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研究回顾与展望
[提 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经济哲学的前提和基础。进入21世纪以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文章提出了应当如何理解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如何对邓小平经济哲学进行界定,如何把握其形成发展的阶段、核心、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邓小平经济哲学的本质以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经济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作者简介]傅李琦(1984—),男,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经济现实的哲学问题研究。(江西南昌 330013)
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及时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路线,使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生产力理论、三步走的战略、改革成败的标准等一系列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又一结合,这种结合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因此,研究邓小平经济哲学可以从另外的视角来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
当前,中国国内经济哲学的研究正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经济哲学一直是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要途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无法否认一种深刻的哲学正流趟在经济的血液里,哪怕是不从事研究的人,亦能感受到有一种形而上的内容需要被澄明,那就是邓小平经济哲学。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引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简单平白的语言包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以至于人们无论以西方哲学式的,或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解释,都无法轻易地扣开邓小平经济哲学的大门。
虽然人们从上世纪末起便有学者涉猎关于邓小平经济哲学的研究,但从系统性和学术性来看,还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邓小平经济哲学未以“思辨”的语言出现,又并未以标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形态出现,甚至在某些学者眼中会出现对于“偏离”社会主义价值的内容(如学界曾存在的市场经济是否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手段的争论)。但是,作为一种深刻的哲学,如同尼采的肆意一样,未必要固守陈规地使人接受抽象的“洗礼”,反而可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改造,邓小平经济哲学可能正是沿着这样的进途前行的。
一、邓小平经济哲学的现象去蔽
邓小平经济哲学从被纳入学术研究视野起,就意味着和其他重要的经济哲学一样,要给经济的实践提供一种系统性、全面性的指导。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到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就是说,邓小平经济哲学所具有的正是它的实践意义。当然,我们通过研究邓小平理论就会发现,邓小平的一系列的重要经济思想内涵着一种形而上的逻辑价值,这种价值可以通过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得到一以贯之的解释。最终将会使得中国的经济建设更具系统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但是正如已然展开的邓小平经济哲学研究显示的那样,对邓小平经济哲学的去蔽或是发掘一条揭示邓小平经济哲学“真相”的理路远未达成共识。哲学的语言思辨之长显然不宜于与邓小平经济哲学的通俗性相匹配;与之相对,邓小平经济思想中展现出来的却往往是带有辩证色彩的。由此,我们不妨试图从非德国古典式的思辨中出来,不再以“辩证回环式”来解读邓小平经济哲学,也不以现象学的、解释学的语境检查邓小平经济哲学语言,而是回到一条主线上,邓小平经济哲学之于“改造世界”的意义及方式上去,用邓小平式的通俗直白的语言来揭示出邓小平经济哲学对中国经济实践的哲学意义。
由此,我们需要给邓小平经济哲学重新梳理一条研究理路,那就是既要讨论邓小平经济哲学的界定,也要讨论邓小平经济哲学核心,并且要抽取出讨论邓小平经济哲学的现象之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来说,是要研究讨论邓小平经济哲学的认识论与实践论,从而发现邓小平经济哲学之于改造中国现实的价值。
这样一来,无论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方法论原则,还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论和实践论原则,抑或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出发引致的“生产力哲学”都可以作为邓小平经济哲学的现象之壳。
打破这些现象之壳,或说对邓小平经济哲学的现象去蔽可以用邓小平的原话来说明:“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题,是邓小平经济哲学的通俗表述。邓小平在谈到改革时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从马克思哲学出发的,他说:“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因此,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因此,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这样总结道:“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概括,在生产力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来引领我们走向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是“改革”,这是邓小平经济哲学的一种理解。
二、新千年来邓小平经济哲学研究回顾
中国的经济哲学研究一般被认为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随着现代哲学对于思辨的扬弃,语言分析式的、解释式的哲学使得现代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现实与抽象交错的模糊境域中。谈论邓小平经济哲学的工作便是一个鲜活的注解,现实的经济理论与唯物辩证法充分交融,以至于人们甚至迷惑于研究本身究竟是要使人们更清楚地理解邓小平经济哲学,还是要使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成为拯救哲学的新路。
而就像回答所有对经济哲学的困惑一样,邓小平经济哲学表明,当经济要解决一种从未出现过的经济现象时,它就需要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全新的事物,它是解释人与经济现实之事,但走何种路并无参照,而且,对与错的真理之辩并不能在简单的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等现象面前得出,否则,经济便会在量化中迷失方向——或者更直白地说,经济的任何分化都会被质疑为经济的哲学问题,建国以来几次重大的思想大讨论便源于此。
三、江西现代林业发展的对策:合作的视角
现代林业是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加强各领域、各层次的合作将为现阶段所实施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为江西省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第一,加强林业国际与区域合作。一方面引入林业发达国家先进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理念与方式,另一方面促进江西省林业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升江西省林业企业和林产品国际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二,加强生态林业的合作保护与开发。一方面政府部门、村集体和农户在生态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上加强合作,如提高公益生态林补偿标准、鼓励发展林下经济等,维护农户积极参与生态林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林业部门和旅游部门、旅游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开展深度合作,合作开发森林旅游、乡村旅游等项目,建立协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三,深化林业金融合作,加快发展林业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与企业、林业合作组织、农户、村集体、政府部门等开展合作,加快推进林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林农联保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等金融业务支持农户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探索完善“科研机构+企业+基地+农户”贷款、“科研机构+企业+林合组织+农户”贷款、林业龙头企业发行债券等模式,稳步扩大林业供应链金融覆盖面,提高林业发展的融资能力。
第四,加强林业科技合作,推进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现代林业建设中林业科技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既要加强全省各林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又要推进省内林业科研机构与外界林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江西林业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和林业科学研究的进步,全面提升江西林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着实培养和稳定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人才,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人员、林业科技特派员、农户之间的合作,全面提升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应用成效,实现林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第五,加强农户与其他林业经营主体的合作,实现扶林富农的目标。在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时期,在保障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工商资本经营等多种林业经营模式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开展联户经营、家庭合作农场、股份合作经营、订单林业等模式与其他农户、合作组织、工商企业等林业经营主体共同合作,实现发展现代林业和促进林农致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江西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评审会在京举行[EB/OL].中国林业网,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lky/s/2809/content-481093.html.
[2]曾玉林.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J].林业经济,2007,(12).
[3]江西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江西省人民政府网,http://xxgk.jiangxi.gov.cn/bmgkxx/slyt/fzgh/fzgh/201112/t20111208_351929.htm.
[4]江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林业科技发展规划(2013-2020)》的通知[EB/OL].江西省人民政府网,http://xxgk.jiangxi.gov.cn/bmgkxx/slyt/gzdt/zwdt/201312/t20131209_998335.htm.
[5]周吉,曾光,钟静婧.进一步深化江西林业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5,27(8).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