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21弦筝“定弦”的历史脉络概述(下)

摘要:20世纪60年代起,21弦筝广泛运用,其音高定弦经历了由单一固定向复杂多变的发展历程。本文拟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古筝定弦演变的历史轨迹,从创新手法、调式调性、风格体现、音乐表现等多方面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待为筝艺理论和实践提供点滴参考。
关键词:21弦筝 人工定弦 创新 历史脉络 调性 音乐风格
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掀起了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音乐作曲技术的热潮,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立足于民族音乐的传统基石,结合当代时代特点和个性艺术追求,更广泛地运用现代音乐作曲手段创造音乐内容。《山魅》(1986年 徐晓琳)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
该曲采用以增、减音程相结合的人工定弦模式,突破古筝传统五声音阶定弦。其中隐伏四组极不和协音程:B-f(减五度音程);降b-e1(增四度音程); #f1-c2(减五度音程) ;g2-#c3(增四度音程)。定弦忽略原本五声音调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五声七声调性的游移,多种调性相互转换,变化音在旋律中的点缀等等,不和协音程的存在一改传统五声和协统一的常态。
同一时期,中西方音乐交融的另一表现为古筝不再仅仅以独奏的角色出现,古筝与西洋乐器结合,由民族管弦乐队协奏,各类重奏合奏以及室内乐作品层出不穷。考虑到古筝要融合于其他乐器,重新设计定弦以适应不同音高调性的特殊需求。如周龙的单簧管、古筝、低音提琴三重奏《定》:
图中显示:从#g-a2跨越12个音高,也就是十二音序定弦,即包含一组完整的12个半音,这是12半音体系与民族五声音调结合的典型范例,打破原有固定五声调性表现出的单一音乐语言,为调性之间的色彩转换和调性扩展重叠运用创造条件。又如谭盾的筝箫二重奏《南乡子》(1984年):
传统古筝21弦定弦因为四个八度为宫商角徵羽的循环排列,形成单一且相同的宫调重复进行,只有当乐曲进行中通过左手按压弦产生新的音高,才会出现新的临时调性,而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多是受制于左手的取音不便。《南乡子》的定弦却是在中国传统五声音阶的基础之上引入西方十二半音体系,对原有五声调性的音高升高或降低产生全新的十二半音,由原本只有一个宫调式的五声调式定弦转化为8个完全不同的宫调式五声或六声定弦:D-d(D宫五声);A-a(G宫五声);d-d1(C宫五声);g-g1(F宫五声);c1-c2(降B宫五声);f1-f2(降E宫六声);降b1-降b2 (降A宫六声);降d2-降d3(降D宫五声),这些精心设计的新调性互相转换,重叠运用,完全打破了原来单一调性对音乐旋律的束缚,并产生新的音调。除此之外,21弦经过重新定音排序,出现的12半音体系也为自然大小调提供素材,增强旋律和声性功能。体现出作曲家从音乐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追求和探究,这一创新之举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二、20世纪90年代至今
90年代后,作曲家们运用人工定弦来拓宽音乐语言的创新手法多种多样,作曲家王建民在“运用多调的连环叠置的定弦排序”方面做出很好的诠释,也正是《戏韵》(1993年)和《莲花谣》(1995年)两首作品异曲同工之处,集中表现人工定弦创新手法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性成果。
《戏韵》人工定弦显示调性排列依次为:降E羽-C羽-A羽-升F羽-升D(降E)羽,虽然都是民族羽调式,21根弦却汇集了十二平均律中所有十二个半音,为获得更丰富的音程、和弦等特殊音效以及增强和声功能等方面作了整体布局。《莲花谣》定弦实现了多调的连环叠置,包括G宫、A宫、B宫、D宫、E宫多种调性相互交融,十二平均律中十二个半音只缺F音和C音。这种根基于民族音调之上,又能使各种转调、离调或几种调式并置皆有可能的精巧排序,可谓是匠心独具。
纵观古筝作品人工定弦这一技术手段的发展历程,总趋势是由简单向复杂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既是音乐艺术形式本身的日益完善,表现力日益丰富的结果,又是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生活的需要。当下,人工定弦技术手段在古筝作品创作中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其根本原因源于多调性自由转换与和声复调多声思维的创作理念。筝曲创作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自然需要符合时代的新的音乐语言,这就需要发展和创新。人工定弦的创新手法正是适应了这一点,时代激发出的新的审美需求使创新思维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而显现出与时俱进的新风格。另一方面,受西方音乐理论思潮的影响,作曲家对于技术手段的不断探索和思考,反映在创作个性化、多样化、复杂化的风格特征,人工定弦为创作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直接带来多彩的调性转换、立体且丰富的和声色彩和耳目一新的特殊音效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以韵补声”是体现筝乐“民族”特性的重要手段,万变不离其宗,任何一种创新的技术手段不可改变的是固有的“筝韵”。
基金项目:
本文为南京艺术学院校级重点课题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当代筝曲创作态势微观研究,项目编号:XJ2012008。
参考文献:
[1]姜宝海.筝学散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
[2]王建元.中国传统文化的空灵、婉约与浪漫情愫的结晶-析徐振民的音乐作品[J].艺术百家,2003,(04).
