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专题片研究
戴雨悠
摘要:2011年6月,我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和文化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为积极配合国家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江苏省文化厅分批次下达文书让江苏各地积极申报非遗项目。2014年,大型非遗专题片《非遗江苏》项目正式启动,2015年春节期间在江苏国际频道播出。一经播出,便获得关注。本文试图对《非遗江苏》进行解构,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表现手法作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非遗江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电视专题片
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它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江苏省是东南大省,自古群英荟萃,历史文化灿烂悠远,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后人留下了令人称叹的非遗财富。江苏各地不同的地域环境,也注定了江苏非遗的多样性。苏北豪迈雄健,苏南温婉细腻,苏中刚柔并济,共同描绘出灿烂多姿的非遗画卷。如果说之前非遗还是局限于本地民众的话,那《非遗江苏》这部作品的拍摄制作无疑是让这灿烂的文化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得到传播弘扬。
《非遗江苏》视听元素表现
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如今面对的是全新的全球化环境,传统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的适应流传以及发扬,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保护与传承。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电视媒体通过记录影像使之代代流传永不磨灭,促进其更好传承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非遗江苏》秉承时代召唤,忠实记录传承江苏灿烂的文化,因此对于它的解构一方面可以传授给观众悠久的非遗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为非遗在电视节目中的呈现做进一步探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解构。
纪实性。《非遗江苏》在对传统技艺进行展现的时候,多运用长镜头。长镜头的运用强调了运动过程的完整性,并且更加符合纪录片原则——较少或者没有导演的主观意识渗透,呈现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
特写镜头。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由于表现对象特别稀缺、精致珍贵,《非遗江苏》在记录非遗项目中或表演或技艺的每一个关键动作和关键流程时,一般以特写镜头为主,兼顾其他景别。尤其以光福核雕这种以小见大的非遗项目,取决于核雕的小巧体型,更是从头到尾运用大量特写镜头展现核雕的精致与魅力,无不令人赞叹。
灯光。由于制作团队的精良,《非遗江苏》比较强调画面的审美价值,所以外景尽量以自然光为主体现真实质感。在拍摄内景画面时,通过营造较为自然的光线来美化画面。除专业灯具外,团队都尽量利用现场的光源。
专家采访。所表现的对象通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专家以及非遗传承人。这两类人物本身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在正式釆访拍摄时,要通过灯光的强烈以及背景的暗淡甚至无背景要素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专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声音。《非遗江苏》中声音元素构成主要包括同期声、解说词、音效、背景音乐以及主题曲演唱。这其中,又以同期声最能显示真实性。同期声元素包含了很多,比如木船制作时的刨刀刨木头的声音,水乡婚礼习俗呐喊吆喝的声音,苏州昆曲、南京白局现场演唱的声音,金陵印刷处刻印佛经的声音……这些同期声的录入为《非遗江苏》节目增添了现场感。
史料。史料是历史最权威的证据,《非遗江苏》中对史料的呈现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其一,运用画中画将文字史料通过滚动字幕方式出现在屏幕上,告诉观众这是史料;其二,通过情景再现以及解说词相互配合,让观众有深深的代入感,并对史料阅读充满兴趣。
空镜头。《非遗江苏》中十分注重空镜头的拍摄与运用。空镜头是与所拍项目无关的老街巷、老建筑等关于大自然、人文类的影像素材,可能很多时候会被当成废镜头,但是在蒙太奇的作用下,将几个本来无关乎的镜头链接在一起,如老巷子、过世的手艺人配上手艺人对技艺的坚持,渲染了片中的情绪呈现,效果较佳。
