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画与钢琴作品的联觉

尧倩亦摘要: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的表现手段,音乐、诗歌、绘画都各有不同。以李斯特的钢琴曲集《旅行岁月》第一集“瑞士”中的《奥伯曼山谷》为研究对象,利用诗画艺术的特征与音乐表现形式的联觉,来阐述钢琴作品是如何用音响来描绘诗情画意的。
关键词:李斯特 钢琴作品 诗情画意 联觉
音乐、诗歌、绘画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段,例如音乐是以音响、和声、旋律等等塑造形象;美术作品是以色彩、线条、平面或立体的构图方式来表现作品;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以文字的形式,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音乐作为抽象不定性的情感语言,需要诗画这种明朗、具象、直观的作品来帮助我们理解音乐。这三者的表现手段虽然看上去不同,但可以采用联觉的方式将它们结合起来,联觉是对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可以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自然规律,因此它们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李斯特钢琴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特点、诗歌般的韵律及其相关文学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绎方式等方面的分析,联觉诗画艺术的特征,从而帮助演奏者加深对这两部作品的理解,提升演奏内涵。看一位作曲家是如何从与其意识形态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的可能性,用音乐描绘出史诗般的画面的。
一、《旅行岁月》与诗画联觉的基础
(一)李斯特及其《旅行岁月》背景
在19世纪欧洲音乐的史册中,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不仅是一位钢琴演奏大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同时也是浪漫派时期的一个具有探索精神的作曲家。作为19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家,他积极探索钢琴演奏技巧,充分挖掘钢琴的音响功能,对键盘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钢琴之王”。李斯特一生创作了涉及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共 800 余部。其中,《旅行岁月》汇编为三集,分别命名为《瑞士》、《在意大利》、《在罗马》,都是他游历欧洲时所感而作,和各地的自然环境、社会习俗、音乐风格等有着密切的联系。1833年李斯特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陷入爱河,为避开世间种种束缚,他们远离世俗,爱情的幸福与大自然的亲近造就了他当时诗一般的心境,那段时光是李斯特最平静、幸福的,被大自然的神圣美而吸引。
很多人曾认为“钢琴之王”李斯特的作品过于炫技,缺乏音乐内涵,但在1848-1854年他创作了《旅行岁月》第一集瑞士篇,这部佳作体现了李斯特除了炫技以外,也是一位非常重视音乐内容重要性的作曲家。《旅行岁月》(瑞士)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也是反映李斯特在创作上另一面的代表作品,既圣神又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气息。
从《旅行岁月》(瑞士)里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丰富的诗画艺术,文学作品的渗透对李斯特的创作是起了巨大作用。19世纪很多的艺术家都是从文学作品方面得到创作灵感,《旅行岁月》(瑞士)直接得益于三部作品:乔治桑的《一个旅行者的信》、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塞南古的书信体《奥伯曼》,这三位文学家的作品中都表现主人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自由的心境,与当时的李斯特产生了共鸣。他和情人玛丽顺着文学家们的足迹在瑞士全景游历,并在此期间创作了《旅行岁月·瑞士篇》。
(二)《奥伯曼山谷》的创作由来
