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等刊物的成功于文学期刊的借鉴意义

    【摘要】胡风主编的《七月》等文学期刊取得了成功,他以启蒙精神服务于抗战的民族解放的时代潮流,并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团结了一批有共同精神追求的同人,并帮助了青年作者的成长,和他们一起推动了“七月派”这个著名文学流派的形成。

    【关键词】胡风;《七月》;启蒙;时代;同人期刊;《火花》;第三代诗歌

    【作者单位】杨文忠,河南工学院。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16-zd-023)。

    《七月》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由文艺理论家、编辑家胡风主编的重要文学期刊,后来他又在《七月》的基础上,先后主编了《希望》《七月文丛》《七月诗丛》等刊,推出了大量国统区进步青年作家和解放区作家的作品,并写下大量的评论文章。胡风在中国内忧外患纷纭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通过一系列的文学编辑工作,促成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流派——七月派,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非常罕见的。通过研究胡风文艺编辑思想,探究胡风文学编辑工作的独特之处,对当代文学期刊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启蒙——独特的文学编辑思想服务于时代精神

    在中华民族遭受日寇蹂躏的时代背景下,救亡图存自然是时代的主要精神。胡风办刊的主要原因源于他自觉的“启蒙”意识,作为鲁迅先生最忠实的学生,他继承并发扬了“五四”启蒙的文学传统,通过自己所办的文学刊物服务于民族的解放事业。

    “七月派”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七月派”诗人们大都追求诗歌与时代的密切结合,发掘和歌颂民族的生命强力,把诗歌作为战斗的武器,抒发了鲜明的主观战斗激情,追求诗歌鲜明的毫不含糊的政治倾向性。七月派小说作家继承了“五四”时期鲁迅先生提出的批判国民性的理性精神,深刻认识到经历数千年封建专制下国民中的“精神奴役创伤”,强调对中国社会改造的“主观战斗精神”,并以强烈的艺术个性和主观性,通过刻画时代巨变中许许多多的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带动民众抖落“死的渣滓”[1],显示了民族内生的觉醒力量。

    在当代文学时期,也有一些围绕着一个文学刊物形成一个文学派别和文学潮流的情况出现。例如新中国成立初级,以《火花》为阵地,作家西戎担任主编时期,每年办短篇小说专号,集中展现山西作家的小说创作。他召集山西作家们开会,要求作家们每年必须为《火花》写一到两篇小说。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逐渐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他们都有着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在创作中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也直面农村复杂的矛盾,成功塑造了许多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农民在走出了黑暗的封建专制社会,迈向新时代新生活的变化。同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他们还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讲故事为主,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人物形象。作品结构层次分明,语言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基于时代的总体氛围,他们的作品中散发着轻松、幽默的气息。他们后来被称为“火花派”或“山西派”,又被谐谑为“山药蛋派”。《火花》在“火花派”的形成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著名文学期刊《人民文学》响应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推动了从伤痕文学到改革文学的思想解放进程,虽然没有具体的文学流派形成,但其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彰显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引领社会价值的趋向。

    后来的“先锋派”“新写实”等文学现象,虽然表现了社会生活中个人的生命体验,为社会提供了一席精神寄托之地,但终究没有反映中国社会走向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令人荡气回肠、精神一振,并愿意为之付出的时代精神。虽然《钟山》为新写实小说开辟了成长的沃土,但最终也只能湮没在家长里短的喧嚣声中。

    走入21世纪中国文学,片面化、斑点化、碎片化的特征更加明显,虽然也有反映时代主流社会生活的作品,但普通读者的阅读视界早已被充满着假、空、色、财的所谓文学作品湮没了。

    二、意气相投的“同人”办刊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同人文学杂志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这些杂志由志趣相投、观念相近的作家、评论家创办,它们风格鲜明,团结起了一批作家。如《新青年》《语丝》《论语》《现代》《创造月刊》等。

    作为一本文学杂志,《七月》能成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发轫,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七月》创刊伊始便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共同文学与精神倾向的作者“同人”群体。首先,胡风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器重与信任,并作为鲁迅先生精神传人的身份与许多作家建立了共同的精神联系。萧红、萧军、端木蕻良、曹白等这些在当时已经成名并一直围绕在鲁迅先生周围的作家,也根据自己的创作特点选择刊物投稿,他们早就和胡风有许多文学上的联系,而他们对《七月》等刊物的青睐,也证明了其与胡风精神上的联系。更不用说艾青、田间这些在胡风的推介下走上诗坛的诗人,《七月》初创,他们都给予胡风强力的支持。

