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

    张俊 李庆瑞

    摘 要:在当代中國,社会主义价值观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方向盘,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基本指南。当代大学生应明确努力方向,加强自身修养,锻炼自己的良好品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但是现如今,时代的进步与变迁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也有挑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毋庸置疑地面临着纷繁复杂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新生代力量,需要从各个方面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我引导和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3-0143-03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存在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方向盘,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基本指南。它指出作为当代大学生和可靠接班人的努力方向,加强自身修养,锻炼自己的良好品格,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但现如今,时代的进步与变迁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也有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毋庸置疑地面临着纷繁复杂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新生代力量,需要从各个方面、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简洁和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一级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是公民个人价值观的价值所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发言并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所依赖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将无处可去。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生存下来,并将代代相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有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背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决策安排,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强调通过理论创新、舆论宣传、教育指导、文化熏陶、实践发展和制度保障,使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逐渐像空气一样,随时随地出现,它已越来越成为超过13亿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注重在民族复兴时代培养新人。加强教育指导,实践发展,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教育、精神文明创造、精神文化产品创造和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的审议和审议过程中,在全国人大的闭幕式上,多次谈到大力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指出了新时期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各民族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培养和实践。坚持从小就抓、坚持从幼儿园就抓,创新载体和方式,搞好网上和网下结合,从而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努力和奋斗的方向。人们的奋斗不能是没有方向的,南辕北辙的结果是无功而返。而方向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历史上诸多实例能够佐证。我们不难推论出,中国发展至今,之所以能够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高速的发展力,坚持了正确的奋斗方向是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许多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方向,适合中国当前的发展要求。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成长的重要“钙”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我们提出了宏观的要求。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不同,因而形成的价值观多种多样,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大方向上的引领,保证个人价值观的发展之路不会走向歧途。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民族精神独立的核心支撑,是世界文化“火锅”中民族精神的支柱。今天,一些西方国家利用自身的经济技术优势和话语权力,以所谓的“普世价值”为核心,以“强化”和推进思想文化。试图诱使人们“以西方为美国”和“为西是从”,以淡化甚至放弃对民族精神文化的认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最深层核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高校是党的思想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大学凝聚着各种人才和技术。其思想工作的有效性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和稳定、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以及政权的兴衰和安全。加强思想工作,加强思想工作前沿,是一个战略性的项目,一个坚实的工程,一个灵魂铸造项目。这与党的教育政策的全面落实有关,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关系到国家权力的安全和国家的整体安全。

    目前,中国思想领域的斗争形势非常严峻复杂,面临着一系列国内外重大风险挑战。一方面,世界的巨大变化加速而深刻变化,世界动荡和风险点的来源增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各种类型的社会稳定风险不断聚集、交错、叠加,越来越多地转向意识形态领域。

    三、高校应对难题的思路

    面对许多复杂的挑战和问题,高校必须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方面入手,既要抓住全面来考虑,也要抓住关键点和目标。

    第一,发掘和升华课堂思想教育。课堂是大学生接受思想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大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和能动性较之于高中有质的飞跃,往往在这一阶段更需要有力地加以引导,而课堂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和思想来源。因此,教师应当善于将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发掘共同属性,在学生间产生共鸣,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内容更容易被接受;注意运用好多媒体和网络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广泛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思想教育,例如视频、图片、故事等,通过这些手段,不仅有利于思想的灌输和引导,对于课堂氛围的活跃也有所帮助[2];应多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进一步把握学生实时思想动态,做到心里有底、有的放矢,从而更加准确、有效地对学生思想进行教育和引导。

    第二,发挥和利用好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二课堂也被称为第二类教育渠道,它指的是除课堂教学外的教育学生的各种活动。它是课堂思想教育的又一补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重要阵地。高校学院领导要深入学生学习与生活,切實把握整体偏好,利用多种类型、形式、内容的活动,建构线上与线下良性互动,以促进各项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贯彻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客观原则,打破学生与教师的各种壁垒,开凿建议谏言的丰富渠道,鼓励学生积极发布活动建议,不断改进和丰富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生活中。

    第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氛围。无论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还是老生,角色模型总是起着良好的领导和学习作用。对于新生来说,刚刚进入大学这个陌生的环境,一切都类似于洛克所提出的“白板”,在此时进行引导和教育显得至关重要,而同辈或前辈榜样会形成良好的“灯塔”。对于老生来说,已经熟悉了大学生活,对于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了一定的自我认识。但是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思想也良莠不齐,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思想问题,又因为思想问题很难被教师捕捉并解决,而榜样往往是其身边鲜活的优秀示例,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原先的观念,而将之引导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道路上来。

    由此看来,榜样对于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开展榜样评选活动大有裨益。至此,笔者认为有效的措施如下:一是在班级形成评选的良好氛围并推送至校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了解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多运用充满正能量的事例,使学生们在观念上认可、行动上模仿,最终内化成自发自觉的内在思想属性,外化成积极向上的实际行动。而校级活动会扩大影响力,使学生从观念上更加重视此类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二是将相关活动推广到社会范围。大学是与社会接轨的过渡性阶段,将活动与社会相联系、组合,有利于学生以更宽阔的视野看待活动的意义,个人经验所带来的丰富内涵,将有助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升华理论内容[3]。

    四、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对象。面对新的社会变革和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笔者认为,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确立角色定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其他社会群体的作用不同。社会对大学生的重视是多维度的增长,包括能力和政治信仰,而“德”通常放在首位。因此,大学生必须坚持全面发展,还要坚持“以德为先”。有一种强烈的道德和荣誉的态度,自发地和高标准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第二,从细微处着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包括寻求知识和科学的内容,也包括建立社会立足点和增强竞争力的各种性格要求,使青年学生的愿望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这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大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勤奋、团结、合作、诚实、守信中树立正的确态度,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从我做起,从侧面入手,从细微之处入手,从现在开始。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4]。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和实践离不开今天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实施,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未来。因此,年轻的大学生必须珍惜在校的宝贵时间,勤奋工作,勤勉地做好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优秀大学生。努力学习,参与活动,拓宽人脉,拓宽知识面,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在实践中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不仅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的活动,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它不仅是认识的过程,而且是内化于心和外化于形的反映过程。当代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强自身技能,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现代年轻的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知识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由大学志愿者开办的服务社区和服务学校专注于“三农”活动和道德、法律、科学、教育和文化的“进社区”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指导大学生进入农村、社区和企业。同时,它也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第四,在自律中反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传统的道德素养理论中,内省、革新和谨慎是非常重要的,告诫人们要“三省吾身”“行事需谨慎”,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伦理的形成和发展。正如名言所说:“失去耻辱会让人麻木,羞耻的精神会让人变得善良。”“不辨是非难处事,不知荣辱不成人。”因此,在大学生道德修养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自律和自省的习惯,以及知耻的动态意识,勇于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要自我克制,区分是非,使优良思想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成为他们积极的价值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契机,弘扬大学生的知识和素质优势,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可以看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是将其付诸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在于行为和奉献,内涵在于人生的拼搏。面临如上诸多挑战与负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正确的生活目标和大学生价值取向,作为一个决定性的主客观因素,通过大学生的不断努力,将其付诸实践,并在克服自然、社会和自我的障碍及困难的过程中逐步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远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9):36-37.

    [2]? 孙文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社会科学论坛,2008,(3):145.

    [3]? 李德顺.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和最高原则[J].党政干部学刊,2001,(5).

    [4]? 刘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观[J].时代人物,2008,(7):30-31.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