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苦丁茶质量标准研究

张玲玉 陈良 赵翡翠 姜林


摘要:目的 建立苦丁茶的质量控制标准,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0批不同产地苦丁茶样品,对苦丁茶性状进行描述,对苦丁茶叶的横切和粉末进行显微鉴别,以绿原酸为对照品对苦丁茶进行薄层鉴别,测定10批苦丁茶样品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苦丁茶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对苦丁茶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制订了苦丁茶中绿原酸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检查项中暂订苦丁茶的水分不得超过13%,总灰分不得超过1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5%。确定了苦丁茶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根据测定结果暂订本品含绿原酸不得低于0.6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控制苦丁茶的质量。
关键词:中药产地;苦丁茶;绿原酸;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5-0096-04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of Leaf of Chinese Holly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ZHANG Ling-yu1, CHEN Liang2, ZHAO Fei-cui2, JIANG Lin2 (1. College of TCM,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 2. Affili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et up 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for Leaf of Chinese Holly;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eaf of Chinese Holly. Methods Ten batches of Leaf of Chinese Holly samples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properties were described. The crosscutting and powder of leaf was under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Chlorogenic acid was set as reference substance to conduct thin-layer identification. Moisture, total ash, and acid-insoluble ash of the 10 batches were detected. HPLC was used to detect chlorogenic acid in Leaf of Chinese Holly. Results The properties and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were described.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method for chlorogenic acid in Leaf of Chinese Holly was formulated. Check items temporarily required that the moisture in Leaf of Chinese Holly should be less than 13%, total ash less than 13%, and acid-insoluble ash less than 5%.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chlorogenic acid in Leaf of Chinese Holly was confirmed. It temporarily required that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should be more than 0.60%.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formul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of Leaf of Chinese Holly.
Key words: place of production (TCD); Leaf of Chinese Holly; chlorogenic acid; quality standard
苦丁茶Llex kudingcha C. J. Tseng是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多以嫩叶或叶入药。苦丁茶主产于我国南方,以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等地及华南的江西、云南等地居多[1]。苦丁茶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清热解毒、清火明目作用,有降压降脂、保肝护肝、改善心脑血管血液循环及抗菌消炎等功效[2-5]。但苦丁茶的市场品种良莠不齐。目前苦丁茶只有地方标准,且仅有性状和显微的鉴别项,难以达到控制其药材质量的目的。本试验对苦丁茶的性状及显微进行研究,增加
薄层鉴别项、检查项试验,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主要成分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使苦丁茶的质量标准更加完善。
1 仪器与试药
Waters2489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AG-135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SI-234电子分析天平,丹佛仪器(北京)有限公司;DM3000B显微成像系统,德国莱卡公司;SK250LHC超声波清洗机,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irect-QTM5超纯水仪,Millipore公司;YOKO-ZS紫外线分析摄影仪,武汉药科新技术开发公司;KDC-40低速离心机,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中性分公司;QJGW-2型箱式电阻炉,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煤质仪器研制中心;101A-2型干燥箱,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SHZ-Ⅲ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绿原酸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53-201314),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苦丁茶样品分别来自广西、福建、四川、海南等不同产地,经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中药鉴定室李永和主任药师鉴定为冬青科苦丁茶Llex kudingcha C. J. Tseng,样品来源详见表1。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鉴别
观察不同产地的苦丁茶药材,根据药材实际进行性状描述。苦丁茶呈长圆状椭圆形,长约8~18 cm,宽约3~10 cm,边缘锯齿状,主脉于上表面凹下,于下表面凸起,侧脉每边8~16条。叶柄直径约2~3 mm。叶片厚,革质[6]。上表面灰黄色、灰绿色或灰棕色,有光泽,下表面黄绿色。气微,味苦,微甘。
2.2 显微鉴别
2.2.1 叶的横切面 上表皮细胞最长为55 μm,宽8~18 μm,栅栏组织由2列细胞组成,约占叶肉的1/4,具草酸钙簇晶,直径约15~62 μm。外韧维管束肾形,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下方及两端,中柱鞘纤维较宽,位于韧皮部的外侧。木质部发达,导管3~12个排列成行,射线1~2列。
2.2.2 粉末显微鉴别 黄绿色至绿色。草酸钙簇晶,直径17~58 μm。气孔环式及不定式[7]。螺纹及网纹导管,直径10~40 μm。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
2.3 薄层色谱鉴别
