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太平角岩相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初步调查

    张新鑫+肖健雄+高燕琦

    

    

    

    摘 要:对青岛太平角(36°02′N,120°21′E)岩相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进行了为期1年(2010年5月-2011年4月)逐月的定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采集到大型海藻3门36种,其中红藻门16属19种,占 52.8%;褐藻门7属10种,占27.8%;绿藻门5属7种,占19.4%。2.青岛太平角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的种类组成中红藻种类最多,褐藻其次,绿藻最少。3.青岛太平角潮间带群落中大型海藻的种类组成和藻总量(株)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海藻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大,秋冬季节其次,夏季海藻种类和数量最少。4.孔石莼、鼠尾藻和珊瑚藻为青岛太平角岩相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的最常见种。5.青岛夏季绿潮藻种浒苔是由其他海域漂流而来,且较其他藻种更适应夏季较高水温,使其短时间内迅速生长。

    关键词:青岛太平角;大型海藻;岩相潮间带

    大型海藻种类繁多,包括红藻、褐藻、绿藻和蓝藻等四大门类,从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都有分布[1],是能依靠基部固着器固着在水底基质上生活,含有叶绿素a,能进行光合放氧的多细胞海洋植物。大型海藻是海洋植物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和海洋浮游藻类一起构成海洋的主要初级生产者[2]。

    近年来,对于潮间带大型海藻的开发利用成为海洋蓝色经济开发和海洋环境治理方面的热门话题,其成果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3-4]。同时,在改善环境、净化水体、为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地和繁育场所及碳汇贡献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5-6]。因此,潮间带大型海藻基础调查工作对进一步的潮间带大型海藻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有关中国沿海部分地区的海藻调查分类研究基础工作,自新中国解放后,在曾呈奎院士的号召和带领下逐步有序開展[7-8]。80年代,山东省组织并开展了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历时8年完成[9]。然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海洋环境状况、海域使用及开发利用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综合调查数据资料距今时间较长,和当前实际情况差别较大,对目前的相关活动缺乏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潮间带生物,潮间带介于陆海之间,是大陆边缘的一个狭窄地带,交替地受到空气和水淹没的影响,是生物圈中最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10]。

    从历史资料可以看出[11-16],潮间带生物不仅经受复杂的环境条件,人类生产生活也极易对其造成影响。青岛太平角(36°02′N,120°21′E)属于胶州湾畔,位于青岛市区沿海第二海水浴场东部,其潮间带大型海藻组成、分布及随季节变化情况更易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本文在定性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青岛太平角岩相潮间带大型藻类进行为期 1 年的逐月调查,查明青岛太平角潮间带大型海藻组成、分布、数量及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更新基础资料,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蓝色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提供基本依据。为了保留本次调查地点的原始风貌,不破坏原有的藻类种群,本次调查只进行了定性分析,没有进行定量分析。本次样本的采集都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没有过多的人为干预,所以本次调查的结果具备相应的参考价值。

    1 调查方法

    1.1 青岛太平角岩相潮间带概况

    青岛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市区沿海水域辽阔,水质肥沃[17]。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太平角(36°02′N,120°21′E)位于青岛市区沿海第二海水浴场东部,其东、南、西三面环海,沿岸有多个礁岩(见图1)。

    1.2 采样方法

    1.2.1 样品采集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青岛太平角(36°02′N,120°21′E)岩礁区,每月大潮时进行大型海藻群落定性研究。观察每次大潮时所有可见大型藻类。并在潮间带采集尽

    可能多的大型海藻种类,将采集到的样品先进行粗略的分类,把它们分别装入预先编号的样品袋中,带回实验室。

    1.2.2 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在实验室内对采得的所有定性标本,用海水洗净,进行系统的分类、鉴定,按类别分开装瓶,并分别加入5%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18]。最后将样品制成标本存档。

    1.3 调查记录

    观察所见大型海藻并对其数量进行记录(有但是数量很少用一个“+”标记;数量较少,用“++”;数量较多,用“+++”;满目都是,数量很多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各月藻种类数不同,各种藻的数量也不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2.2 调查结果分析

    群落组成,对采集标本的种类进行鉴定,共采集到了3 门36 种大型海藻,其中绿藻门5属7种,占总种数的占19.4%。数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的种类有孔石莼和浒苔。有些种类虽然有分布但数量较少,如羽藻、硬毛藻、缘管浒苔、刚毛藻。褐藻门7属10种,占总种数的27.8%。其中鼠尾藻分布广泛生长旺盛。红藻门16属19种,占总种数的52.8%。珊瑚藻、蜈蚣藻生长最为旺盛。其次扇形拟伊藻、角叉菜、多管藻数量相对较多。

