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效益农业的发展策略

    周运新

    摘要:发展效益农业,对于当前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和农业阶段性矛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由于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加强效益农业的推广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中西部地区效益农业发展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以期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效益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西部;效益农业;增收

    效益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利于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中西部地区发展效益农业,既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三农问题的解决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效益农业的内涵

    效益农业,是指强调收益和利益,确保农民增收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从微观主体,即农民的角度来讲,效益农业就是能够为经营者创造满意的收入,或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从宏观主体,即政府角度来讲,效益农业就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效益农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农业发展从追求产量、保证区域供给转移到追求质量、维持可观经济效益。效益农业不再单纯地强调满足农民温饱,而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实施原则。效益农业是市场化农业,它从市场需求出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以产生更高经济效益。其次,效益农业也是精品农业和科技农业,其通过先进生产技术的引入,促进农业品牌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综合质量和价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效益农业,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同时也是农民群体的迫切需求。

    二、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改造能力差

    客观而言,中西部地区耕种环境较差,改造成本高,这成为了限制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由于中西部地区耕地条件的限制,区域内的农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为落后,与东部发达地区、国际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目前,受耕种条件的限制,中西部地区多数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只有少数老弱群体留守农村,依靠农作物种植来勉强自给自足。然而,随着中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可耕种土地数量进一步减少,农业发展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二)生产能力低

    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依旧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农作物种植和农产品产量基本依赖于季节气候。如果当年风调雨顺,作物生产良好,农民就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收成。但是,一旦季节变化无常,雨水短缺的情况下,农作物生产将遭受巨大影响,农民收成也会锐减。

    其次,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自然灾害相对较多,导致农业产量无法得到可靠保障。中西部地区多山地丘陵,夏季降水比较集中,容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大量梯田容易被毁坏,严重影响到农业正常生产。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特别是在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下,经济损失非常大。

    (三)综合效益低

    目前,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东部主要农业地区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且相对比较平坦,易于机械化作业,大量先进、高效种植和生产方式的运用极大地保障了农业效益。而中西部地区目前仍旧以人工作业为主,无论是在农作物的种植还是收割方面都基本依靠人力来完成。巨大的技术悬殊,导致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能力严重不足。此外,中西部地区缺乏对市场的把握,很少在农作物品种方面下工夫,种植理念也比较落后,导致农业收入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三、中西部地区发展效益农业的基本要求

    中西部地区效益农业的发展,必须强调农业的特色化、标准化和科技化生产。效益农业必须从地区农业实际出发,深入挖掘和剖析地区农产品特色,遵循坚持重点扶持、多样发展的原则,走特色化农业产业发展道路。

    其次,中西部地区效益农业必须强调发展的标准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发展效益農业必须在加强特色化定位的同时强调产品的高标准,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此外,还要强调科技化发展路线。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自然条件更为恶劣,因此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产品产量不足。为实现效益农业,必须实施科技路线,加强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引入,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快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步伐。

    四、中西部地区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宏观调控

    中西部地区发展效益农业,必须以政府宏观调控做支持,健全我国现行的农业法律法规,推动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中西部地区农业综合竞争力。效益农业的发展,还需要完善的交通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做保障,以实现农业的国际化。

    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交通网络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农产品的高速运输,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道路交通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地区经济、文化和信息交流。地方政府应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效益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必须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互联网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网络建设,农民能够及时快速地了解和掌握最新农业信息,并获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价格走向分析,从而加快生产调整,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重视技术推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和变革能够极大地优化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对于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而言,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势在必行。地方政府在发展效益农业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地推广立体化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生态农业。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严重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一方面,针对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政府应该给予更高的农业补贴资金,鼓励农民购买机械化生产设备,以缓解靠天吃饭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建立农业机械合作社,加强与农业机械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通过租赁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对应的机械生产设备,同时为企业提供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

    (三)优化农业结构

    为加快效益农业的推广和实行,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丰富农产品种类,促进农业的多样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效益农业强调农业的市场化,而不是单纯的满足农民生产所需。效益农业必须立足于市场,通过品牌化和多样化来占据更为广阔的市场。地方政府必须依照地区农业发展实际,调整农产品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附加值较高、市场需求量较大和利润较高的农产品,适当削减低价农产品占比。

    为保证农业结构优化工作的落实,地方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群体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转变农民生产观念。地方政府要组建专门的效益农业推广和宣传部门,深入基层群众开展教育和宣传活动,帮助农民接受先进的技术培训和教育,使农民形成市场化思维,提高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当然,地方农业企业也应该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调整农产品加工和生产结构,严格把控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带动中西部地区农业品牌化和多样化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突出地方特色

    中西部效益农业的发展,还应坚持地方特色,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减少市场竞争压力,促进地方效益农业的稳步发展。目前,农产品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农产品同质化严重。而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自身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显然处于劣势竞争地位。对此,必须加强农产品特色挖掘,在产品品种、价格、口味和质量上形成独特优势。

    中西部地区效益农业发展中,必须充分剖析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发展当地种植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围绕主导产品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不断增强地区农产品综合竞争力。虽然西部地区山地、丘陵居多,不利于机械化农业推广,但是,许多优秀的特色农产品在全球享有较高知名度,如寧夏的枸杞,汉中的茶叶、板栗等,都有着良好的市场口碑。对此,地方政府应该将这些特色农产品作为效益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以获取更多经济利润。

    五、结语

    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转变农民传统农业观念,通过特色农产品挖掘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化、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皮竟,蒲昌权,熊艳,等.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06).

    [2]唐佑全.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化的相关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07).

    (作者单位:合肥市庐江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