苦丁茶含有多酚类儿茶素、黄酮类物质、咖啡碱等活性成分,其中多酚类中主要含绿原酸及其衍生物等[8]。薄层鉴别方法为:取苦丁茶药材粉末0.5 g,加50%甲醇20 mL,超声处理30 min,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用甲醇作为溶剂,制成每1 mL含0.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剂为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4 检查项
参照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Ⅸ H和附录Ⅸ K[9]测定法测定10批苦丁茶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结果见表2。根据10批样品测定结果分析可知:水分测定结果最高值为11.23%,平均值为10.54%;总灰分测定结果最高值为11.56%,平均值为10.88%;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最高值为4.60%,平均值为4.09%。以上述结果为基础,暂订苦丁茶中水分应不得超过13%,总灰分不得超过1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5%。
2.5 绿原酸含量测定
2.5.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TM Rp 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5∶8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2.5.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0.4 mg对照品,置10 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 mL含0.04 mg的溶液,即得。
2.5.3 供溶液品溶液制备 取苦丁茶药材粉末(过二号筛)1 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180 W,频率35 kHz)30 min,放冷,再次称定质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1 mL,置5 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5.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L,过滤,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5.5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4.6 mg,置10 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得对照品母液。精密吸取该母液0.25、0.5、1、2、3 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溶液10 μL,过滤,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对照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28 007.544 1X-18 960.088 9(r=0.999 9)。结果表明,绿原酸在0.115~1.3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5.6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苦丁茶药材(批号141220)1 g,按“2.5.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每次进样10 μL,连续重复进样6次,测定绿原酸峰面积,结果计算得峰面积RSD=0.9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7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苦丁茶药材(批号141220)6份,每份1 g,按“2.5.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每次进样10 μL,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RSD=1.29%,表明重复性良好。
2.5.8 稳定性试验 精密称取苦丁茶药材(批号141220),按“2.5.3”项下方法制备,置于室温,分别于0、2、4、6、8、10、12、24 h进行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绿原酸峰面积的RSD=1.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5.9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苦丁茶药材(批号141220),按“2.5.3”项下方法制备9份,各精密吸取1 mL溶液,分别定量加入绿原酸对照品,依法测定,结果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1.33%,表明本方法回收率较好,见表3。
2.5.10 样品含量测定 取不同批号、不同产地的样品,按“2.5.3”项下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各3份平行样,依法测定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图见图1,结果见表4。根据10批样品的测定结果,暂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不得低于0.60%。
3 讨论
本研究参照《广西中药材标准》对苦丁茶进行鉴别,粉末鉴别项下,苦丁茶中草酸钙簇晶及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量大而明显,可作为鉴别的依据。
在苦丁茶薄层色谱鉴别研究中,参照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茵陈的薄层鉴别方法[9],分别以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石油醚(60~90 ℃)-乙酸乙酯-丙酮(6∶3∶0.5)为展开剂试验,结果以前者的展开系统斑点分离较清晰。
苦丁茶的主要成分为绿原酸,本研究参照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茵陈药材项下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HPLC测定苦丁茶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苦丁茶的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试验考察了回流和超声2种提取方法,超声和回流提取的有效成分含量相似,超声较回流方法简单,故选用超声提取。根据10批样品的测定结果,暂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低于0.60%,用于控制苦丁茶药材的质量,为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不同苦丁茶样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相差较大,可能与其采收时间、加工方式以及产地有关。
参考文献:
[1] 鄢东海.苦丁茶名称的演变、植物种类及保健价值[J].贵州农业科学, 2007,35(1):114-116,113.
[2] 左文健,陈惠琴,李晓东,等.苦丁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 2011,42(1):18-20.
[3] 蔡鹃,黄敏桃,黄云峰,等.广西苦丁茶不同活性部位抑菌活性研究[J].中成药,2014,36(1):198-201.
[4] 沈强,司辉清,于洋.苦丁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茶业通报,2010(1):21-24.
[5] 符翠莉,蒙大平,荣延平,等.苦丁茶老叶水提取物降血脂作用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5):244-245.
[6]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药材标准:第1册[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3.
[7] 田建平,李娟玲,胡远艳,等.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与分类学意义[J].西北植物学报,2013(9):1800-1807.
[8] 胡顺莉,俞致,吴虹,等.苦丁茶提取物质量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4,33(2):81-84.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Ⅸ H,附录Ⅸ K.
相关文章!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欣【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50237例处方,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