”,提倡积极向上的精神,重视人力资源,提高技术能力,尊重顾客,有远大理想。
(编辑:成岩 唐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