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李学军 靳丽滨 冯小丽 朱国辉 白卫卫
摘要 本文首先对舞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从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劳动力转移、农业增收增效等方面阐述了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现阶段全县农机化装备水平、装备结构、服务体系建设、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农机化舞阳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服务体系
为深入了解我县农机化发展状况,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建设,近日,我们对全县农机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就今后全县农机化发展的主攻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全县农机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舞阳县农机化工作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思想,以“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市”创建为重点,以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贡献率为目标,以“铁牛”品牌服务为引导,以增强土壤活力为主要任务,以农机化培训为先导,以培育扶持农机合作经营组织为着力点,以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农机安全为保障,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了全县农机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突破65万kW,有大型联合收割机1128台,大型拖拉机1142台,背负式玉米收获机79部,自走式玉米收获机457台,免耕播种机780台,其他配套机具3943部,另有2.3万多台小型拖拉机(其中营运型拖拉机2900台)和6000多部农产品加工机械。随着各类农业机械的增长,全县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及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生产力。
1.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们为建设现代农业狠抓农业机械化。首先,通过发展农机突破了人畜力不能承担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低的限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其次,通过发展农机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农机化服务业,培育了一大批从农业劳动队伍中派生出来的农机服务者。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充分享受现代农业工具带来的成果,实现了文明安全生产,为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农机补贴政策惠及“三农”,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充分发挥了补贴资金的政策引导和拉动作用。自2006—2014年,共争取中央及省、市农机具补贴资金5215.52万元,推广各类机具5191台套,直接受益农户3000多户。带动了社会多方投资农机化,调动了广大群众购机、用机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步伐。
3.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替代出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部分农民转移到农村二、三产业或进城务工和从事多种经营。(2)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延长了农机作业时间,极大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农民群众致富的好项目。(3)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通过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联合收获、土地深耕深松、化肥深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新机具,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了循环经济,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
4.农机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平安农机”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县农机部门始终把“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坚定不移地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构筑宣传教育、源头管理、监督检查三道防线,认真落实农业部“六个一”农机安全要求,把安全生产管理与农机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对农业机械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提高农机检审率、拖拉机上牌率、驾驶员持证率。降低了农机事故率,保障了全县农机生产安全。
二、当前全县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大型农机装备水平仍然较低
近几年,国家实行购机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但由于基础薄弱,加之补贴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农民购机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农田作业需要,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和保护性耕作机械数量少,严重制约着全县机械化综合水平的提高。
2.装备结构不合理,机械利用率低
由于土地过于零星,农业机械多为低层次重复购置,且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种植业机械多;小麦机械化水平高,玉米机械化滞后;传统耕作机械多,节本增效的新型农业机械少,装备结构不合理,机械利用率低下。据调查,有的拖拉机每年投入农田作业和短途运输的时间不足50天,其余时间被闲置,造成浪费。
3.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原来乡镇农机站由于种种原因已不复存在,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出现断层。虽然近几年经县农机部门多方积极努力,初步构建了以农机化促进会、农机化培训中心、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综合服务站、农机大户、农机销售维修、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等服务组织,将农机服务的触角直接延伸到基层,服务到农户,服务到田间地头,但覆盖率仍然较低。
4.农机安全管理亟待加强
一是拖拉机老化情况严重。据县农机监理站统计,现有23 000台小型拖拉机中,使用5~10年的占64.7%;使用10年以上的占22.1%,拖拉机老化影响了使用的安全性。二是少数拖拉机驾驶员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安全观念淡薄,超载、超速和人货混装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三是农田基本机械及其操作人员一直处于管理盲区,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并不少见。《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都未明确农机监理部门有上路检查权,面对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拖拉机事故三大考核指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以及经常部署的道路交通秩序整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情况时,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处于两难的境地。
5.农机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具体表现:(1)县直农机部门人员少、经费缺,对村级农机人员缺乏及时有效的管理;(2)专职农机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县级农机部门多年没有调入和引进人才,现有人员专业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全县初始学历具有农机专业中专以上的仅有18名,不足全体职工的四分之一,且年龄偏大,专业年龄结构不理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三、几点建议
