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山水画临摹教学的意境进入
关笛
摘 要:在古代中国山水画临摹教学中,提出重视和加强意境进入,师古人之迹,更师古人之心。改变单纯性技法练习的浅层理解和表现,是提高中国山水画教学和创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山水画;临摹;意境
中国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慢慢形成,却还没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自隋唐时开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古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传统的情感思想中最为深厚的沉淀。古人游山玩水的人文意识,傍山之德、参水之性的内在情操,让山川风景尽收咫幅之中,这些统统都成为中国山水画不断演绎发展的核心内涵。游赏在山水画中,便可品味到中国画的格调、气韵、意境。仿佛没有哪个画科像中国山水画那般,能让国人对此会有感情上的升华。只要谈论起中国的古典文化,山水画便是国人的性情、民族的底蕴、华夏的样式。而学生在面临学习这一画科,临摹成了尤为重要的一环。
要说一个学习中国画技法必经的过程,那肯定是临摹,几乎在每个美术院校的山水画教学中,临摹一直被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 成为中国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这一画论一直沿用至今,不仅提出了“师造化”的前提,而绘画最本质还是要回到“心源”。表面看去中国画是在描绘自然,每达到一个风景便是“看山是山”,却不单是描绘自然,而是强调用心眼去观察自然,经历了“看山不是山”这个过程,而后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的结果。中国山水画从“看山不是山”到“看山还是山”这个过程,酝酿出“意境”这一结果,正因如此,为无数的艺术家打开了各种创作的思路。面对同样的风景,不同的画家带着不同的情感,处于不同的时空,得出的画作也是不一样的。自然风景进入到画家的心眼再折射出来,是一个呈现出形式各异、多彩绚丽的个性化艺术世界。这正是中国画艺术的高明之处,也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魅力所在。但中国画临摹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误区,单纯的技法上的临摹成为了如今中国画临摹教学的主流,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临本的各种皴法介绍及其技法表现上,而忽视了对临本的意境导入。而意境的导入,往往能使学生对于临本的认识从表象的技法临摹进入到心象的意境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画山水临摹的教学效果。
要想从单纯技法临摹的过程走向更深层次的“意境”理解,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境”?现当代的许多名家都论述过这个问题,他们都从自己所处的角度道出了“意境”的看法。傅抱石在《谈艺》中这样说:“意境根植在‘游的土壤里,意境是从生活中酝酿而成。自然是美的,立意是把美的因素综合起来,充分发挥出来,使之升华成更美满、更理想的境界。”“缺乏隽永的意境、缺乏感人的艺术魅力,只能是风景说明图。”在当代名家钱松喦的《画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阐述:“从意境上用功夫——从‘神从‘气韵上用功夫。古人本来说‘立意为先‘意在笔先,有意即有味,好画总是意味深长。”而后的李可染先生在关于意境这个问题,有了更为细致的解答:“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做意境。”“绘画艺术要有意境,画画时首先作者自己要有充沛的感情,画祖国河山就要反映出对祖国河山无限的尊崇和热爱。要进入境界,感情要进去。” 综上种种:意境应为山水画的灵魂。只有进入画家营造的意境,才能更好地理解皴法技法的本源,从而对山水画艺术有深刻的理解和文化认同。
说到中国山水画,就一定夹带着关于诗情画意的流露。正如苏东坡称赞王维的作品那样“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一个大诗人,其实他也是一个开宗立派的大画家,而他之所以成为南派画家代表、文人画的始祖,很大一个原因是他把山水画和他的诗进行了有机结合,使每一幅画既有诗的意境,也有画的意韵,开创了一个新的水墨画面貌。传王维的《江山雪霁图》表现的是冬雪里平远的景色,客居房舍、点景的人物、江上的小舟等物都采用了概括的描绘。但在表现雪景上却造成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境界,画里头的若干间屋舍错落有致,被雪打掉叶子的数株枯树,成束被安插在山间,寒意油然而生。这也像极了他的诗,一种凄清、空灵的境界跃然纸上。