    2.3 按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将调查采集结果综合分析,见表2,表3。

    2.3.1 各月海藻总量(株)的分析 如表2所示,2010年的5月份和2011年的4月份藻总量(株)最大,说明4、5月份春季的气候等各方面条件最适合大型海藻的生长。2010年的8月份到2011年的2月份藻总量(株)的变化不大。6月和7月的藻总量(株)最少,证明夏季的环境条件不适合大型海藻大规模的生长,只有个别的藻类如浒苔会在这期间生长。

    2.3.2 各类海藻种类按月分析

    如表3所示,每种藻类在不同的月份所占总藻量(株)比重各不相同。从全年的角度看红藻所占比重较绿藻和褐藻大,2010年的5、8、9、10、12月和2011年的1、2月红藻占总藻量(株)比重大于绿藻或褐藻所占总藻量(株)比重,说明红藻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也说明该海域的环境条件适合红藻的生长。绿藻只在7月份比例最高,说明绿藻在这样的条件下(盛夏)生长繁殖最旺盛。全年的其他月份绿藻占比重趋于平稳。褐藻在3月和6月达到最大比例。当红藻有较大比例时,褐藻和绿藻所占的比例都不大,而在褐藻和绿藻比例较大时,红藻的比例又减小。它们之间似乎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一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2.4 对最常见种珊瑚藻、孔石莼和鼠尾藻进行单一分析

    如表1所示,珊瑚藻、孔石莼和鼠尾藻分别为三门的最常见种,以下对这3种最常见种进行单一逐个分析。

    孔石莼,属于绿藻门,丝藻目,石莼科,石莼属。亦称海菠菜、海条,属常见海藻。片状,近似卵形的叶片体由两层细胞构成,高10~40 cm,鲜绿色,基部以固着器固着于岩石上,生活于海岸潮间带,生长在海湾内中、低潮带的岩石上[15]。调查期间,孔石莼在各月均有分布,且数量很大。说明本次调查地区太平角的环境条件很适宜其生长。

    珊瑚藻,属于红藻门,珊瑚藻科,又稱为耳突麒麟菜、钙化藻。它们的叶状体坚硬,因为细胞壁中含有石灰。一般都呈粉红色,有些呈红色、紫色、黄色、蓝色、白色或灰绿色。珊瑚藻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均有分布,且分布广泛。调查期间,珊瑚藻的分布较为广泛。其季节分布趋势是夏季藻量很少,盛夏季节趋近为零。由此可以推断,环境水温较高不适宜珊瑚藻的生长。

    鼠尾藻,属于褐藻门,圆子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俗名:鼠尾藻,学名:谷穗菜、老鼠尾巴菜。它的分布较孔石莼少,但是较珊瑚藻多。与珊瑚藻季节分布趋势一致,在夏季藻量很少,盛夏季节几乎没有分布。

    3 讨论

    3.1 生长节律

    青岛太平角潮间带大型藻类无论种类还是数量在春季最多,藻总量(株)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其他三个季节在种类上差异也并不大;在数量上,夏季明显较少。盛夏季节大型海藻的种类小于其他季节,冬季和秋季的差异不大。

    3.2 最常见物种

    调查结果表明,青岛太平角潮间带大型海藻适宜春季生长的种类有孔石莼、鼠尾藻、蜈蚣藻、叉节藻、浒苔、萱藻、酸藻、珊瑚藻、多管藻、角叉菜。适宜夏季生长的种类有为孔石莼、浒苔、海黍子。适宜秋季生长的种类有孔石莼、鼠尾藻、蜈蚣藻、珊瑚藻。适宜冬季生长的种类有孔石莼、鼠尾藻、珊瑚藻、角叉菜。其中孔石莼、珊瑚藻、鼠尾藻为青岛太平角岩相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的最常见物种。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型海藻的季节性分布取决于它们对水温的适应,绿藻在热带水域的进化程度最高,褐藻在寒温带水域占优势,红藻分布于所有的纬度区,这与范世亮,付俊平,刘东艳等人对青岛各海岸潮间带藻的调查结果一致[19-21],本次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个论点。其中,珊瑚藻、孔石莼、鼠尾藻为该地区最常见种,可见该地区较适宜这些藻类的生长。同时也说明这些藻类的生长能力非常强,抗逆性与环境适应性强。

