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选择馆配商之策略探析
【摘要】本文以高校图书市场的购书特点为切入点,总结了馆配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馆配商选择方面的相关策略,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配市场;馆配商
【作者单位】张美莉,中州大学。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馆配事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我国图书市场的分销热点。就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馆配市场在1998年开始形成。当时,招投标竞争模式尚未引入,馆配商供货折扣比较高,市场竞争不太激烈。从2003年开始,国内图书馆馆配商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时期,馆配市场急速膨胀。到2007年和2008年,馆配市场进入调整规范期。在馆配市场上,最活跃的3股势力分别是民营代理商、新华书店和出版社。其中60%的市场份额为民营代理商占据,新华书店占据了25%—30%的份额,剩下的份额由出版社占据[1]。
一、高校图书馆市场特点
1.馆藏图书数量激增
由于高校的扩招、“人才培养”“教学水平”的评估,以及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带动馆藏图书数量激增。近几年来,随着各类高等院校扩招、并校,联合升本,以及“人才培养”“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开展,馆配市场急剧拉升。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文件中严格规定了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指标。其中,图书馆馆藏数量和年新书采购是指导图书馆采购图书的两项重要指标。评估文件明确要求高校年图书文献资料购置经费占全校教育事业费拨款的百分之五以上,高等院校本科生人均文献占有量为100册,大专生人均文献占有量为80册,年生均采购册数为3—5册。这种刚性图书馆馆藏量的指标要求在当时有相当多的高校存在不小缺口,为了达到评估标准,迎接上级部门对高校办学条件和综合评估的检查,各高校相应加大了对图书馆经费的投入。有了充足的经费做保障,高校图书馆抓住机遇,首先增加购书经费,大量购进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提高馆藏图书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改善读者的阅览环境,如配置查询机、打印机等现代网络设备,添置沙发、茶几等阅览桌椅,增强读者阅览的便利性、舒适度。这一时期,图书馆文献采购量出现“井喷”现象。同时,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发展,各院系资料室需求的图书品种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图书配置量逐年递增,馆配市场进入了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
2.后“迎评”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图书市场
随着2008年第一轮全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水平”随机性评估工作的结束,井喷式的图书馆采购量逐渐回落,馆配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各类高等院校按照“以评促建”的目标要求,再接再厉,稳步发展。为了支持教学、科研需求,各高校加大了对图书馆经费的投入,相应的,用于图书馆的购书费用也进一步增加。以笔者所在的大专院校为例,图书馆购书经费由以前每年的几十万元,增加到近几年稳定的200万元。像郑州大学那样的综合型院校,从2000年的35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万元[2]。
另外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尽管我国许多高校在扩招后、迎评前都大量采购新书,无论是图书的品种还是图书的数量,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大幅度提高,使图书馆总的馆藏量猛增。但从人均藏书量、图书馆其他软硬件设施等条件来看,与国外高校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中国高校图书馆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需要图书馆人注意的是,这种发展不应是突击式的、非理性的、迎合式的,而应该是渐进式的、理性的、长远式的,是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发展。
二、馆配市场存在的问题
在馆配市场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馆配商、出版社、图书馆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内在矛盾,不利于产业链的平衡发展[3]。此外,现在做新书、正价书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缺乏应有的利润空间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馆配市场的发展。
1.馆配商素质鱼龙混杂,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给馆配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近年来馆配商在数量上激增,但由于馆配商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对图书馆业务熟悉程度不够;再加上馆配商准入门槛过低,整体素质不高等。这导致馆配商鱼龙混杂,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可供图书馆选择的优质馆配商数量并不多。
