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苹果密植栽培成败典型事例回顾分析

王田利+刘彩香??
摘要:回顾了静宁县30多年来在苹果密植栽培中成功和失败的典型事例,表明其成功和失败与苹果品种、砧木、树形及立地条件和管理有密切关系,生产中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进密植栽培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苹果;密植栽培;典型事例;品种;砧木;树形;地形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2003003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B
密植栽培是苹果生产中一直应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相伴,发展过程是曲折的。静宁县从1980年开始进行密植栽培试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典范,也有失败的教训。现通过对静宁苹果密植栽培的回顾,择取其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成败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以启后者。
1品种
在苹果密植栽培中,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大量生产实践证明,品种直接决定这一模式应用的成败。1980年,静宁苗圃进行了苹果密植栽培试验,选择的主栽品种为金冠,按照2 m×3 m的株行距,667 m2栽植111株,栽植当年对树体所发枝条进行拉枝处理,栽后第2年667 m2产超过250 kg,第3年1 200 kg,第4年达到2 700 kg,第5年3 200 kg,开了静宁甚至平凉地区密植栽培的先河,成为甘肃省密植栽培的典范。1986年,平凉地区苹果产业启动会在静宁召开,对苹果密植栽培这一模式进行了充分肯定。同年秋季,静宁县城关镇南关村村民宋徐珍,按照该模式以2 m×3 m的株行距新建密植园667 m2,主栽品种为金冠、秦冠,栽植时采取“坑大、肥多、水足、秋栽”的密植技术,有效地保证了成活。建园后在树体管理上,采
王田利等:静宁县苹果密植栽培成败典型事例回顾分析
用折叠式扇形整形,采取人工强制矮化措施。通过春季拉枝整形,夏季扭梢促花,秋季压枝开角、摘心、缓势、促萌,冬季轻剪缓放、弯曲延伸、控前促后,利用临时枝结果、永久枝扩冠,抓地下、促树势,以果控冠,实现了第1年建园、第2年挂果、第3年丰产、第4年高产、第6年创纪录。1988年结果株率达到55%,3年生全部投产,667 m2产1 544.6 kg,6年生667 m2产量达到3 894 kg,达到了空前的成功。群众的应用是苹果密植栽培成功的标志,是试验结果的放大,表明密植栽培在静宁县开始进入推广阶段。在以上成功的典型事例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采用了金冠、秦冠这类易成花的品种,有利于进行以果控冠,可有效地延缓果园郁闭现象的出现,这是密植栽培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上世纪80年代,由于采用的是金冠、秦冠等易成花的品种,密植栽培具有进入结果期早、前期产量上升快的特点,苹果密植栽培模式盛行。到上世纪90年代,静宁苹果生产中密植栽培得到了普及,特别是在城川乡,由于受宋徐珍等人密植园的影响,当时所建园普遍栽植密度较大,多数采用2 m×4 m的株行距栽植,有少部分采用了2 m×3 m的株行距。然而,由于这一时期我国苹果产销形势发生变化,富士苹果的发展受到重视,在栽培品种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致使在这一阶段采用密植栽培的果园大多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富士苹果成花难、进入结果期迟、前期产量上升缓慢,到本世纪初,大多果园由于空间不足,苹果枝条抱合生长,竞争向上生长成了苹果林,低产劣质,效益很低。而在同一时期,静宁南部的仁大乡在栽培富士时,将每667 m2栽植密度控制在45株以下,有的采用4 m×5 m的株行距,667 m2栽植仅35株,保证了树体定期挂果,在进入结果期后,产量持续上升,果品质量较高,创造了667 m2产6 000 kg、收益3.6万元的高效典型。