    “七月派”的作家与诗人们活力的来源还可以在胡风的这段话里得到答案:“一个理想的同人杂志,应该尽量地反映这样有特性的团体活动和它所能关联到的生活环境的色调、动态,反映那些环境的生活也推动那些环境的生活,反映那个团体的活动也推动那个团体的活动。”[2]由此可以看出,胡风认为,同人刊物的整体内容应密切联系特定的时代环境,切实感知民众丰富的情感世界,反映劳苦群众的实际斗争生活,而作者也能在自己的创作中与人民大众紧密结合,得到理想的与现实的拥抱,从而迅速成长。

    绿原在回忆中说,胡风先生在给他的回信中以朴实真切的话语表达了他对于青年作者成长的殷殷期望。胡风和青年作者的关系起初都是基于简单的文学关系,这些交往激起的是青年作者对于胡风的充分信任,并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淳朴的自然且美好的关系。胡风的做人观和文艺观在绿原的眼中融合了:“我总觉得,和胡风在一起,我莫名其妙地爱好起来的诗,在人生中并不具有第一位的意义,应该还有比它更高更重要的意义在,那就是做人;有时却又觉得诗是神圣的,神圣得甚至超过了第一位,连口头谈一下都会亵渎了它似的。因为‘世上最强之物莫过于人生,‘只有人生至上主义者才能成为艺术至上主义者,而‘丢掉了人生就等于丢掉了艺术,这可能就是我最初所接受的胡风文艺思想。”[3]这些青年诗人对胡风的感情,源自胡风对锐气十足、初露锋芒的青年诗歌爱好者的用心爱护和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之间的关系近似于师生情谊,但却比师生之间的感情要深厚得多。这些文学青年心甘情愿地以胡风为楷模,在各自文学创作和群体精神气质上,逐渐形成了七月诗派所独有的艺术个性和精神品格。当时,如田间、东平、鲁藜、天蓝、邹荻帆、孙钿、曾卓、绿原、牛汉、冀汸、化铁、阿垅、路翎等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和文学作家团结在胡风的周围,他们写小说、写报告文学、写诗,踊跃地向《七月》和《希望》投稿,和胡风保持统一的创作态度。

    受胡风影响的《诗垦地》《呼吸》《泥土》等文学小刊物都具有同人性质。这些刊物都属于“地下”,作者群是《七月》和《希望》的主创,它们都延续发挥了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紧扣时代的脉搏,表达了对旧恶势力的唾弃和对新生活的憧憬。

    胡风对同人杂志的青睐,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他著名的“三十万言书”中,他建议取消机关刊物,建立“劳动合作单位”,让编者和作家享有真正的主导权。当时,虽有胡风同人的《起点》、沙鸥的《大众诗歌》、靳以的《小说月刊》、司马文森的《文艺生活》等杂志,但都是新中国成立前同人杂志的余音。后来“百花时代”,又有江苏《探求者》、四川《星星》等昙花一现,随即被无情的历史风潮所湮没。

    新时期初始,《今天》《沃土》《秋实》等同人期刊涌现,推开了文学表达的另一扇窗。20世纪80年代中期,《非非》《他们》《莽汉》等一大批以第三代诗歌和校园诗歌诗人为主的同人诗歌期刊崛起,民间诗歌和同人诗刊蓬勃生长。这些期刊,虽然不可能获得正式的刊号,也不可能像机关刊物那样获得财政的资助,其中很多刊物无论是编辑还是印刷都非常仓促,和胡风开始编辑《七月》时初期的形态差不多,但正如胡风所说:“同人杂志也许是一张壁报或传观的抄本,也许是几十份的油印,也许是三四百份的铅印刊物,但我以为,比较现在号称行销几千份而没有个性的同人杂志,那意义要高十倍百倍。”[2]

    随着互联网时代大幕的开启,大量文学网站陆续建立,许多作家和诗人开始以网络形式来传播自己的作品,并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与同道展开交流,形成一些类似“同人部落”的文学组织,获得一定社会影响后,他们有的开始从网络上刊发一些文学刊物,有的甚至自己编印自己的作品。希望他们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代一起搏动!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