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雨城探索

    衡彤

    现代农业园区是破解现代农业建设中农民增收这一非常艰难而又最为重要的课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雨城区合江镇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建设为例,总结其发展经验,为现代农业园区特别是丘陵山区地带“无边界”农业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建设做法

    ——统筹谋划推进。制定《合江镇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核心区打造方案》,规划打造“云台山高山茶园观光区”“茶乡水岸度假区”和“茶园休闲区”三大功能组团。

    ——壮大产业基地。立足合江镇茶叶产业关联度大、涉及面广、惠民度高等特点,拓展“中高端”和特色优势供给。结合东部片区“雅茶”产业绿色发展精品环线建设,积极推广GAP种植、绿色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目前,园区所在的合江镇茶园面积已达3.4万亩。其中,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科技示范基地1000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低产茶园提质增效示范区1000亩,新品种繁育示范基地300亩,生态观光茶园核心园区300亩。“云台山观光茶园”是雅安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茶叶核心区,万亩生态观光茶园示范基地。园区内拥有大小茶叶加工企业40余家,拥有相对标准化茶叶加工厂4家,四川省扶贫龙头企业1家,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5家。

    ——打造融合示范。坚持“一三互动、农旅融合”发展理念,将丝路文化和茶马文化有机结合,加快一三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以生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全力打造“茶旅融合”精品示范。目前,已建成云台山国家茶叶公园贡茶源田园综合体,云台山农业公园游客中心,依格尔“茶源丝路驿站”丝绸博物馆,张山村“东篱茶舍”手工制茶非遗体验馆,示范打造了茶家乐“茶乡人家”和“茶隐乡居”茶文化主题民宿,配套完善了云台山万亩观光茶园游亭、茶田游道等设施设备。

    主要成效及形成的相关机制

    ——经营管理机制。农业公园建成后,由雨城区园区管委会与农业公园管委会合作,对农业公园中财政投入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股权量化,并将资产委托农业公园管委会统一经营管理。

    ——绿色发展机制。依托“百亿茶叶产业”培育计划,以塘坝村、双合村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实施“绿色农业示范、丝茶联合营建、农旅产业融合、园区党建共进”的发展战略,以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茶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规模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为总体定位,建设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公园内有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2个、“三品”认证1个、覆盖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3.4万亩,年均茶叶综合收入上亿元,农户从茶叶全产业链中人均收入达7000元,占全年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

    ——茶旅融合机制。围绕茶叶及丝绸两大特色产品,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田园综合体——丝路茶源小镇,促进“一三互动、农旅融合”,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同时,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发展理念,配套打造茶香栈道、茶田圣景等旅游节点。同时积极引入电商平台,搭建熊猫公社合江馆,通过打造“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协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市场(含超市)+合作社+农户”“农业公园+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和“利益兜底”“收益分成”“大农业公园+小业主”等利益联结模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优先吸纳农业公园周边贫困户和农民群众成为产业工人。将财政涉农资金、扶贫专项资金中可转换经营收入的,量化为集体资产入股,年底按照相应比例分配。

    ——内生动能发展机制。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多权同确”,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进一步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所功能。积极探索土地托管模式,由托管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保姆式”服务,实现“农业生产托管”。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用地保障制度,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贫困村飞地经济发展机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不具备发展条件的贫困村——张山村引进农业公园发展,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户脱贫致富。探索了贫困村“飞地经济”发展新路径。村“两委”以集体资金入股的方式兴办物业实体,成立雅安市雨城区高山飞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将贫困户吸纳入社,统一鲜叶收购、统一绿茶制作、统一产品包装销售。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策建议

    ——强化园区功能特色定位。树立“无边界”农业园区概念,从更大时空尺度来看待产业链条的构建与发展。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结合发展地实际,准确把握园区建设功能定位,引导园区聚焦特色、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形成规模,通过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联通农业物流链,加快形成无边界现代农业园区格局。强化园区品牌意识,突出园区品牌牵引力,制定相关奖励扶持政策,开发符合雨城特色和品牌理念的精品项目。

    ——强化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管理制度、金融服务机制、集体产权制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鼓励园区建立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托管中心等新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机构。探索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新模式,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居民房屋、林权等“三权”抵押质押贷款长效机制。出台扶持政策吸引城市资本、工商资本下乡入园,突破园区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构建公益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强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农业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四大经营主体”,形成生产基地、专业乡(镇)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市场“四大载体”。鼓励园区乡镇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组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新型股份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试点示范。规范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鼓励涉农单位和个人领办合作社,科研院校与专业合作社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围绕效益产业、特色农产品,扶持种养大户发展家庭农场或合作农场,推进“农户制”向“农场制”转变。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与合作社、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建设一批效益高、加工增值潜力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园区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发展物流企业。

    ——强化园区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园区生产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园区前延后伸,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和物流配送、产品展示、市场营销体系,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上下衔接和跨界配置,有机整合农村一、三产业。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金、销售农产品入社或入股的方式,参与到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中来。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开展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提质行动,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先导区。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强化园区信息体系建设。开辟园区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和网上办事窗口,提升信息公开和网上服务能力。设立优质农产品网上展厅、“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网上推介、农产品实时价格查询等专栏,完善农产品网上供求平台。切实在农民与市场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搭建起一座市场服务的桥梁。开辟农业园区发展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园区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网上推介专栏。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