以上事例充分说明,按品种选择种植密度至关重要,切不可盲目跟风。
2地形
同样是密植栽培,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表现的差异也相当悬殊。静宁县细巷乡刘堡村于1997年发展苹果时,在苗木中混有部分矮化苗,当时群众不认识,按乔化苗进行了栽植,由于刘堡村地处山区,无浇灌条件,导致树体矮小,多年来生产效益较低,这一现象在静宁相当普遍,因而形成了静宁不适宜进行矮化栽培的观念。而在静宁威戎镇新华村有一村民,在1992年栽植了0.11 hm2矮化红富士,由于园地在川区,有良好的浇灌条件,故树体生长健壮,多年来667 m2产量一直稳定在3 500 kg左右,成为苹果矮密栽培的典型。
以上事例充分说明,苹果矮化密植对地形的要求严格,只有在水肥条件有保障的地区栽植,生产效益才有保证。
3枝条类型
苹果树按照枝条生长情况分为普通品种、短枝型品种和半短枝型品种三类。一般普通品种树冠高大,密植栽培难度较大;短枝型品种枝条节间紧凑,树冠相对较小,密植栽培管理难度较小;半短枝型品种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静宁县城川乡至威戎镇大面积栽植的普通型富士苹果密植园,绝大部分以失败告终,但其中栽植短枝型和半短枝型品种的果园,生产经营效益都很不错。仁大乡处于静宁最南部,气温高、土壤肥沃,多年来苹果栽植密度普遍较小,大多667 m2栽植株数在45株以下。南门村五社村民陈灵和,2006年按照2 m×4 m的株行距栽植0.13 hm2烟富6号苹果,采用高纺锤形整枝,近年来持续保持高产、稳产,生产效益相当不错,果园和树体控制的也很理想,通透性良好,成为静宁果园创新的典型之一。
以上事例说明,在静宁立地条件下进行苹果密植栽培,应优先发展短枝型和半短枝型品种,普通品种特别是红富士普通品种在密植生产中要慎用。
4砧木
静宁县苹果生产上以普通砧木栽培为主,矮化砧木和半矮化砧木应用较少。在少量可见的矮化砧应用中,效果大多很不理想。根据调
查,一方面与静宁的立地条件有关,另一方面与栽植方法有极大的关系。在红寺乡文寺村,有零星矮化苹果园,由于栽植时根砧露地较长,树冠小,长势弱,产量低,群众多放弃管理。而在威戎镇新华村有一村民,栽植的以M26为中间砧的红富士苹果园,栽植时采用营养大沟栽植法,所挖营养沟深在1 m以上,栽植时外露中间砧达10 cm左右。由于营养沟深,在第2年进入雨季后,导致营养沟土壤塌实,树体下陷,埋土后中间砧仅外露1 cm左右,树冠较大,长势旺,产量和效益多年来一直较当地乔化果园高。
以上事实说明,静宁县在肥水条件好的地方是可以发展矮化密植生产的,所用砧木对苹果生产影响较大,砧木栽植的深浅也至关重要,进行相关试验很有必要。矮化密植是世界苹果发展的潮流,静宁苹果要保持持续发展,对矮化栽培的研究、推广是必走之路,矮化密植栽培目前是静宁苹果生产中的短板,对矮化苹果的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
5树形
苹果密植栽培在我国走过弯路,在本世纪初对密植栽培进行反思时,有的学者提出树形不适,没有与密植栽培相适应的树形是导致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苹果密植栽培时单位面积栽植株数上去了,可是发展观念及管理措施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树形应用上没有跟上。在本世纪初,通过从国外引入高纺锤树形及自主创造的松塔树形,在生产中应用后,这一状况才有所好转。
静宁县密植栽培生产中主推树形为改良纺锤形树形,从目前应用状况看,这种树形在667 m2栽植45株以下时,应用是较成功的;在667 m2栽植45株以上,效果较差,易郁闭,对产量影响较大,改形要及早进行。静宁在树形应用上开始由改良纺锤形向高纺锤形过渡,总的趋势是随着单位面积栽植株数的增加,单株中干上枝轴数量增加,枝干比拉大,枝条开枝角度加大,控制措施要求也越严。
通过对静宁苹果生产的现状调查,凡能达到以上标准的,果园均管理得好,产量和效益较理想。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