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则纬的文字“游戏”
杜林杰 霍婧
她在不会写汉字的时候,就喜欢用拼音造句成段;小学四年级,第一次发表文字,挣得5元稿费;六年级,写下属于自己的第一篇童话;16岁,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末路茶糜》,并被文学界广泛关注。
如果将文学创作看做文字“游戏”,她显然已经是处于较高段位的“游戏”玩家。不过,这个不到30岁的青年作家,还有更大的野心呢!
杨则纬觉得自己天生就是爱写作的。
这个在西安长大的80后女孩,已经创作了200万字的文学作品,如今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院的签约作家。
“这姑娘像放飞千纸鹤一样放飞自己的心灵。青春在这里没有过滤,也少有修饰。青春像毛边的小精灵无处不在,躲在字里行间向你眨巴着眼睛,然后如光如雾漫进你心田。”这是著名文学评论家肖云儒先生对杨则纬和她的文字的评价。
初 啼
杨则纬总在说,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家庭美满,一路走来也没有经历什么挫折。
她有一个爱读书的姥姥。说起姥姥,她不无钦佩:已经78岁高龄的姥姥仍能背诵出《红楼梦》的许多诗词。而她的父亲在她三岁的时候离家赴美国工作,一去就是三年。没有了父亲的陪伴,却有了比同龄人丰富的书本资源。和父亲的书信一起寄回的,往往有国内不曾见的卡片书和父亲的译文。
这样的家庭环境无形地引导着杨则纬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在四年级,她便将琼瑶小说读了个遍。六年级,她总看到一个拾破烂的老人和一条狗在一起,善良的她怀着同情的心,动笔写了第一篇童话,叫做《老人与狗》。童话里讲了一只狗瞎子和老人的故事。下暴雨的时候,只有狗瞎子在一旁陪着老人。
从那时起,杨则纬便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坦率直接地描摹生活,讲述青春的故事。高中时候,她写的小说开始在同学之间传读。总有同学急迫地追问故事的结局,这让杨则纬受到莫大的鼓励。
2003年春,将读高二的杨则纬被国家教育部选送参加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赴瑞士学习交流。第一次离家,就去了那么远的地方,离别的那一刻是酸楚忐忑的。但是,风景如画的生活环境,和谐温馨的外国家庭,没有课业的压力,让她很快便感到自在快乐。
“我所在的Andelfingen小镇就是童话,是幸福的天堂。”她说。
按照AFS项目的安排,接待杨则纬的是一个四口之家,她称呼这家人爸爸,妈妈,姐姐和弟弟,而他们喊她Vivi,尽心照顾她,给了她最真切的温暖。
杨则纬的瑞士爸爸是一位退休的银行家,知识渊博,肚子里装着许多的中国历史文化。他状貌谨严,十分细心,在杨则纬参加劳动营砸伤了脚后,特意坐火车去邻近的城市买她喜欢吃的蛋糕。而杨则纬的瑞士妈妈则用很多心思帮助、督促她学习德语……这些用心的点点滴滴,让杨则纬发自内心地把他们视为自己的父母。
“我能有这样愉快的一年,是这个素昧平生的外国家人用朴实、善良和关爱建造出来的,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天空中一颗美丽的星星,闪烁着、微笑着、默默守护着我的成长。”杨则纬说。
2005年,杨则纬将这段桃花源般的忆念娓娓道来,撰文《我在瑞士300天》,刊载于《美文》杂志,并被评选为当年“最受读者欢迎的好文章”,在陕西文学界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沉 潜
从瑞士回来后,杨则纬却有些不适应了。
她觉得女孩子爱美理所应当,于是穿黑丝袜,带耳钉,做各种发型。这样张扬的着装打扮,与一般中学生的形象格格不入,为此她被一位老师骂得狗血喷头。
国外的教育与国内截然不同,原本成绩优秀的杨则纬开始应付不来高三的功课。回国第一次考试,满分150分的数学,她只得了36分,政治更是全年级惟一的不及格。沮丧、焦急、迷茫,一起压来,让她这一年过得分外煎熬。
高考后,杨则纬用两周时间写出20万字,用小说的形式描画出青春少年的任性、敏感、疲惫和困惑。贾平凹亲自为这本书命名并题字:春发生。
2006年,杨则纬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担任班上的团支部书记。也是这一年,《春发生》出版发行。
书出版了,杨则纬享受着巨大的欣喜。但是,来自身边人的诋毁和攻击也突如其来,让她无所适从。巨大的委屈和压抑,让她在做工作总结的时候哭了出来。她想不明白,自己只是爱文字,渴望成功,并且十分努力地追逐梦想。自己用善意用真心对待所有人,并不曾妨碍他人的生活,为什么换来的是恶语中伤?