情景再现。非遗题材本身就带着浓厚的历史厚重感,因此尽可能运用情景再现的拍摄手法能够锦上添花。《非遗江苏》中也有此种尝试,如谈到光福核雕的创始人时,由于创始人已经过世,只能用情景再现的手法来还原模拟,在拍摄时尽量用曝光过度来表现虚幻的感觉。表现对象对于光福核雕技艺再现很难准确到位,虚化处理既能分清现实与历史的影像,也能将情景再现表演不准确之处有个模糊处理。
解说词。《非遗江苏》的解说词撰写是基于对拍摄素材熟悉的情况下形成的,所以无论是在对采访同期声的加入,还是介绍非遗项目的转场都非常流畅。在每项非遗项目的介绍中,解说词都着重介绍了项目的技艺特点以及传承情况。
《非遗江苏》人物采访价值
人物采访是《非遗江苏》节目构成的重要素材。在许多纪录片中,对于重要人物的采访有的是起到了骨架作用支撑全片,有的是做到了线索作用贯彻全片。因此在前面一系列纪录片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非遗类电视节目《非遗江苏》,十分强调人物采访的运用。《非遗江苏》中人物采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结构上。《非遗江苏》一集纪录片采用板块式结构组接,每一集16分钟都是由3个非遗项目专题构成,串联始终的都是此项非遗项目相关的重要人物。例如第一集《非遗情深:人间自是有情痴》中对于昆曲的展示,并不是像之前的曲艺节目一样,着重展示舞台上的表演场景,而是把重心放在作为传承人的昆曲少年班上。其中以一位来自他乡的小姑娘专门奔赴苏州学习昆曲为线索,引出对昆曲大师的采访。之后的每一个项目篇章,都是按照这种模式,人物采访贯穿始终。
其次是内容表现上。一、专业性强。被采访的人物大多数是某个非遗项目领域的专家或继承人,因此专业性不可置疑。作为记载非遗的纪录片,无论耳熟能详还是不了解的项目,都要在纪录片中传递最正确的、最专业的知识,因此,对这些领域专家的采访就成为体现专业性的主要方面之一。如《非遗江苏》第7集《佛道韵味:南朝四百八十寺》中介绍的无锡道教音乐,观众就不太了解,因此片中选取了年轻的道教音乐传承人伍虎勇为表现对象。道教音乐是无锡九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37岁的伍虎勇也是无锡市道教协会的副秘书长。他在采访中说,会从传承方面深入研究无锡道教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在梳理清楚脉络之后,会出版相关书籍来填补无锡道教音乐在理论成果上的空白,并且作为一个老师,他更希望自己的弟子们能够勤勤恳恳,日后接过传承发扬无锡道教音乐的重担。
二、可视性强。对人物的采访因环境、场景、非遗项目内容的不同而没有固定的采访场地,因此被采访者在任何场景的表现都应该被忠实的记录,他们亲身讲述技艺的发展历史、家族技艺世代相传的故事。老艺术家镜头前的即兴表演,展示的某项民间手艺绝活,都成为了《非遗江苏》吸引观众的有力法宝。这些文化最忠实的守望者不仅传承了技艺,更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世代相传。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那么其中的“人”就是保护的关键所在。《非遗江苏》专题记录片中的人物采访,尤其是对那些传承人的采访,已不仅仅是影视制作必需的手段和技巧,这些采访内容和被采访者已经融化在纪录片的血脉之中,化作灵魂。
对《非遗江苏》评价及建议
一、因地制宜。江苏省作为东南大省,身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非遗项目之多,可谓是遍地开花。然而,非遗传播具有地域局限性,非遗之所以能产生和发展,最主要的基础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存在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遗的存在。另一方面,非遗主要在民间流传,传承方式主要为家族、师承的言传身教,项目的传承人掌握了整个非遗的核心精粹。作为知识、技能、诀窍或情感,非遗传承人将精粹以记忆形式存储于大脑中,造成了非遗的强烈隐蔽性,加上非遗的载体是特定的个人或群体,是通过技艺传承人的口传才使非遗能够世代沿袭。以上原因使得非遗的生存状况十分脆弱,令人担忧。江苏省文化厅积极响应政府保护非遗的号召,发文鼓励传承人的申报,使得一些原本隐没在人群中的非遗渐渐涌现出来,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在获得传承人名单后,江苏省文化厅一方面多方通力协作进行非遗传承人影像志的拍摄与撰写;另一方面,2014年,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广电总台主办,江苏国际频道和南京天天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摄制的大型非遗专题片《非遗江苏》问世。节目的播出,一方面唤起了江苏人对于这片土地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当地的受众群,从而挑选合适的继承人,促进非遗更好地传承。