李斯特深厚文化修养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当他在人生受到打击时是宗教给予他安慰,除此之外他力求用丰富的阅读来补充自己的不足,他的创作思想收到从浪漫主义保守派到进步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奥伯曼山谷》是第一集“瑞士”中的第六首,其创作灵感来自于法国作家塞南古(Etienne Pivert de Senancour,1770-1846)1801-1803年间创作的书信体作品——《奥伯曼》,其中蕴含的一种悲观厌世的思想成为了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中文学作品的代表思想之一,但同时也热爱自由,向往着大自然。
根据地域与历史等因素的差异,我们对于每部作品的认知,都会有不同的个人主义情感认知,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在理解和表现其音乐内涵中更多强调自由度。因人而异的自由随感演奏,虽然不能让每个人接受,但是随着艺术时代的发展,终将会慢慢被世人所接受。如果能够找到产生这种自由的缘由,必然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音乐风格有所帮助。
二、钢琴作品中的诗情画意
(一)钢琴作品中诗歌的韵律
在诗歌的表达上,李斯特结合了文学作品的手法,以拜伦和塞南古两位作家的诗句来作序,借助文字艺术来增强诗境的表达。在《旅行岁月》(瑞士)中,只有第六首《奥伯曼山谷》曲式上可划分为少用的四段式ABCD,并使用主题变形的手法,主题经过激烈的思想搏斗、发展、演变,最后推向全曲的高潮。这首曲目是李斯特众多标题钢琴作品之一,要注意理解并把握标题音乐的文字提示的含义,尽量表现作曲家创作本意为基本目的,可少量加入演奏者的二度创作。音乐和诗歌都是感性的艺术,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不同的听众和阅读者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各自反应在脑海中的画面和体会到的情感是不一样的。
诗歌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以文字的形式,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抒情言志,传递作者、作品、欣赏着三方的情感;带给人们精神物质需求中美的感受。
像《奥伯曼山谷》我们在曲式上将它划分成四段式结构,可以联觉到诗歌写作结构上的起承转合。
第一部分“起”(1-74小节):主题从正拍开始,由左手在小字组的音域中缓缓开始奏出主题,速度上为Lento assai,第1至4小节乐句由G大调进行到g小调,这里短小的乐句中调性的变化使音乐富有逻辑性、思辨性,是对内心彷徨犹豫的陈述,犹如哲学般深沉的思考。
谱例1:
第二部分“承”(75-128小节):开始于升C大调,结束在c小调上,是一个抒情的慢板段落,承接着上段的情绪,动机仍采用半音切分节奏下行,旋律流动平稳舒缓,给人唯美田园的感觉。
第三部分“转”(129-187小节):音乐性格突然转到B大调,像是一夜间风云骤变,以类似歌剧的形式,以一段左手低沉的震音为伴奏,右手稍自由的八度乐句模仿宣叙调展开与命运激烈的斗争,充分体现了奥伯曼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第四部分“合”(188-216小节):Lento速度,E大调。第三部分“转”本应在色彩灰暗的e小调结束,然而音乐突然转到E大调上,如同命运开启了幸运之门,神奇的转折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力量,音乐情绪像是李斯特青年时爱于挑战新鲜事物和不怕跟命运斗争的乐观精神。
(二)音乐线条与绘画的对应性
艺术体裁中的门类总是隐含着总总联系,它们互为渗透、影响和借鉴的。我们在生活中听到、看到的艺术、音画时尚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聆听音乐时总能唤起心中的感受,联想出一幅美丽的画卷,细细品味,回荡在音画中。有时到美术馆去欣赏画卷,总能听到舒缓的背景音乐,飘荡在每个角落,带我们进入画卷的想象。这只是我们生活中对艺术的联想,一种情感的审美体验,它隐含了音画之间的联系,艺术之间共融性。钢琴音乐与绘画在艺术载体中许多本质的属性是相通的,所以说在学习与认知中我们可以作为姊妹艺术进行艺术导入。
联觉是对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可以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自然规律,是发生在感觉层次上人们共有的心理反应。联觉对应关系规律是音乐之所以能够表现听觉之外对象的根本原因与最重要的基础。这个重要的规律能够作为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中介环节的机制,并获得对能够落实到具体音乐形态操作的音乐表现性规律的把握与认识。比如,人们普遍会由听觉的高低音产生视觉上明暗的感觉。在音乐中,调性、和声和音色是渲染色彩的三大要素。和声、织体和大小调调性的变化,可以造成光明、阴暗、深浅、疏密、浓淡的色调变化。声音与色彩在作者情感方面而相通, 使人从声音中能够“听”到色彩,从色彩中能够“看”出声音。