[3]王建民.人工调式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2,(01).
[4]王宁.试论二十一弦筝独奏曲定弦的发展及其分类[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3年.
[5]顾韫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筝曲创作中的共生性格局[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作者简介:
[1]乔荍: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
摘要:20世纪60年代起,21弦筝广泛运用,其音高定弦经历了由单一固定向复杂多变的发展历程。本文拟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古筝定弦演变的历史轨迹,从创新手法、调式调性、风格体现、音乐表现等多方面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待为筝艺理论和实践提供点滴参考。
关键词:21弦筝 人工定弦 创新 历史脉络 调性 音乐风格
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掀起了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音乐作曲技术的热潮,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立足于民族音乐的传统基石,结合当代时代特点和个性艺术追求,更广泛地运用现代音乐作曲手段创造音乐内容。《山魅》(1986年 徐晓琳)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
该曲采用以增、减音程相结合的人工定弦模式,突破古筝传统五声音阶定弦。其中隐伏四组极不和协音程:B-f(减五度音程);降b-e1(增四度音程); #f1-c2(减五度音程) ;g2-#c3(增四度音程)。定弦忽略原本五声音调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五声七声调性的游移,多种调性相互转换,变化音在旋律中的点缀等等,不和协音程的存在一改传统五声和协统一的常态。
同一时期,中西方音乐交融的另一表现为古筝不再仅仅以独奏的角色出现,古筝与西洋乐器结合,由民族管弦乐队协奏,各类重奏合奏以及室内乐作品层出不穷。考虑到古筝要融合于其他乐器,重新设计定弦以适应不同音高调性的特殊需求。如周龙的单簧管、古筝、低音提琴三重奏《定》:
图中显示:从#g-a2跨越12个音高,也就是十二音序定弦,即包含一组完整的12个半音,这是12半音体系与民族五声音调结合的典型范例,打破原有固定五声调性表现出的单一音乐语言,为调性之间的色彩转换和调性扩展重叠运用创造条件。又如谭盾的筝箫二重奏《南乡子》(1984年):
传统古筝21弦定弦因为四个八度为宫商角徵羽的循环排列,形成单一且相同的宫调重复进行,只有当乐曲进行中通过左手按压弦产生新的音高,才会出现新的临时调性,而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多是受制于左手的取音不便。《南乡子》的定弦却是在中国传统五声音阶的基础之上引入西方十二半音体系,对原有五声调性的音高升高或降低产生全新的十二半音,由原本只有一个宫调式的五声调式定弦转化为8个完全不同的宫调式五声或六声定弦:D-d(D宫五声);A-a(G宫五声);d-d1(C宫五声);g-g1(F宫五声);c1-c2(降B宫五声);f1-f2(降E宫六声);降b1-降b2 (降A宫六声);降d2-降d3(降D宫五声),这些精心设计的新调性互相转换,重叠运用,完全打破了原来单一调性对音乐旋律的束缚,并产生新的音调。除此之外,21弦经过重新定音排序,出现的12半音体系也为自然大小调提供素材,增强旋律和声性功能。体现出作曲家从音乐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追求和探究,这一创新之举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二、20世纪90年代至今
90年代后,作曲家们运用人工定弦来拓宽音乐语言的创新手法多种多样,作曲家王建民在“运用多调的连环叠置的定弦排序”方面做出很好的诠释,也正是《戏韵》(1993年)和《莲花谣》(1995年)两首作品异曲同工之处,集中表现人工定弦创新手法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性成果。
《戏韵》人工定弦显示调性排列依次为:降E羽-C羽-A羽-升F羽-升D(降E)羽,虽然都是民族羽调式,21根弦却汇集了十二平均律中所有十二个半音,为获得更丰富的音程、和弦等特殊音效以及增强和声功能等方面作了整体布局。《莲花谣》定弦实现了多调的连环叠置,包括G宫、A宫、B宫、D宫、E宫多种调性相互交融,十二平均律中十二个半音只缺F音和C音。这种根基于民族音调之上,又能使各种转调、离调或几种调式并置皆有可能的精巧排序,可谓是匠心独具。