二、丰富的表现手法。任何节目都要求“内容为王”,非遗的电视节目已经在内容上取胜,但是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运用合适的表现形式来完美地表达节目内容。在《非遗江苏》中,主要采用了画面配合解说词的形式来展现非遗项目,由于选取的项目表现性都比较强,如昆曲、南京白局、古琴弹奏等等,都具有可观赏性,电视制作者只不过把本该在舞台上呈现的东西通过摄像机镜头记录下来。但是非遗强调以人为传承载体,精髓所在不是外在的艺术形式,而是存在于传承人脑中、心中的独特的诀窍与情愫,这不能直接通过画面来展示。另外,还有非常多的非遗并不是以特别有型的载体而存在,如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礼仪、民俗、节庆等,只是通过口耳相传而保存至今,观赏性差或基本不存在观赏性,诸如此类在《非遗江苏》中涉及极少,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不符合《非遗江苏》一贯的表现方式。因此,在《非遗江苏》中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苏南的非遗项目表现得很多,而苏中、苏北地区丰富的非遗并没有很好地展现,不免有些遗憾。
三、注重节目品牌化效应打造。非遗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支,既有特性可以一枝独秀,又和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他灿烂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把它作为电视节目的主体进行节目制作,再配合适当的宣传营销,不仅能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还可能带来市场回报。但现实中,以非遗为内容的电视节目不在少数,反响平平,更别说创造效益。在爱奇艺播出平台上,《非遗江苏》每一集的点播量均值在3000左右,其他视频网站甚至没有《非遗江苏》完整的播放体系,只是零零散散地由个人上传的短视频。究其主要原因,其一是此类题材电视节目发展至今时间仍然很短暂,节目制作体系尚不完善;其二,因制作方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致力于品牌的打造。当前的播出方式具有临时性,宣传力度也跟不上,让受众无法主动选择,更无法形成后期的话题与黏度。在当前电视媒体发展环境中,在品牌化竞争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需要逐步培养特定收视群,积累口碑,从而向品牌化趋势发展。
结语
一地风土之不同,故有文化之不同,文化之不同,才有了不同的非遗。而反过来,非遗又反哺于江苏文化,使之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一层面上,可以说拍摄非遗,表现非遗,其实是展现江苏文化,传递江苏文化。但是《非遗江苏》虽然占据了江苏国际频道这个优势平台,除了间歇性地播出之后,并没有走进千家万户,让人们都熟知这灿烂的文化。因此,此类电视节目要强调与时俱进,要高要求高标准,不仅要在江苏省范围内普及流传,更要在国内、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栏目责编:吉 庆
摘要:2011年6月,我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和文化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为积极配合国家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江苏省文化厅分批次下达文书让江苏各地积极申报非遗项目。2014年,大型非遗专题片《非遗江苏》项目正式启动,2015年春节期间在江苏国际频道播出。一经播出,便获得关注。本文试图对《非遗江苏》进行解构,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表现手法作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非遗江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电视专题片
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它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江苏省是东南大省,自古群英荟萃,历史文化灿烂悠远,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后人留下了令人称叹的非遗财富。江苏各地不同的地域环境,也注定了江苏非遗的多样性。苏北豪迈雄健,苏南温婉细腻,苏中刚柔并济,共同描绘出灿烂多姿的非遗画卷。如果说之前非遗还是局限于本地民众的话,那《非遗江苏》这部作品的拍摄制作无疑是让这灿烂的文化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得到传播弘扬。
《非遗江苏》视听元素表现
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如今面对的是全新的全球化环境,传统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的适应流传以及发扬,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保护与传承。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电视媒体通过记录影像使之代代流传永不磨灭,促进其更好传承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非遗江苏》秉承时代召唤,忠实记录传承江苏灿烂的文化,因此对于它的解构一方面可以传授给观众悠久的非遗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为非遗在电视节目中的呈现做进一步探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解构。
