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准扶贫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摘? ?要】 实施精准扶贫应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然而,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也呈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以此提高精准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就需要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精准扶贫;精准;有效
中图分类号:F320.2? ? ? ? ? ? ? ?文献识别码:A? ? ? ? ? ? ?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03-0026-27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YANG Zhao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Xihua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 To implement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we should be realistic and take measur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of different degrees. How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se problems, so 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we need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e work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argeted; effectiveness
1? 精准扶贫的内涵及意义
1.1? 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主要包括四个内容即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精准识别顾名思义就是要精确地将低于贫困线的家庭和人口识别出来,并且还要找出导致这些家庭或人口贫困的原因,它是精准扶贫的前提。精准帮扶则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針对贫困家庭的致贫因素,因户和因人制宜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以此来消除致贫的关键因素和脱贫的关键障碍,它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包括农户信息管理,扶贫资金管理和扶贫绩效管理。农户信息管理即对农户的扶贫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即对于实现稳定脱贫的农户及时退出,同时对于应该进行扶持的贫困户及时纳入,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精准考核即对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者及其采取的扶贫措施,取得的成效进行精确的考核。精准扶贫四个方面内容是否有效地落实关系着精准扶贫的成败。
1.2? 精准扶贫的意义
第一,精准扶贫体现了深刻的民生内涵。精准扶贫的对象是贫困居民,而往往大多数贫困居民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这就需要政府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需求,帮助贫困居民脱贫提高生活水平,增加其幸福感指数。
第二,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南充市嘉陵区作为精准扶贫实施基地,实现该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南充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作为全国众多扶贫基地的一个缩影,嘉陵区的脱贫致富又为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取得成效作出了重要贡献。
2? 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南充市嘉陵区各部门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扶贫过程中贫困农户难以从扶贫开发中受益,以及扶贫过程中贫困户的不积极参与使得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有限。主要有主观层面的原因和客观层面的原因。
2.1? 主观原因
首先,农村地区存在小农思想,脱贫致富意识不强甚至有的农民没有脱贫致富意识,不仅地区贫困,观念也很贫困,对贫困的界定以个人的主观经验或认识作为认定依据[1]。“许多贫困家庭人员的思想观念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缺少内生发展动力,安于现状。特别是长期处于贫困状况的家庭,“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2]。”习惯靠政府的救济维持生活,形成了消极的思维定势,认为贫困群众就应该接受政府救济和社会救助,把扶贫当做政府的慈善救济。其次,空壳化的现象导致农村缺少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缺少扶贫致富的主力军。农村地区的人文化素质总体偏低,缺乏相应的就业创业技能,大多贫困户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青壮年作为农村地区扶贫致富的主力军,他们大多数都去沿海地区打工谋生,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留在农村,造成了农村地区的空壳现象。同时由于大城市基础设施健全,空闲之余也有娱乐之处,大多数年轻人过惯了城市的繁华生活,也不愿意重返农村。农民应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走出一条适合本村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2.2? 客观原因
首先,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如道路、房屋、水利等不完善,道路没有实现全面硬化,断头路大量存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居民的房屋存在漏水、漏风、泥墙屋的问题,以及人畜饮用水没有得到全面解决,这些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没有满足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给农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方便。即使一些地区道路修建完毕,但是贫困户由于缺乏相关的商品化的产业而普遍没有利用基础设施来提高收入的能力,道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其次,扶贫体制不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是近几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扶贫工作任务繁重,并且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扶贫体制不完善,导致一些领导干部的扶贫工作对上不对下,只是做一些表面工作,应付检查,为了应付省市精准扶贫关于“五个一”等方面的检查活动,且这些检查活动都是逐条逐字逐句进行,不得不加班加点,“五加二”、“白加黑”地开展电脑和文字形式上的扶贫,而不是实际地在贫困村进行帮扶工作。
3? 应对措施
针对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标准,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推,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成效。
3.1? 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精准扶贫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视,并时常深入基层了解监督扶贫工作,以保证精准扶贫工作早日取得成效。同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帮扶力量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合理调配帮扶力量,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对贫困村的帮扶工作中。“建立目标责任制,对所驻贫困村、贫困户坚持不脱贫不脱钩,脱产驻村,对帮扶干部实行姓名、身份、电话号码、帮扶对象、帮扶内容、措施、工作职责“七公开[3]”。
3.2? 创新扶贫方式
建议尽快建立长效产业与短效产业相结合的脱贫增收机制,实现贫困村、贫困户短期脱贫、长期增收。相关部门加大对产业项目培育和发展的指导,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4]。“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5]。”农村地区有诸多的土地资源,近年来的土地整治以及土地流转为农村发展产业经济提供了便利。同时,政府也可以开展“农民夜校”,一方面可以为农民传授产业致富理念及方法,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农民开展感恩教育,让农民明白我国政府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农民接受致富理念后可以利用土地整治和土地流转,发展庭园经济,大面积种植草莓、柠檬以及甜橙等水果,充分发挥它们的经济价值。就嘉陵区而言,可以结合本地方特色,发展生态家禽养殖,培育种植山地、柴胡等中药材产业等。同时,农民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以及近两年兴起的农村淘宝为自己增收。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村民集体入股的形式发展庭园经济,待将产品卖出去以后按股分红,以实现脱贫致富。
3.3? 大力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推进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旧房拆除、宅基地复垦、生态修复等工作。合理布局村庄,民居设计、产业布局、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合理,村内无房户、危房户、住户困难户问题得到全面解决,民居环境全面提升,突出地域风貌和文化特色,使村民住上好房子;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建设产业园区,促进村民收入稳步增长。全面解决人畜饮用水问题,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硬化道路,建入户路,完成综合活动室、文化院坝、体育设施和场地硬化、水利设施等的修建,保障农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农民过上好日子;通过开展常态化的群众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宣传政策法规以及卫生知识,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合理处理垃圾污水,不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保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使农民养成好习惯;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依法治村的理念。
除此之外,外因还得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政府可以依靠社会力量精准激发脱贫动力,增强脱贫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全民参与的大扶贫格局。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要引导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与能力,让贫困人口真正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光荣脱贫、勤劳致富。通过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发展致富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形成脱贫的长效机制,把确定重点帮扶项目与推进产业梯度转移相结合,突出加强产业合作,以产业带动脱贫,帮助当地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此才能形成有效的长久的脱贫。
参考文献:
[1] 刘华,宋俊秀. 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19,29(07):94-98.
[2] 2016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R].2016-06-04.
[3] 阆中实施“五个一”驻村帮扶,阆中市人民政府网,2015.
[4] 陈琳,章娟娟,舒大鑫,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9):18-20.
[5] 特稿:“人民代表”习近平,人民网,2017-3-15.
(编辑:李晓琳)
收稿日期:2019-12-13
作者简介:杨赵(1992- ),汉族,四川广元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