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综合课的模式探索

吴伟松
摘要:《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目前会成为幼儿园教学一线的骨干力量。声乐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技能课模式,形成具有学前教育自身特点的声乐综合课,从而使学生具备幼儿园教学所必需的音乐综合素质。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声乐综合课
一、概念界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教师的艺术素质提出了要求: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与需要,具备较强的艺术综合素养,实践操作创新能力。而据了解,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依然还是以训练声音技巧为主,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单一训练声乐技能技巧的教学很难满足目前幼儿园教师“具备较强的艺术综合素养”的需求。本文中所提及的“声乐综合课”是指把歌曲识谱教学、声乐技能教学、声乐欣赏教学、儿童声乐教学(儿歌表演唱)、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幼儿园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加以组织综合,将音乐知识技巧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组织幼儿园音乐活动的能力。
二、开设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综合课的意义
在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本文试以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为例,来探索研究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前身是师范学校, 2011年经省教育厅和丽水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挂牌“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成为目前丽水地区唯一培养大专层次的幼儿教师师资的学校。学校主要是招收初中毕业学生,通过五年全日制培养使学生获得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学历。
笔者在学校担任声乐教师已有十余年,这几年学校虽已转型为幼儿师范学院,但声乐教学仍沿用了过去中师音乐特招生声乐技能课单一的教学模式,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偏离。在声乐教学中,由于过去的思维定势,我们单纯地让学生学习声乐技巧,无意识中把培养歌唱家、演员作为声乐教学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脱离幼教实际。把声乐教学视为单纯的歌唱学习,主要教唱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忽视幼儿歌曲的教学。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对于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十分懵懂,到了幼儿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有些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演唱。
(三)缺乏系统的五年一贯制声乐教学大纲。教师上课选择歌曲的随意性偏大,五年的教学进度没有进行科学的安排。
幼儿园音乐歌唱活动对师资有较高的要求。一是幼儿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范唱能力, 而要具备这种能力, 必须要有一定的素养, 包括一定的文化修养、生活感受、歌曲体验和欣赏能力等, 而且要懂得儿童生活和心理。二是要求有较高的音乐综合能力, 幼儿园音乐活动不仅仅是教唱儿歌, 还包括欣赏、律动、音乐游戏等在内的综合活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要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
三、开设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综合课的模式探索
五年制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招收初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学制,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专科层次人才。要根据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整体构建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体系,改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合理利用五年的学习时间,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歌唱教学真正符合幼儿教师职业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幼儿歌唱活动组织能力的专门人才。
(一)初始阶段声乐综合课模式
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以歌曲识谱教学为主线, 在大量的歌曲识谱中解决音准、节奏问题,歌曲选择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幼师专业的学生比起以前的小教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音乐素质方面相差很多。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再加之现在一些中小学对音乐课不重视,学生们的识谱、音准、节奏的基础很差,有些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演唱技巧就更不用提了。所以在一年级的声乐教学中,笔者觉得急需解决的是学生的识谱问题,音准节奏问题,这是学习声乐的基础。一年级的声乐集体课中,还要让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发声概念, 打好声乐演唱基础。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就好比“画猫”之前要明确知道“猫”长什么样,才可以在“猫”的框架下精雕细琢。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和各种声乐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供学生聆听。好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耳朵,让学生在意识上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同时指导学生搜集并学唱大量的儿童歌曲包括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不同风格的儿歌,这样一方面进行儿歌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唱幼儿作品解决学生的识谱和音准节奏方面的问题。
(二)提高阶段声乐综合课模式
以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授课。通过初始阶段的歌唱基础训练,学生在歌唱的技巧、歌曲的难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了,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成提高组与基础组。在提高组和基础组的教学中,声乐作品选择、声乐技巧的解决和要求都有所不同,考试评价也个性化。结合学生平时和期末的考评情况,基础组中好的学生可调至提高组,提高组中成绩落后的学生调到基础组中学习,这样的安排将调动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竞争意识。
在教学内容上应是成人歌曲与幼儿歌曲齐头并进, 进行教学。一方面通过成人作品的演唱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另一方面把科学的发声技巧运用到幼儿歌曲演唱中,指导学生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演唱幼儿歌曲,符合幼儿的审美要求。要让学生了解幼儿歌曲表演唱应以唱为主、动作表演为辅:即在幼儿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以简单、形象的基本动作、姿态和在对歌曲理解基础上的自然表情对歌曲内容和音乐形象进行表达。教师要着重解决如何将科学的发声技巧运用到幼儿歌曲演唱当中。成人声乐作品的演唱和幼儿歌曲的演唱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成人声乐作品演唱要求我们演唱者把人身体的共鸣器官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对音量的要求,对音区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幼儿歌曲的音区一般比较窄,基本都在自然声区。幼儿喜欢甜美的,清新的,自然的声音,因此教师在演唱幼儿歌曲时需要一定的发声技术的支持,调整包括气息支持、声音位置、共鸣腔使用等。
(三)深化阶段声乐综合课模式
以集体课和小组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集体课讲授一些儿童声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综合教学。内容涉及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嗓音生理特点、如何进行幼儿唱歌教学、幼儿合唱教学指导、幼儿嗓音保健、幼儿唱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设计等系统知识。小组课主要是学生幼儿歌曲表演唱的实践教学。“唱”幼儿歌曲的能力在前三年声乐教学中已初步形成,这一阶段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幼儿歌曲的演、编、排的能力。
“演”:幼儿喜欢在哼唱中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因此可以让学生掌握幼儿歌曲表演唱中的一些常用动作、表情:模仿小动物动作和叫声,常见的喜、怒、哀、乐表情等。同时要训练学生“唱”和“演”的协调,不能顾此失彼,光唱不演或光演不唱都不符合幼儿歌曲表演唱的要求。
“编”: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要能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教师要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自己要有这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声乐综合课中让学生对幼儿歌曲的曲式结构、题材与体裁进行分析和创编练习,从而提高他们儿歌编创的能力。
“排”:现在幼儿园非常重视亲子活动,积极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编排亲子的音乐游戏活动和小小音乐剧的能力。我们在大专阶段的声乐综合课上加进表演设计内容,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表演音乐剧。
学科教学的改革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我们任课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研究和思考,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另外我们也要明确自己的教学培养目标,要把我们的教学和幼儿园教学紧密联系,使我们能真正培养出优质幼师生。
参考文献:
[1]巩汝训,李维金,李汝中.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与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
[2]阮素莲.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03).
[3]王长倩.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与改革[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4]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杨晶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