纪实性。《非遗江苏》在对传统技艺进行展现的时候,多运用长镜头。长镜头的运用强调了运动过程的完整性,并且更加符合纪录片原则——较少或者没有导演的主观意识渗透,呈现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
特写镜头。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由于表现对象特别稀缺、精致珍贵,《非遗江苏》在记录非遗项目中或表演或技艺的每一个关键动作和关键流程时,一般以特写镜头为主,兼顾其他景别。尤其以光福核雕这种以小见大的非遗项目,取决于核雕的小巧体型,更是从头到尾运用大量特写镜头展现核雕的精致与魅力,无不令人赞叹。
灯光。由于制作团队的精良,《非遗江苏》比较强调画面的审美价值,所以外景尽量以自然光为主体现真实质感。在拍摄内景画面时,通过营造较为自然的光线来美化画面。除专业灯具外,团队都尽量利用现场的光源。
专家采访。所表现的对象通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专家以及非遗传承人。这两类人物本身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在正式釆访拍摄时,要通过灯光的强烈以及背景的暗淡甚至无背景要素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专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声音。《非遗江苏》中声音元素构成主要包括同期声、解说词、音效、背景音乐以及主题曲演唱。这其中,又以同期声最能显示真实性。同期声元素包含了很多,比如木船制作时的刨刀刨木头的声音,水乡婚礼习俗呐喊吆喝的声音,苏州昆曲、南京白局现场演唱的声音,金陵印刷处刻印佛经的声音……这些同期声的录入为《非遗江苏》节目增添了现场感。
史料。史料是历史最权威的证据,《非遗江苏》中对史料的呈现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其一,运用画中画将文字史料通过滚动字幕方式出现在屏幕上,告诉观众这是史料;其二,通过情景再现以及解说词相互配合,让观众有深深的代入感,并对史料阅读充满兴趣。
空镜头。《非遗江苏》中十分注重空镜头的拍摄与运用。空镜头是与所拍项目无关的老街巷、老建筑等关于大自然、人文类的影像素材,可能很多时候会被当成废镜头,但是在蒙太奇的作用下,将几个本来无关乎的镜头链接在一起,如老巷子、过世的手艺人配上手艺人对技艺的坚持,渲染了片中的情绪呈现,效果较佳。
情景再现。非遗题材本身就带着浓厚的历史厚重感,因此尽可能运用情景再现的拍摄手法能够锦上添花。《非遗江苏》中也有此种尝试,如谈到光福核雕的创始人时,由于创始人已经过世,只能用情景再现的手法来还原模拟,在拍摄时尽量用曝光过度来表现虚幻的感觉。表现对象对于光福核雕技艺再现很难准确到位,虚化处理既能分清现实与历史的影像,也能将情景再现表演不准确之处有个模糊处理。
解说词。《非遗江苏》的解说词撰写是基于对拍摄素材熟悉的情况下形成的,所以无论是在对采访同期声的加入,还是介绍非遗项目的转场都非常流畅。在每项非遗项目的介绍中,解说词都着重介绍了项目的技艺特点以及传承情况。
《非遗江苏》人物采访价值
人物采访是《非遗江苏》节目构成的重要素材。在许多纪录片中,对于重要人物的采访有的是起到了骨架作用支撑全片,有的是做到了线索作用贯彻全片。因此在前面一系列纪录片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非遗类电视节目《非遗江苏》,十分强调人物采访的运用。《非遗江苏》中人物采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结构上。《非遗江苏》一集纪录片采用板块式结构组接,每一集16分钟都是由3个非遗项目专题构成,串联始终的都是此项非遗项目相关的重要人物。例如第一集《非遗情深:人间自是有情痴》中对于昆曲的展示,并不是像之前的曲艺节目一样,着重展示舞台上的表演场景,而是把重心放在作为传承人的昆曲少年班上。其中以一位来自他乡的小姑娘专门奔赴苏州学习昆曲为线索,引出对昆曲大师的采访。之后的每一个项目篇章,都是按照这种模式,人物采访贯穿始终。
其次是内容表现上。一、专业性强。被采访的人物大多数是某个非遗项目领域的专家或继承人,因此专业性不可置疑。作为记载非遗的纪录片,无论耳熟能详还是不了解的项目,都要在纪录片中传递最正确的、最专业的知识,因此,对这些领域专家的采访就成为体现专业性的主要方面之一。如《非遗江苏》第7集《佛道韵味:南朝四百八十寺》中介绍的无锡道教音乐,观众就不太了解,因此片中选取了年轻的道教音乐传承人伍虎勇为表现对象。道教音乐是无锡九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37岁的伍虎勇也是无锡市道教协会的副秘书长。他在采访中说,会从传承方面深入研究无锡道教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在梳理清楚脉络之后,会出版相关书籍来填补无锡道教音乐在理论成果上的空白,并且作为一个老师,他更希望自己的弟子们能够勤勤恳恳,日后接过传承发扬无锡道教音乐的重担。
二、可视性强。对人物的采访因环境、场景、非遗项目内容的不同而没有固定的采访场地,因此被采访者在任何场景的表现都应该被忠实的记录,他们亲身讲述技艺的发展历史、家族技艺世代相传的故事。老艺术家镜头前的即兴表演,展示的某项民间手艺绝活,都成为了《非遗江苏》吸引观众的有力法宝。这些文化最忠实的守望者不仅传承了技艺,更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世代相传。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那么其中的“人”就是保护的关键所在。《非遗江苏》专题记录片中的人物采访,尤其是对那些传承人的采访,已不仅仅是影视制作必需的手段和技巧,这些采访内容和被采访者已经融化在纪录片的血脉之中,化作灵魂。
