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经济定价方法的相关探讨

    蔡玲霞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水资源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水资源定价有了一定的进展,水价越来越丰富并逐渐与市场接轨,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水价征收标准偏低、没有体现出水资源用途、水价决定机制和程序不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确保水资源定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相关管理部门和供水企业要强化成本约束,加大公众参与的力度,构建起完善的管制体系并因地制宜实行季节浮动水价,多管齐下才能更好的完善水资源定价机制。

    关键词:水资源定价;市场化;水价形成机制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都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水污染以及水资源枯竭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大,这些都导致了我国水资源形势越来越严峻。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而水价作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它在保证水资源的合理使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水价制定得并不合理,没有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了水资源供给短缺和配置效率低下等一些列问题,且随着这些年用水问题的恶化而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问题,党和政府开始逐渐推进水价改革,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水价政策开始由过去政府主导过渡到以市场供需为基础,这是有效缓解当前突出的水资源供需问题、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措施。

    1 我国水资源价格改革的现状

    当前国内各地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都陆续开始稳步进行水价改革,不断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水价的构成开始丰富起来。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水价改革的进展,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水价征收标准偏低

    当前国内普遍实行的水价政策中,无论是水资源费、排污收费还是自来水费,它们的收费标准都低于相应的生产与处理成本,水费的征收情况总体上并不好,征收率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漏征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根治,这些问题当前已经成为了进行水价改革和推行新水价政策的重大障碍。由于水价偏低,水资源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利用率很低,如国内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到0.5,而那些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0.7至0.8;再如,国内一般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虽然已提高到了60%上下,但发达国家这时候已经普遍超过85%,差距是比较明显的。过低的水价时使得不少供水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亏损压力,平均资产负责率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2)水价没有体现出水资源的用途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定价上。两者使用途径、支配主体以及所反映的产品属性都不一样。前者价格的制定通常需要考虑到它的公共物品属性,而后者在定价上应更多地反映出其商品属性,但这两者的差异并没有在当前实行的水价政策中体现出来,它们的征收费率差别很小,工业用水的价格只比生活用水的价格略高了一点点。根据2012年对国内所有省会城市的生活及工业用水价格的统计显示,工业用水价格平均只比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多了不到1元,在一些实行梯级水价的城市甚至还出现了居民水价超过工业用水价格的情况,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水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

    (3)水价决定机制不完善

    供水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其水价的制定通常采用成本加成核定的方式,也就是说,确定水价的依据主要是供水企业上报的成本。不过这种成本通常只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供水企业的个别成本,通常都会偏离合理的社会平均成本。由于当前我国还没有构建起水资源价格核算体系,因此,水价的多少通常是由政府与供水企业的讨价还价所决定,有时候制定出的水价难免和实际情况出现较大的偏差。另外,根据相关规定,某一地区的水价必须统一进行制定和调整,这种方式也无法证实反映出供水的成本,有时候也会出现水价低于供水成本的现象。同时,在水费的征收和管理方面,目前还是各省市各行其是,没有一个全国范围的统一标准,导致屡屡出现地方政府不规范操作的现象[1]。

    (4)水价决策程序不合理

    随着《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的实施,各地方的价格主管部门也都各自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水资源价格听证会也基本上能够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召开。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程序不合理的问题,例如听证代表的听证准备时间还比较短,无法满足听证代表的准备要求;另外在相关信息和资料的掌握上还不对称,影响了听证的权威性。

    2 我国水资源经济定价方法的改革思路

    (1)强化成本约束

    这方面要着重从制度建设上着手,通过详细的调研和论证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水资源成本监督审查制度,并将成本的监督审查作为政府进行水资源价格制定和调整的必要前提。同时要严格规范各种计入定价成本的项目,防止供水企业将原本并不属于定价成本的项目私自计入;凡是不符合成本监督审查制度的其他费用,全部都要排除在定价成本之外。

    (2)加大公众参与的力度

    当前民众普遍反对水价的上涨,而且对政府和供水企业主导的定价体系普遍持质疑和不信任的态度。为了消除公众的疑虑,取得公众对改革的支持,就必须不断推动民众参与到水资源价格制定的过程中。为此,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实行价格政务公开,对群众质疑比较集中的定价程序、定价依据等尤其是做到彻底公开,在阳关下进行操作,使社会各界了解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社会不了解、仍存有疑问的地方及时进行解释和澄清。另外,还要建立起完善的听证代表遴选制度,在代表名额的分配上要向消费者听证代表倾斜,并根据需要吸收相关的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进来。同时必须严格审查代表的资质,杜绝各利益相关方干扰和影响听证结果的权威和公正[2]。

    (3)政府要构建起完善的管制体系

    这方面的措施包括两部分。首先是出台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制度。它们各有其必要作用,最高限价能够有效防止少数实力超群的垄断企业制定垄断高价,谋取高额利润。而最低限价则可以防止那些垄断企业利用倾销低价将实力不如自己的竞争企业排除出市场、实现独占市场的目的,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其次是实行两部制价格。具体而言就是政府根据水资源的实际供求情况为消费者制定基本的消费定额,定额内的消费价格从优,定额外的消费则需要付出相对更高的价格。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较好的满足各相关方的不同需求。如对消费者来说这个定额能够保证自己的基本需求;而对供水企业来说,定额则可以保证自己能获得基本的收入,而定额外的消费由于价格较高,能够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它们的收益并有足够的能力完善供水网络,提高供水效率。

    (4)因地制宜实行季节浮动水价

    有些地区的供水水源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当地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实行季节浮动水价,根据丰水期和枯水期对水资源价格进行浮动调整,以加大水价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优化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加强对水源的检测力度,同时提高相关信息的透明度,让用户及时了解水资源的相关信息,科学规划用水。

    3 结语

    当前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特别是在如河南、云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情况尤为堪忧。如何更好地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对水资源的定价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成为了必要的措施,这一改革的方向是使过去在经济发展战略压制下形成的过低的水价恢复到合理水平,最终实现既反映真实成本,同时又能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终目标。当然,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仍需要相关各方的不懈努力,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假以时日,水资源的市场化改革将会有一个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刘世庆,许英明.我国城市水价机制与改革路径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2 (01):91-95.

    [2]方耀民.我国水价形成机制改革回顾与展望[J].经济体制改革,2009(01 ):17-22.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