再如宋代的许多画作,也都富有这样诗意的表现。南宋画家刘松年在他的《四景山水图》里,不但把亭台楼阁安设得当,设色这个部分也相当清雅温润,表现的是临安一年四季的风景。而这四幅小景画面,虽带着不同的情愫,但还是对景色流露出一种深厚感情,也使人在画中领略到不一样的、如诗般的意境之美。而再往后马远、夏圭的作品以“马一角,夏半边”的绘画风格,更是把中国画的空灵含蓄的诗意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在中国山水画常体现出来的“三远”法,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有这样的论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儿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其中郭熙还讲道:“平远之色有明有晦”“平远之意冲融而縹縹缈缈”。宋人韩拙在《山水纯全集·论山》中指出:“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溟、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南宋时期米友仁的山水代表作《潇湘奇观图》,画面峰峦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烟云萦绕;茂林深处,被缥缈的云烟所笼罩,苍苍茫茫;林中房舍若隐若现;山石跟树木都用水墨点染而成,浑然一体,有一种秀润迷茫之感,使人观之如入其境之中。连绵的山林秀润多姿,烟雾溟朦缥缈,堪称幽远、迷远的经典之作。而这种飘渺迷远的氛围之美,也属于中國山水画意境美的典范。
山水画中讲究山水势之磅礴、庙堂之气,也是深远意境的一种体现。在郭熙《林泉高致》里有:“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表面看这是一种观山水之法,而另一方面看,创造出观赏大气势山水画的另一套更直观方法,使人置身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画意境。譬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此图雄壮浑厚的大山头迎面耸立被置于画面的重要位置,顶天立地,景象雄阔壮美、深厚峻拔,极具质感,使画面气势恢宏,造成一种撼人心魄的视觉效果,成为一种气势逼人的雄浑意境。再如另一位大师关仝,他的山水画被称之为“关家山水”,他所描绘的山水,多以关陕一带的风景为主题。如他的代表作《关山行旅图》,表现的就是山林耸立,奇峰并聚的巍峨之势,达到了“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的意境,而这又是属于山水画中壮丽雄浑的恢宏之美。
在古代的中国山水画里,包含了各色各样的“意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画家,所对待的景物也是包含有不一样的感情,同一山川,有些画家因所在的国家常年战乱,看到的是残山剩水;而相比起来,身处盛世中的画家,看到的则是雄浑壮阔的大好风光。正因为如此,每个画家流露在纸上的情感都各不相同,技法表现也就千差万别了。
在中国画的教学上,要让学生临摹古画,就要让学生代入到画者的情绪当中,代入到画的“意境”中去,临摹说的彻底一点, 就是重走历史这条路, 近距离去体验前人跟大师的心境,参透传统中国画里的精神内涵,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验,用手去感受前人作画的那个时空, 通过技法临摹到“意境”的进入,从而获得形式技法语言上的丰富和内心情感的深切理解。
当你在接近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绘画,走进大师及他们所在的那个时空,我们就会发现苦苦追寻艺术本质上的东西, 前人大师已经做到足够极致了。而中国画临摹的这一过程,就是需要用一颗真诚的艺术之心、潜心深入的方法,以使得自己与前辈大师之间艺术和精神之间的距离拉近, 达到一种气息的契合。李可染先生曾经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 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说的就是必须在传统技法上下功夫, 掌握其中的精髓, 然而却又要脱离这种浅层次的学习,“师古”而敢于去化, 临习前人大师的目的在于“师其迹,更师其心”, 最终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临摹中国画对初学者来说有技法上的启迪,更是对于渴望形成个人绘画语言及绘画风格的艺术工作者,有着思想上的开拓与创新。临摹大师的作品,从其营造的意境中理解其初心,也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方法。特别是在中国画的临摹教学中,重视意境的导入,往往能使学生对于临本的认识从表象的技法临摹进入到心象的意境理解,这是掌握中国画基本要质的最有效办法。
作者单位:
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