馆配商之间因为利益的关系,存在着非理性、无序竞争,导致馆配商合理的利润空间及市场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同时,馆配商因追逐利润而出现诚信缺失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馆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质量。
2.招标制度不完善,导致馆配商无序竞争
图书采购招标,是规范图书馆供货市场竞争的一种较好方式。但由于招标制度不够完善,以及不规范操作和有法不依,导致实际效果出现偏差。招投标遭多方诟病,已成为众矢之的。在评标条件中,图书馆招标方虽然可以从“折扣、数据、服务、加工、信用度、合作单位”6个方面对馆配商进行评估,但是,除了“折扣”一项具有可比性,其余各项指标都是软性指标,其操作具有弹性。在招投标方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合作之前,标准都是模糊的,难以用具体的“量”衡量、把握。
另外,在评标委员中,图书馆人最多占三分之一,这样导致招标方的专家“不专”。其他相关专家虽然熟悉招标的程序,熟悉招标的法律条文,但是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特殊性不够了解,一味要求以最低折扣为主要指标来评判投标方,结果往往导致低价者中标。这无疑扰乱了馆配市场,让一些非规范性的小型馆配商入围。这些馆配商由于没有雄厚的实力,导致各项服务不到位,甚至一些承诺无法履约,从而影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整体质量。
3.馆配商追逐利润与图书馆服务要求存在矛盾
馆配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获得最大的商业利润[4]。因此,馆配商的工作模式很难与图书馆高质量的服务要求保持一致。例如,馆配商在招标书中的承诺有时不能完全兑现;图书的粗加工如加磁条、贴条码、打印书标、粘胶带等工序有时与图书馆的加工要求存在差异;采购图书的质量、数量,图书到馆率、到馆速度等方面与图书馆要求有出入等。
在编目数据方面,馆配商的做法往往与图书馆的要求差距很大。由于编目数据是按种类来付费,馆配商为了节省成本,会尽量减少购买国家图书馆的标准MARC数据。他们往往招聘一批编目人员,经过短暂的业务培训很快上岗。这类编目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其编目数据不规范,导致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此外,还存在到书率低,专业书、学术书组织不到位,贴条码、夹磁条、盖馆藏章偷工减料等问题。
三、高校图书馆选择馆配商之应对策略
1.把好招标第一关
首先,招标协议的起草。前期招标协议的起草是招标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招标协议的内容表述是否完整,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以及对馆配商能否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例如对馆配商所组织书源的“到书率”和“到书周期”以及图书的“后期服务”等重要指标,招标协议中要有具体的描述。同时,对于在协议执行过程中违约方所应支付的赔偿,也要有明确的规定。
其次,在评标委员会的组建方面,专家成员的组成结构要有周全的考虑。除了邀请图书馆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重要把关人,还要邀请本校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的代表,以及熟悉法律、法规方面的专家代表。这样组成的评标委员会更专业,更权威[5]。
再次,在评标过程中不要只看折扣高低,唯价格论,而忽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高校文献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特殊性、专业性。图书馆要综合考虑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例如馆配商的综合实力、馆配商的诚信度、馆配商采购图书的质量、馆配商的图书配货速度,以及图书后期加工和后期服务能力等。最终中标的馆配商不应该是价格压得最低的,而应该是综合条件最好的。
2.多方面考察馆配商的综合实力
在馆配商的选择方面,可以引入竞争机制。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复合型大型图书馆,每年的购书经费动辄几千万元。所以,在采购新书方面,不能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一家馆配商来做。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馆配商的整体规模、优势,有侧重、有目标地选择不同的馆配商。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竞争,便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可防止招标过程中的腐败。
