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多建“既养老又看病”的养老院

    何勇海

    据报载,2015年内,北京市所有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都将具备医疗条件,包括通过自建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等方式,让居住其中的老人能看病。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机构不会因此涨价。

    长期以来,我们的养老与医疗分属不同机构,互相独立,自成体系,造成“养老院不能看医,医院里不能养老”。一旦有老年人患病,要么不得不经常奔波、往返于家庭、医院和养老院之间,既可能耽误治疗,也会增加家属负担;要么把医院当成养老院,在医院常住,加剧医疗资源紧张。而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既养老又看病,其好处显而易见,不仅方便养老院的老人就医,而且能增加养老院的入住率,还能减轻医院的病床压力。

    问题关键在于,养老院实现“医养结合”真能不涨价吗?有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各类养老机构中,有医疗支持(至少内设医务室、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的不足20%。据说,养老院实现医养结合的途径有三,一是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并向相关部门提出医保定点申请;二是配套设置医务室、卫生所等,或引入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是与周边有医保定点资质的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开辟绿色就诊通道。不管哪种渠道,都会增加养老院的运营成本。

    养老院的价格本来已经“高高在上”,让很多老人发愁。没有医疗支持的80%的养老院,一旦实现了“医养结合”,有了“既能养老又能看病”这一“卖点”,集体涨价也不是没有可能。况且,养老院实现“医养结合”还有不少“拦路虎”。据业内人士说,从医生、护士配备数量,到诊所面积等,都要达到设立医疗机构的标准;诊所达标的养老机构还需要一定规模,才能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成为医保定点单位;而且,“医养结合”涉及民政、卫生、社保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制度能否有效衔接,也是一个很大的“硬伤”。故而,说什么“养老机构的入住费用不会因为机构具备了看病功能而提高”,为时过早。

    一言以蔽之,养老院缺少资金、不能获得医疗机构身份、不能纳入医保定点等,都可能导致“医养结合”说易行难。因此,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让老人们“前院看病,后院养老”,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化手段,还需要政府给力,从政策和资金上积极扶持“医养结合”,使“医养结合”实现几全其美,体现养老这一公共服务的公益性。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