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

文学理论是中文系专业教学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教学活动既具有显著的理论逻辑体系,也有着深刻的实践价值。因此,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兼顾经典与时代、理论与实践、分析与运用之间的关系,让文学理论的理论性知识更扎实,应用性实践经验更切合现实研究的需要。童庆炳编著的《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2015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传统文学理论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有条理地梳理了文学理论的概念、性质、形态,文学创作活动的批评分析,以及文学作品的类型、风格、消费和接受,它从人文学术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角度对中外文艺理论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能够有效提高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文学素质。
在网络和新媒体时代,不仅是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遇到了发展和研究的瓶颈,文学本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也听到了许多的质疑声音。在当前的语境中,文学的价值在哪里,中文系学生如何创作文学作品,如何深入研究文学活动、文学现象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如何将专业性的学习融入實际的社会实践中,这些问题既是文学理论教学中要强调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新媒体时代人文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新媒体是21世纪以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巨大变革的重要科技创新产物,作为传播的新形式、新渠道和新平台,它给社会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传播和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的出现是电子信息化媒体文化对传统纸媒文化的一次巨大挑战,在电子信息化媒体中,图片、音频、动态视频与文字共同组成了传播内容,文字在新媒体传播中的重要性被分化,人们对文字和文学的重视急剧减少。具体来说,广播、电视、电影、新媒体视听平台等多元化的传播形式进一步加快了广大受众群体的视觉转向,文字逐渐沦为新媒体传播时代的配角。从时间上来分析,很多人阅读书籍的时间是远远少于看电视电影和刷视频的时间的,即使是阅读者也逐渐开始倾向于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和网络文学的娱乐性阅读。在图片、音频、视频、碎片化阅读和娱乐化阅读的文化传播环境下,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研究正在迎来巨大的价值危机。
其次,文学理论学术研究和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和完善速度较为缓慢,经典性的文学理论体系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逐渐暴露出新的不足,不能更好地融入文艺发展的现实需求之中。文学理论的研究有着显著的历史性和经典性,有着较为深刻的传承脉络,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针对经典的文学理论体系进行深刻的解读和说明,但是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中却忽视了经典和时代的融合。在文学理论的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会误认为所学习的内容离自己所处的文化生活相距甚远,显然这种错误的认知会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来深刻的不良影响。因此,文学理论的学术研究和课程教学设计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的文化生活,在新媒体语境中就要充分考虑新媒体时代中文学的形态和文学理论的新研究趋势,从而让学生在历史性和时代性相对平衡的文学理论教学中切实提高对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最后,新媒体时代给文学和文学理论教学带来的不仅是危机和挑战,还有着不可忽视的创新和机遇。一方面,新媒体的信息化传播方式加速了语言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文学和文学理论的交流也逐渐趋向于开放和多元,在国内外的学术研究和互动中,文学理论获得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给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富有价值的启示和指导。另一方面,文学理论教学的课程设计可以在多元化的新媒体技术手段中变得更加生动和鲜活,转变学生对文学理论学习的不良印象,用丰富和有趣的新媒体展现方式激发学生在文学理论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文学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面对新媒体时代给文学理论教学带来的危机、挑战和机遇,文学理论教学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应当充分结合当下的语言文化发展背景,综合文学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循序渐进地化解传统文学理论教学中的困境,创新文学理论教学的新模式。具体来说,它的重点和难点包括以下三点:
其一,文学理论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和丰富化。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性教学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新一代学生的认知习惯和学习方式。对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新媒体整合的多元语言文化环境之中,新媒体的语音、视频、音乐、碎片化信息和网络文学都对他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文学理论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文学理论和实践体系,总结与新媒体时代的沟通方式,创新与新时代学生的互动方式,积极改变和引进创新的、多元的、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让文学理论的课堂更加亲切、生动,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
其二,新媒体语境下文学理论教学网络信息互动平台的搭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学理论的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学术研究成果和文学创作活动需要在更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平台中得到充分的交融和促进,进而加快文学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交流、完善和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中,国内外的文学理论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和深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让文学理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对此,高校的文学理论教学也应当积极汲取这部分的成果,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的便利,加速文学理论教学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和信息互动平台的搭建,让文学理论的教学改革和文学理论的学术创新能够实现更紧密的联系,让学生能够透过文学理论的教学活动充分感受到文学理论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研究价值,进而提高对文学理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增强文学理论的学习效果。
其三,新媒体语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活动和就业选择的平衡和兼顾。传统的文学理论教学专业性较强,在文学理论批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探索上有着较强的针对性,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发展趋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能力培养,挖掘文学理论教学中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文化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在新媒体语境下,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文化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就业的最新情况,文学理论的教学不可能脱离社会需求来进行教育活动,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在文学理论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收获什么、提高什么以及文学理论的学习能否提高他们的竞争力。这些现实问题不应该被忽略,反而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深刻的互动,得到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教学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三、新媒體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创新发展路径
落实到具体的文学理论教学活动,新媒体给教师带来的启发更多地反映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上。
就教学模式的创新来说,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受众价值被凸显的时代,也就是说,在文学理论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是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的内容。从当前的整体趋势来看,文学理论教学正在朝着多边互动的教学模式转变,一方面教师开始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之间形成更紧密的交流互动关系,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的流程设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让文学理论的课程教学能够真正地被学生理解、接受、消化、整合和应用;另一方面学生也要通过新媒体的开放渠道和社会文化的发展需求形成多层次的互动。
就教学手段的创新来说,新媒体是信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技术创新性同样也反映在相关的信息化媒体设备和工具中,文学理论的教学活动可以灵活地引入这些新媒体设备工具,让语音、视频、文字能够通过新媒体的设备同时呈现在课堂上,让经典的文学理论体系能够生动活泼地被学生所认知和理解。新媒体设备在表现力和吸引力上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比拟的优势,对此,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设备和新媒体的传播互动方式,有助于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亲切感,能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发现和思考文学理论中理论架构和实践成果中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意义,让文学理论焕发出新的生机。
就教学内容的创新来说,新媒体的传播内容趋向于精练有趣、生动活泼,教师应当顺应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变革方式,对文学理论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再整合和再创新,帮助学生将经典的文学理论以更符合时代传播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经典文学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让受众能够重新审视文学和文学理论在现代创新发展中的价值。
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该书的过程中,针对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的新课题所做的几点思考和总结。笔者认为新媒体的应用和传播是文学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影响事件,对文学理论教学来说,新媒体带来的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全面革新,从外向内看,新媒体丰富了文学理论的教学资源,让学术研究的成果能够更快地反映到课程教学和社会实际应用之中;从内向外看,文学理论的教学需要突破自身的传统束缚,以更加亲切、活泼、有趣的形象重新融入学生的专业教学中。
(刘玉峰/本科,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