音画时尚不管在外部还是内部的联系中有一定的对应性。音乐作品中每个音符之间流走,诠释整部作品,建构起作品的流动性,作为作品的基本骨架;图画作品在起稿时,也是要素描出基本的框架图,然后再在色彩、光线明暗等方面精修。曲式的节奏与音乐作品的素描框架可以是相对应的属性。音乐的作品中高低起伏的旋律,又像是图画作品中线条明暗之间的对比,烘托作品的特色,更有立体感。
《奥伯曼山谷》第一个乐段G大调,是个主题性质的陈述型乐段,主题材料的左手低音旋律声部在小字组和大字组直接走动,以强起先切分后均分再逆切分的节奏,级进环绕音型构成,描绘了孤独绝望的音乐情景,单弦琴,如低声部单旋律的开始,仿佛主人公孤寂行走在巨大的山谷之中,周围苍茫荒凉。李斯特在乐曲一开头亲笔要求:“这里低音声部要很明确而强调”,并标注“expressivo”根据Lento assai速度、从主题材料中节奏型的多变、下行级进环绕音型和小调的使用,李斯特从《obermann》中汲取灵感,而周围的自然现象是较少热情的象征,相比于夸张的反思和自我忏悔,这时人类的心胸完全敞开,李斯特称之为“人类孤独痛苦的单弦琴和安慰痛苦的书”。然借以表达一种苦闷仿徨的心境。当它变成大调时作品采用了谢隆科尔的信念,只有可靠的事实是在自我感觉里:去感应,去存在,因此奥伯曼叙述因为压制不住的欲望而消耗陶醉在虚幻世界的咒语,最后在它欺诈的诱惑中枯萎。
第二部分转到C大调,采用切分节奏型和下行级进音型进行模进代替主体材料片段,伴奏织体为柱式和弦。
谱例2:
倘若说前面是主人公孤寂行走在一片荒凉的平原上,这段则是眼前进入一片新的天地,高声部单旋律像是缓缓流淌的小溪,右手由单音旋律到八度音程化加厚高声部,音量越来越密集,逐渐加速到本段结尾处出现“quasi cadenza”的段落渐慢,是李斯特式的华彩式乐句。
谱例3:
第三部分“转”到阴沉的B大调,与前面在色彩上有着鲜明的对比性。左手伴奏织体变为在低音区弹奏密集的震音。听觉音高的感觉与视觉物体大小、重量轻重的感觉具有联觉上的对应关系:音乐高,感觉物体越小、重量越轻;音越低,感觉物体越大、重量越重。在这里大篇幅震音的使用,音区低音区已在大字一组与大字组演奏,在视觉上表现出突变暴风骤雨的情景,气氛紧张到令人窒息。曲中大篇幅的使用震音,在不同音域和不同同力度变化见频繁转换,将山谷起伏连绵,雄伟壮丽,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谱例4:
第四部分结束在E大调,中间加入了新的材料,织体上变为和弦分解式,像是经过激烈的斗争后心情逐渐平稳,旋律声部音高的降低和三连音伴奏织体表现出无法比拟的安静和柔美。
谱例5:
尾声密集的柱式和弦、向两头不断扩展的音域以及踏板的使用促成洪亮的音响,轰鸣的音响效果在尾声光芒四射,让这部作品直至最后达到高潮,一切幻想到达鼎峰。尾声部分最后三小节是个不完满终止,与前面主题相和呼应,似乎暗示着无止尽的轮回式的运命终将回到原点,虽然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但象征着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信念。
谱例6:
《奥伯曼山谷》在结构的布局上,随着主人公内心情绪的高涨,旋律分布的音域也在逐渐的向两端扩张,织体中无论是柱式和弦还是分解琶音等,各声部的层次都略发清晰,和声效果既丰富又细腻。在各层次见采用重复旋律音,将旋律声部八度音程化,利用扩张两端音域的张力,以达到钢琴曲演奏出如交响乐队般的震感效果。
三、结语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是听觉的、即逝和动态的;诗歌和绘画是视觉的、恒存和静态的。尽管所属艺术门类不同,但它们却受到相同的艺术规律的制约,外在特征鲜明不同的二门艺术却在思维、功能、理念、艺术语言等层面有着诸多共性。学习钢琴作品应将这些共性作以双向顺连和互通性思考后融入钢琴学习,对于改变学习者的认知角度、理解方式和分析模式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常常能从优秀的美术作品中的线条与结构方面感受到音乐的律动,也能从优秀音乐作品的音律中感受到美术的色彩。具象的绘画中抽取出与钢琴音乐相通的共性元素并加以糅合,有助于对抽象的音乐做具象联觉,或迁移视觉体验到听觉体验之中,还可以破除单一艺术在思维上的僵化性与局限性,为钢琴学习带来更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匈]弗朗茨·李斯特.李斯特音乐文选[M].俞人豪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6]周小静.钢琴之王——李斯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俄]亚科夫·米尔什坦.李斯特[M].张玉芝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8]朱雅芬.双重性格的浪漫主义音乐家——李斯特(上)[J].钢琴艺术,2004,(01).
[9]朱雅芬.双重性格的浪漫主义音乐家——李斯特(下)[J].钢琴艺术,2004,(02).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