纵观古筝作品人工定弦这一技术手段的发展历程,总趋势是由简单向复杂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既是音乐艺术形式本身的日益完善,表现力日益丰富的结果,又是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生活的需要。当下,人工定弦技术手段在古筝作品创作中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其根本原因源于多调性自由转换与和声复调多声思维的创作理念。筝曲创作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自然需要符合时代的新的音乐语言,这就需要发展和创新。人工定弦的创新手法正是适应了这一点,时代激发出的新的审美需求使创新思维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而显现出与时俱进的新风格。另一方面,受西方音乐理论思潮的影响,作曲家对于技术手段的不断探索和思考,反映在创作个性化、多样化、复杂化的风格特征,人工定弦为创作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直接带来多彩的调性转换、立体且丰富的和声色彩和耳目一新的特殊音效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以韵补声”是体现筝乐“民族”特性的重要手段,万变不离其宗,任何一种创新的技术手段不可改变的是固有的“筝韵”。
基金项目:
本文为南京艺术学院校级重点课题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当代筝曲创作态势微观研究,项目编号:XJ2012008。
参考文献:
[1]姜宝海.筝学散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
[2]王建元.中国传统文化的空灵、婉约与浪漫情愫的结晶-析徐振民的音乐作品[J].艺术百家,2003,(04).
[3]王建民.人工调式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2,(01).
[4]王宁.试论二十一弦筝独奏曲定弦的发展及其分类[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3年.
[5]顾韫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筝曲创作中的共生性格局[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作者简介:
[1]乔荍: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
摘要:20世纪60年代起,21弦筝广泛运用,其音高定弦经历了由单一固定向复杂多变的发展历程。本文拟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古筝定弦演变的历史轨迹,从创新手法、调式调性、风格体现、音乐表现等多方面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待为筝艺理论和实践提供点滴参考。
关键词:21弦筝 人工定弦 创新 历史脉络 调性 音乐风格
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掀起了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音乐作曲技术的热潮,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立足于民族音乐的传统基石,结合当代时代特点和个性艺术追求,更广泛地运用现代音乐作曲手段创造音乐内容。《山魅》(1986年 徐晓琳)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
该曲采用以增、减音程相结合的人工定弦模式,突破古筝传统五声音阶定弦。其中隐伏四组极不和协音程:B-f(减五度音程);降b-e1(增四度音程); #f1-c2(减五度音程) ;g2-#c3(增四度音程)。定弦忽略原本五声音调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五声七声调性的游移,多种调性相互转换,变化音在旋律中的点缀等等,不和协音程的存在一改传统五声和协统一的常态。
同一时期,中西方音乐交融的另一表现为古筝不再仅仅以独奏的角色出现,古筝与西洋乐器结合,由民族管弦乐队协奏,各类重奏合奏以及室内乐作品层出不穷。考虑到古筝要融合于其他乐器,重新设计定弦以适应不同音高调性的特殊需求。如周龙的单簧管、古筝、低音提琴三重奏《定》:
图中显示:从#g-a2跨越12个音高,也就是十二音序定弦,即包含一组完整的12个半音,这是12半音体系与民族五声音调结合的典型范例,打破原有固定五声调性表现出的单一音乐语言,为调性之间的色彩转换和调性扩展重叠运用创造条件。又如谭盾的筝箫二重奏《南乡子》(1984年):