我县属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有良好的农田机械耕作自然条件,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规模化经营的逐步形成,农民对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依赖和愿望越来越强烈,我县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为此建议:
1.进一步加大农机化宣传力度
(1)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农业机械化的认知度。(2)以农机部门为主体,经常举办现场会、展示会、送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让农民与新机具、新技术保持零距离接触,亲身感受农机化带来的好处。(3)大力建设县、乡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重点推广适合本县农业生产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起到以点带面的综合宣传效应。
2.加大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
(1)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科技素养好、开拓能力强的管理干部队伍,提高指导和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水平。(2)要培养专业型农机化科技人才,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具有专长的农机化技术人才队伍,承担起技术普及、质量把关、安全监管的重任。(3)要培养职业型农机实用人才,在抓好新购机农民培训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造就出一大批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业、农艺栽培技术,同时又会农机经营管理、创业兴业的新型农机手、职业化的农机经营者、合作社领头人,使他们成为一代新型职业农民。
3.建立多种形式的促进农机发展的投入机制
(1)政府要确保农机管理工作经费的足额下拨,并适当考虑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经费。
(2)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更新农业机械要给予信贷支持。
(3)协调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农机装备保险的办法和措施,解决农机具投保难问题,减少农民投资风险。
(4)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和银行信贷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4.加快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加强对购机、用机的引导和推动,通过宣传培训引导、示范演示带动、建设园区助推、培训大户示范等形式,转变群众传统耕作观念,引导他们积极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同时,实行农机新技术作业补贴,对土地深松、免耕播种等节本增效农田作业给予适当补贴,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用机积极性,扩大新技术应用面积,促进农机装备均衡发展。
5.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巩固完善现有的农机服务体系,并建立起一个互通的农机信息平台,为农机手、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农机服务有序流动。(2)把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新的增长点,积极扶持引导,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不断发展壮大。(3)大力发展农机中介服务,促其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
6.完善和加强农机安全管理
(1)政府管理部门要建立合理的、易操作的拖拉机报废、更新长效机制。(2)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以农机安全村建设为主体的基层农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经常性对农机手开展安全教育,把农机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把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的安全管理纳入农机部门的管理职能范围,明确本县范围内的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纳入农机管理范围,履行报户、上牌、驾驶操作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和日常安全管理等职责。
摘要 本文首先对舞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从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劳动力转移、农业增收增效等方面阐述了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现阶段全县农机化装备水平、装备结构、服务体系建设、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农机化舞阳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服务体系
为深入了解我县农机化发展状况,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建设,近日,我们对全县农机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就今后全县农机化发展的主攻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全县农机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舞阳县农机化工作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思想,以“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市”创建为重点,以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贡献率为目标,以“铁牛”品牌服务为引导,以增强土壤活力为主要任务,以农机化培训为先导,以培育扶持农机合作经营组织为着力点,以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农机安全为保障,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了全县农机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突破65万kW,有大型联合收割机1128台,大型拖拉机1142台,背负式玉米收获机79部,自走式玉米收获机457台,免耕播种机780台,其他配套机具3943部,另有2.3万多台小型拖拉机(其中营运型拖拉机2900台)和6000多部农产品加工机械。随着各类农业机械的增长,全县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及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生产力。
1.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们为建设现代农业狠抓农业机械化。首先,通过发展农机突破了人畜力不能承担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低的限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其次,通过发展农机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农机化服务业,培育了一大批从农业劳动队伍中派生出来的农机服务者。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充分享受现代农业工具带来的成果,实现了文明安全生产,为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农机补贴政策惠及“三农”,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充分发挥了补贴资金的政策引导和拉动作用。自2006—2014年,共争取中央及省、市农机具补贴资金5215.52万元,推广各类机具5191台套,直接受益农户3000多户。带动了社会多方投资农机化,调动了广大群众购机、用机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步伐。
3.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替代出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部分农民转移到农村二、三产业或进城务工和从事多种经营。(2)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延长了农机作业时间,极大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农民群众致富的好项目。(3)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通过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联合收获、土地深耕深松、化肥深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新机具,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了循环经济,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