对《非遗江苏》评价及建议
一、因地制宜。江苏省作为东南大省,身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非遗项目之多,可谓是遍地开花。然而,非遗传播具有地域局限性,非遗之所以能产生和发展,最主要的基础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存在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遗的存在。另一方面,非遗主要在民间流传,传承方式主要为家族、师承的言传身教,项目的传承人掌握了整个非遗的核心精粹。作为知识、技能、诀窍或情感,非遗传承人将精粹以记忆形式存储于大脑中,造成了非遗的强烈隐蔽性,加上非遗的载体是特定的个人或群体,是通过技艺传承人的口传才使非遗能够世代沿袭。以上原因使得非遗的生存状况十分脆弱,令人担忧。江苏省文化厅积极响应政府保护非遗的号召,发文鼓励传承人的申报,使得一些原本隐没在人群中的非遗渐渐涌现出来,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在获得传承人名单后,江苏省文化厅一方面多方通力协作进行非遗传承人影像志的拍摄与撰写;另一方面,2014年,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广电总台主办,江苏国际频道和南京天天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摄制的大型非遗专题片《非遗江苏》问世。节目的播出,一方面唤起了江苏人对于这片土地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当地的受众群,从而挑选合适的继承人,促进非遗更好地传承。
二、丰富的表现手法。任何节目都要求“内容为王”,非遗的电视节目已经在内容上取胜,但是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运用合适的表现形式来完美地表达节目内容。在《非遗江苏》中,主要采用了画面配合解说词的形式来展现非遗项目,由于选取的项目表现性都比较强,如昆曲、南京白局、古琴弹奏等等,都具有可观赏性,电视制作者只不过把本该在舞台上呈现的东西通过摄像机镜头记录下来。但是非遗强调以人为传承载体,精髓所在不是外在的艺术形式,而是存在于传承人脑中、心中的独特的诀窍与情愫,这不能直接通过画面来展示。另外,还有非常多的非遗并不是以特别有型的载体而存在,如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礼仪、民俗、节庆等,只是通过口耳相传而保存至今,观赏性差或基本不存在观赏性,诸如此类在《非遗江苏》中涉及极少,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不符合《非遗江苏》一贯的表现方式。因此,在《非遗江苏》中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苏南的非遗项目表现得很多,而苏中、苏北地区丰富的非遗并没有很好地展现,不免有些遗憾。
三、注重节目品牌化效应打造。非遗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支,既有特性可以一枝独秀,又和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他灿烂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把它作为电视节目的主体进行节目制作,再配合适当的宣传营销,不仅能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还可能带来市场回报。但现实中,以非遗为内容的电视节目不在少数,反响平平,更别说创造效益。在爱奇艺播出平台上,《非遗江苏》每一集的点播量均值在3000左右,其他视频网站甚至没有《非遗江苏》完整的播放体系,只是零零散散地由个人上传的短视频。究其主要原因,其一是此类题材电视节目发展至今时间仍然很短暂,节目制作体系尚不完善;其二,因制作方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致力于品牌的打造。当前的播出方式具有临时性,宣传力度也跟不上,让受众无法主动选择,更无法形成后期的话题与黏度。在当前电视媒体发展环境中,在品牌化竞争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需要逐步培养特定收视群,积累口碑,从而向品牌化趋势发展。
结语
一地风土之不同,故有文化之不同,文化之不同,才有了不同的非遗。而反过来,非遗又反哺于江苏文化,使之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一层面上,可以说拍摄非遗,表现非遗,其实是展现江苏文化,传递江苏文化。但是《非遗江苏》虽然占据了江苏国际频道这个优势平台,除了间歇性地播出之后,并没有走进千家万户,让人们都熟知这灿烂的文化。因此,此类电视节目要强调与时俱进,要高要求高标准,不仅要在江苏省范围内普及流传,更要在国内、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栏目责编:吉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