传统古筝21弦定弦因为四个八度为宫商角徵羽的循环排列,形成单一且相同的宫调重复进行,只有当乐曲进行中通过左手按压弦产生新的音高,才会出现新的临时调性,而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多是受制于左手的取音不便。《南乡子》的定弦却是在中国传统五声音阶的基础之上引入西方十二半音体系,对原有五声调性的音高升高或降低产生全新的十二半音,由原本只有一个宫调式的五声调式定弦转化为8个完全不同的宫调式五声或六声定弦:D-d(D宫五声);A-a(G宫五声);d-d1(C宫五声);g-g1(F宫五声);c1-c2(降B宫五声);f1-f2(降E宫六声);降b1-降b2 (降A宫六声);降d2-降d3(降D宫五声),这些精心设计的新调性互相转换,重叠运用,完全打破了原来单一调性对音乐旋律的束缚,并产生新的音调。除此之外,21弦经过重新定音排序,出现的12半音体系也为自然大小调提供素材,增强旋律和声性功能。体现出作曲家从音乐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追求和探究,这一创新之举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二、20世纪90年代至今
90年代后,作曲家们运用人工定弦来拓宽音乐语言的创新手法多种多样,作曲家王建民在“运用多调的连环叠置的定弦排序”方面做出很好的诠释,也正是《戏韵》(1993年)和《莲花谣》(1995年)两首作品异曲同工之处,集中表现人工定弦创新手法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性成果。
《戏韵》人工定弦显示调性排列依次为:降E羽-C羽-A羽-升F羽-升D(降E)羽,虽然都是民族羽调式,21根弦却汇集了十二平均律中所有十二个半音,为获得更丰富的音程、和弦等特殊音效以及增强和声功能等方面作了整体布局。《莲花谣》定弦实现了多调的连环叠置,包括G宫、A宫、B宫、D宫、E宫多种调性相互交融,十二平均律中十二个半音只缺F音和C音。这种根基于民族音调之上,又能使各种转调、离调或几种调式并置皆有可能的精巧排序,可谓是匠心独具。
纵观古筝作品人工定弦这一技术手段的发展历程,总趋势是由简单向复杂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既是音乐艺术形式本身的日益完善,表现力日益丰富的结果,又是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生活的需要。当下,人工定弦技术手段在古筝作品创作中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其根本原因源于多调性自由转换与和声复调多声思维的创作理念。筝曲创作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自然需要符合时代的新的音乐语言,这就需要发展和创新。人工定弦的创新手法正是适应了这一点,时代激发出的新的审美需求使创新思维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而显现出与时俱进的新风格。另一方面,受西方音乐理论思潮的影响,作曲家对于技术手段的不断探索和思考,反映在创作个性化、多样化、复杂化的风格特征,人工定弦为创作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直接带来多彩的调性转换、立体且丰富的和声色彩和耳目一新的特殊音效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以韵补声”是体现筝乐“民族”特性的重要手段,万变不离其宗,任何一种创新的技术手段不可改变的是固有的“筝韵”。
基金项目:
本文为南京艺术学院校级重点课题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当代筝曲创作态势微观研究,项目编号:XJ2012008。
参考文献:
[1]姜宝海.筝学散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
[2]王建元.中国传统文化的空灵、婉约与浪漫情愫的结晶-析徐振民的音乐作品[J].艺术百家,2003,(04).
[3]王建民.人工调式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2,(01).
[4]王宁.试论二十一弦筝独奏曲定弦的发展及其分类[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3年.
[5]顾韫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筝曲创作中的共生性格局[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作者简介:
[1]乔荍: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