4.农机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平安农机”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县农机部门始终把“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坚定不移地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构筑宣传教育、源头管理、监督检查三道防线,认真落实农业部“六个一”农机安全要求,把安全生产管理与农机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对农业机械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提高农机检审率、拖拉机上牌率、驾驶员持证率。降低了农机事故率,保障了全县农机生产安全。
二、当前全县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大型农机装备水平仍然较低
近几年,国家实行购机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但由于基础薄弱,加之补贴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农民购机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农田作业需要,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和保护性耕作机械数量少,严重制约着全县机械化综合水平的提高。
2.装备结构不合理,机械利用率低
由于土地过于零星,农业机械多为低层次重复购置,且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种植业机械多;小麦机械化水平高,玉米机械化滞后;传统耕作机械多,节本增效的新型农业机械少,装备结构不合理,机械利用率低下。据调查,有的拖拉机每年投入农田作业和短途运输的时间不足50天,其余时间被闲置,造成浪费。
3.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原来乡镇农机站由于种种原因已不复存在,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出现断层。虽然近几年经县农机部门多方积极努力,初步构建了以农机化促进会、农机化培训中心、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综合服务站、农机大户、农机销售维修、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等服务组织,将农机服务的触角直接延伸到基层,服务到农户,服务到田间地头,但覆盖率仍然较低。
4.农机安全管理亟待加强
一是拖拉机老化情况严重。据县农机监理站统计,现有23 000台小型拖拉机中,使用5~10年的占64.7%;使用10年以上的占22.1%,拖拉机老化影响了使用的安全性。二是少数拖拉机驾驶员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安全观念淡薄,超载、超速和人货混装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三是农田基本机械及其操作人员一直处于管理盲区,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并不少见。《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都未明确农机监理部门有上路检查权,面对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拖拉机事故三大考核指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以及经常部署的道路交通秩序整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情况时,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处于两难的境地。
5.农机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具体表现:(1)县直农机部门人员少、经费缺,对村级农机人员缺乏及时有效的管理;(2)专职农机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县级农机部门多年没有调入和引进人才,现有人员专业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全县初始学历具有农机专业中专以上的仅有18名,不足全体职工的四分之一,且年龄偏大,专业年龄结构不理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三、几点建议
我县属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有良好的农田机械耕作自然条件,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规模化经营的逐步形成,农民对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依赖和愿望越来越强烈,我县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为此建议:
1.进一步加大农机化宣传力度
(1)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农业机械化的认知度。(2)以农机部门为主体,经常举办现场会、展示会、送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让农民与新机具、新技术保持零距离接触,亲身感受农机化带来的好处。(3)大力建设县、乡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重点推广适合本县农业生产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起到以点带面的综合宣传效应。
2.加大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
(1)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科技素养好、开拓能力强的管理干部队伍,提高指导和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水平。(2)要培养专业型农机化科技人才,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具有专长的农机化技术人才队伍,承担起技术普及、质量把关、安全监管的重任。(3)要培养职业型农机实用人才,在抓好新购机农民培训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造就出一大批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业、农艺栽培技术,同时又会农机经营管理、创业兴业的新型农机手、职业化的农机经营者、合作社领头人,使他们成为一代新型职业农民。
3.建立多种形式的促进农机发展的投入机制
(1)政府要确保农机管理工作经费的足额下拨,并适当考虑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经费。
(2)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更新农业机械要给予信贷支持。
(3)协调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农机装备保险的办法和措施,解决农机具投保难问题,减少农民投资风险。
(4)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和银行信贷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4.加快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加强对购机、用机的引导和推动,通过宣传培训引导、示范演示带动、建设园区助推、培训大户示范等形式,转变群众传统耕作观念,引导他们积极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同时,实行农机新技术作业补贴,对土地深松、免耕播种等节本增效农田作业给予适当补贴,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用机积极性,扩大新技术应用面积,促进农机装备均衡发展。
5.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巩固完善现有的农机服务体系,并建立起一个互通的农机信息平台,为农机手、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农机服务有序流动。(2)把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新的增长点,积极扶持引导,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不断发展壮大。(3)大力发展农机中介服务,促其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
6.完善和加强农机安全管理
(1)政府管理部门要建立合理的、易操作的拖拉机报废、更新长效机制。(2)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以农机安全村建设为主体的基层农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经常性对农机手开展安全教育,把农机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把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的安全管理纳入农机部门的管理职能范围,明确本县范围内的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纳入农机管理范围,履行报户、上牌、驾驶操作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和日常安全管理等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