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刘悦 刘影影 姜飞娥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2名胸外重症手术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61人,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实验组)与常规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血气功能指标由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计量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计数资料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有助于患者肺功能指标与血气指标的改善,也可以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因而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胸外重症手术;呼吸功能;呼吸道管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7-0207-02

    外科手术是胸外重症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手术治疗会给患者的胸腔内组织带来一定的损伤,呼吸功能训练是患者手术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现阶段综合性护理干预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护理。本次研究旨在结合胸外重症手术患者的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的应用效果。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所选取的研究样本为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2名胸外重症手术患者。研究期间根据患者就诊日期进行分组,将其中61名患者编入实验组,61名患者编入对照组。实验组男性病例34例,女性病例27例,年龄在20 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11.3)岁。对照组男性病例35例,女性病例26例,年龄在21-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9±11.4)岁。经检验,实验组、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其中包括有术后基础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胸引管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实验组除了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措施以外,增加了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呼吸道管理 ①瑜伽式呼吸:在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腹部均呈收缩状态,让患者主动感受自己的肋骨向外侧扩张和收缩,整个呼吸过程均要保持一定的速度,不可太快。②清理呼吸道:术后严格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听诊肺部呼吸音,知道和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与药物湿化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对患者呼吸道加强护理,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可提高动脉的氧分压,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改善肺通气。

    1.2.2疼痛护理 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多因病情重、创伤大,因此疼痛评分较高。有研究指出,约77%—98%的患者术后会表现为疼痛,75%的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疼痛,超过一半的患者对医护人员处理疼痛的效果不满意,术后采取以下疼痛干预措施:①舒适体位:术后根据患者手术部位不同,给与患者适合的舒适体位,以缓解体位性疼痛,各种导管摆放并固定妥善,防止因体位改变而出现拖拉拽等情况引起的疼痛发生。②术后松弛疗法:让患者放松全身肌肉,在机体松弛状态下进行腹式呼吸。保护患者隐私以减少其焦虑情绪,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室内温度在18-22℃,光线柔和。指导家属给患者按摩,并播放舒缓柔和的轻音乐,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绪,使其尽可能地保持放松状态,从而缓解术后疼痛。③药物镇痛:根据患者疼痛评分,预防性使用止痛药,减少因疼痛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

    1.2.3心理护理 在胸外手术患者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法能够帮助患者正确认知胸外手术,减少焦虑与抑郁等不良心理。在术后护理期间,医护人员多与患者主动沟通,让患者对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解,并提供成功治疗的案例,帮助患者提升治疗自信心,让患者在术后恢复阶段保持良好心态,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1.3观察指标

    实验组、对照组分别在第5天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21.0软件开展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n或(%)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如p<0.05代,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肺功能指标

    实验组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血气指标

    实验组护理后的动脉血氧分压指标(PO2)优于对照组(P<0.05),该组护理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PCO2)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护理期间出现1例呼吸道感染病例,1例胸腔积液病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3名患者护理期间出现肺不张症状,5名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4名患者出现胸腔积液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19.7%。实验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3.讨论

    胸外重症术后患者由于切口疼痛,不愿进行深部呼吸,常采用胸式呼吸,肺部深部的残余气体排不出来,长时间肺泡不扩张易造成肺泡黏连或出现肺叶老化现象,胸外重症手术患者的胸式呼吸并不能让肺部深部的残余气体有效排除,在肺部深部残余气体不断累积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肺泡不扩张的症状,此类症状会让肺泡粘连的发生率提升。肺泡粘连所导致的肺叶老化问题会让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有所加剧,进而导致呼吸衰竭症状的出现。故而胸外重症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工作可以被看作是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胸外重症手术具有麻醉时间长及手术操作空间有限的特点。治疗药物及治疗期间采用的气管插管操作均会影响患者的呼吸系统。在胸外重症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工作实施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解,制定周密、严谨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于本次研究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的护理干预手段。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遵循以患者及护理程序为中心的原则,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应用于本次研究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环环相扣的特点。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应用于临床护理以后,护理人员会对患者呼吸道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呼吸道护理措施,降低与呼吸道有关的术后感染症状的发生率。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中的呼吸功能训练措施可以起到提升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作用,可以让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3项肺功能指标是观察胸外重症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次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也可以让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得到有效改善,并让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的应用,也可以为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提供一定保障。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可以让在胸外重症手术患者肺功能指标与血气指标得到改善,也可以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此种护理方式在应用于护理实践以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欣【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50237例处方,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