在馆配商选择方面,高校图书馆应该注重考察以下三方面因素:(1)馆配商与主要出版社、大型出版社的合作情况。由于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其对采购图书有特殊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学术类、专业类图书,往往由大型出版社出版,印数较少、折扣少、货源紧张,这些恰恰是高校图书馆最需要收藏的文献资源。由于上述原因,小规模、非专业学科的馆配商不是很愿意组织这部分书源,往往抱着能做多少是多少的心理,没有积极主动地联系出版社,直接影响“图书到书率”。(2)馆配商的配套服务能力。其一,馆配商的预防重复采购能力。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复合型图书馆,采购人员较多,采购方式多样,分工难免会出现重复。一旦查重环节出现问题,已采购的图书二次进馆,就会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费时、费力、费钱。购书经费被占用,书架位置被占用,读者意见大。因此馆配商的预防重复采购能力十分重要。其二,馆配商的数据收集整理能力。高校图书馆每年在制订图书采购计划时,需要大量的数据做参考,这样,做出的图书采购经费预算才会更科学、更合理。例如全年出版图书的总量、自然科学图书平均每册的价格、社会科学图书平均每册的价格等。高校图书馆的采购人员获得数据的渠道有限,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使图书采购计划更精确,他们会经常联系馆配商,和馆配商进行数据核对。这就要求馆配商在数据收集方面有较多的渠道,整理的数据准确、权威,这样其每年提供给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出版总量和价格才会有较好的保证。其三,馆配商与物流公司之间的信息对接能力。虽然目前物流行业发达,物流迅速,但如果馆配商与物流公司方面沟通、协作不畅,也会直接影响图书到馆与加工的速度、效率。(3)馆配商员工素质的高低。在馆配商的工作团队里,应拥有较多高学历、多专业的人才。这些高素质人群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上学期间经常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和充实知识,受到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熏陶,其在为高校配书的过程中,会比较了解高校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对一些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知识有较好的把握,能够领会学术的动态和发展脉络。特别是在市场的把握方面,与没有接触过高校图书馆而直接从事这种工作的营销人员相比,他们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要多一些,体会要深一些,更有利于开展高校图书馆的馆配工作。
3.图书加工过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高校图书馆与馆配商之间,本应是互助协作,实现利益双赢的关系。但由于馆配商经营模式的商业化,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高校图书馆要想避免馆配商在服务上“先承诺,后打折”的局面出现,就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在图书加工的过程中,监督到位,把关质量。
图书馆在新书订单选购,新书到货查验、编目数据录入、图书基本加工、图书的验收和典藏等各个环节,应实行质量监控,责任到人[6]。具体来说,首先,在新书的采购方面,要先查重,再订购,严格按照馆藏数据做计划,避免重复订购;如果是现场采购,高校图书馆应组织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人员到图书展销会、新华书店等场所选书,这样,选书者能更直观地判断所选图书的质量,保证到馆新书从外观到内容都比较符合本馆的藏书要求。其次,在新书到馆后的查验环节,要注意其内容是否符合本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的连贯性,是否符合高校图书馆读者的阅读层次;出版年限是否久远,复本的数量是否符合本馆的藏书特色、图书的外观是否破损等。再次,在图书的编目、加工阶段,尤其是数据录入环节,要有图书馆专业编目人员参与,加强对馆配商数据编目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保证其加工的图书数据与本馆原来数据的一致性。最后,在图书的粗加工方面,要有图书馆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如馆藏章加盖的位置不能加盖在人像面部,以免影响美观;索书号和书标的打印、粘贴是否正确,符合要求;前后条形码是否齐全等。如遇到与招标协议有出入的地方应及时与馆配商沟通,保障双方的权益。
4.挖掘多种购书渠道
馆配市场表面繁荣的背后,是图书馆越来越采购不到高质量的、符合需求的文献。在传统的书目报订时代,新华书目报新书覆盖率非常全,承担了中国可供书目的功能。而现在,馆配市场的产业链上,馆配商占据主导地位,馆配商的书目是图书馆最主要的书目。这些书目除了具有一定的可供优势,既不权威,覆盖面又非常狭窄,于是,图书馆不得不同时选择若干家馆配商,即便这样,漏采还是相当严重。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多方面拓宽购书渠道。在把握住民营馆配商、新华书店和出版社三条渠道之余,应根据自身的需要,结合本校专业设置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购书渠道(如当当网、亚马孙网、卓越网等)。网上书店具有覆盖全球的优势,它还为一些外国原版图书的购买提供了可能;它虽然不能满足高校图书馆某一时期大批量采购图书的需求,但在满足读者对文献的个性化要求,解决对某一文献的特别需求方面,却有其独到之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可以成为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的重要补充途径。此外,可以馆配公司为中心,利用新技术,加强出版社、图书馆采访人员、馆配公司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比如开通馆配QQ群[7]、微信、微博、飞信等,充分利用Web2.0技术提供的多样功能,吸引馆配公司、出版社、图书馆采访人员加入,实现图书信息共享、共知、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