    本次调查,也印证了青岛沿岸海域夏季以浒苔藻种为主的绿潮爆发,其浒苔来源一般为从其他海域漂流而来。浒苔可适应生长水温高于其他大型海藻藻种,且其较其他藻种更适应青岛盛夏季节水温,此时几乎没有其他藻种与之形成种间竞争关系,使其短时间内迅速具有生长优势。从而形成了青岛盛夏季节以浒苔为主的绿潮爆发,这与李德萍、乔方利等人的结果一致[22-23]。可为治理青岛夏季浒苔为主的绿潮爆发提供参考。

    为了保留本次调查地点的原始风貌,不破坏原有的藻类种群,本次调查只进行了定性的分析,没有进行定量分析。本次样本的采集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 没有过多的人为干预,所以本次调查的结果具备相应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宇峰,宋金明,林小涛.大型海藻栽培及其在近海环境的生态作用[J].海洋环境科学,2005,24(2):77-80

    [2] 丁兰平,黄冰心,谢艳齐.中国大型海藻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生物多样性,2011,19(6):798–804

    [3] 毕列爵.藻类的经济价值[J].生物学通报,2004,39(7):14-15

    [4] 周志刚,毕燕会.大型海藻能源化利用的研究与思考[J].海洋经济,2011,01(4):23-28

    [5] Smith J V.Marine macrophytes as a global carbon sink[J] .Science,1981,211(4484):838-840

    [6] 江志兵,曾江宁,陈全震,等.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的生物修复[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4):57-63

    [7] 曾呈奎,张峻甫.中国北部的经济海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2(00):57-82

    [8] 曾呈奎,张峻甫.中国沿海海藻区系的初步分析研究[J].海洋与湖沼,1963,5(3):245-253

    [9] 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集,综合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2

    [10] 崔清晨,孙秉一.海洋化学辞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11] 庄树红,陈礼学,孙力.南长山岛岩岸潮间带底栖藻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格局[J].海洋科学进展,2003,21(2):194-201

    [12] 杜飞雁,李纯厚,廖秀丽,等.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化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06,25(A01):37-39

    [13] 谢恩义,申玉春,叶宁,等.流沙湾的底栖大型海藻调查[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29(4):30-35

    [14] 尹秀玲,龙茹,李顺才,等.秦皇岛海藻资源的调查[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18(4):22-26

    [15] 周宏,杨万喜.嵊泗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组成及区系特点[J].海洋湖沼通报,2001(2):35-40

    [16] 曾呈奎.中国经济海藻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3-167

    [17] 李学伦.旅游地理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18] 玉波.洋生物生态调查技术规程[M] .(国家海洋局 908 专项办公室).第一版,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19] 范士亮,刘海滨,张志南,等.青岛太平湾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B05):98-104

    [20] 付俊平,曾晓起,王长云.青島前海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海藻群落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25-31

    [21] 刘东艳,王梓瑶.青岛市沿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初步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99(3):35-40

    [22] 李德萍,杨育强,董海鹰,等.2008年青岛海域浒苔大爆发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6):1165-1170

    [23] 乔方利,马德毅,朱明远,等.2008年黄海浒苔爆发的基本状况与科学应对措施[J].海洋科学进展,2008,26(3):409-410

    Abstract:The rocky intertidal zone of Qingdao Taipingjiao(36°02′N,120°21′E)were set and the communities of marine macroalgae were investigated monthly from May 2010 to March 2011.Results showed that: 1.A total of 36 species of 3 phylum were collected,among which 19 species( belonging to 16 genera) were Rhodophyta,10 species( belonging to 7 genera) were Phaeophyta and 7 species( belonging to 5 genera) were Chlorophyta.2.In the rocky intertidal zone of Qingdao Taipingjiao,species of Rhodophyta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rine macroalgae community,followed by Phaeophyta and then Chlorophyta.3.The quantities and species of the macroalgae changed seasonally and a seasonal variation of Spring > Autumn = Winter > Summer was obtained.4.The region's most common species are Ulva pertusa,Sargassum thunbergii and Kappaphycus.5.Enteromorpha prolifra,the main algal of green tide in Qingdao is drifting from other sea area,and it is more adapted to higher sea water temperatures than other algae species,making it a short- time dominant species.

    Key words: Qingdao Taipingjiao ; macroalgae ; rocky intertidal zone

    (收稿日期:2016-04-29)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