如今的杨则纬已经不会因为这些评价再起波澜,笑一笑便过去了。对杨则纬来说,在陕西师范大学的这七年,是一个沉淀积累的时期。期间,她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第十三期的学习,成为了中国作协主办的首届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英语高研班学员。她还一个人背起行囊,去云南泸沽湖,去西藏拉萨、阿里行游采风。
2013年,杨则纬从陕师大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这一年,她连续出版了《我只有北方和你》《躲在星巴克的猫》《最北》三部长篇小说。其中《躲在星巴克的猫》收到了不俗的关注度,而这一本书也确实用了她更多的心思。
这是一部以猫的视角看人类感情的小说,为了积累专业猫科动物知识,杨则纬上大二时,就将猫科动物的专业资料翻了个遍。而在写作过程中,她接起电话甚至会忘了说“喂,你好”,而是“喵喵”学猫叫。
杨则纬发表的三部小说,内容迥异,却都刻画了年轻人丰富的感情世界,关注到了年轻人走向社会遇到的问题,包括年轻人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对生活与精神世界的追求。杨则纬认为,和上辈人相比,现在的年轻人虽然物质富足,但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或者说对精神枷锁的突破,仍然十分艰难,甚至需要更多的指导。
蓄 势
如今的杨则纬已经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的老师。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她更加坚定地追求文学理想。她说,“写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我爱写作胜过一切。”
杨则纬告诉笔者,她现在做所有事情,都会为写作考虑,包括选择作为一名教师。她很满意现在的状态,每周只有三天需要上课,去掉备课的时间,依然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写作。
写作的时候,杨则纬是非常投入的。一旦进入状态,便与小说中的人物同悲同喜,文至伤心处,自己也在吧嗒吧嗒掉眼泪。
杨则纬与笔者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当有人从桌前路过,她总要打量一番。她说,“我的好奇心非常重,看到有兴趣的人,就恨不得把他的整个人生都挖出来,写到书里。”
“我喜欢在热闹的环境中写作,耳朵里一定要放着很吵的音乐,而这时我的内心反而特别平静。”杨则纬说,咖啡馆是她最喜欢的地方,在里面一写就是六七个小时。去得多了,以至于西安所有星巴克咖啡馆都有伙伴(星巴克的服务员)认识她,她也从他们那里听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对于西安这座老城,杨则纬怀有很深的感情。但比起表现这座城的历史积淀,她更想告诉人们,这里也是一个年轻人的城市。她说,社会在进步,人的追求也不同了,但年轻人对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应该追求什么,经常是迷惘而不自知的,他们需要正确的指引。
杨则纬现在还有两部新的长篇小说进入修改阶段,其中一部涉及到了青少年犯罪的题材。她觉得,伴随这一代人成长的,是越来越多的障碍,他们害怕失去已拥有的生活,又渴望逃离物欲的束缚。在这种撕扯之下,一步不慎便会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她希望通过自己作品提醒告诫年轻人,要谨慎地生活。
今年8月29日,陕西省作家协会举行了为“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入选作家聘请“文学导师”仪式。此举意在形成帮扶对子,让在文学创作中已经取得不菲成绩的前辈们,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本着爱护之心,呵护之情,和这些年轻的作家们交朋友、谈经验、说不足、指方向,使他们能够扎实生长,尽快成长。杨则纬由陕西女作家叶广芩负责指导,她对此感到欣喜。
杨则纬说,她爱写作是纯粹的,但没有功利心,不代表没有企图心。这个不到30岁的青年作家并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希望能有一本传世之作。只是,她并不着急达成心愿,毕竟,她还年轻,还有许多心境等着她去经历,还有许多故事等着她去讲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