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内涵与要求
程涛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世纪里,我们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是高校发展的关键,教师素质的高低是造就一流师资队伍的根本,它不仅是学校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加强现代社会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全面建设。
一、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内涵
大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更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就素质的构成来说,笔者认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是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三个基本方面。
在整体素质的构成层次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它的内涵包括:坚定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强烈的民族精神等等。
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是整体素质构成的主体。科学素质的内涵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系统综合的工程意识、全面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科学研究能力和应变能力等。人文素质的内涵是:宽广的人文知识、祟高的人文精神、充实的文化素养、深刻敏锐的哲学思辨、强烈的现代意识等。
审美素质是整体素质构成的外表,它使整体素质具有完美性,并体现出一个人的品位与修养。其内涵体现为:具有高尚的情操、优雅的素养与气质、具有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在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构成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肌体,审美素质是外表,三者构成一个完美的职业素质整体。
二、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
(一)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信念
信念是心灵世界的核心。崇高的信念是高校教师创新知识、关爱学生、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胡锦涛同志称赞北京大学中文系孟二冬教授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信念,说他“把自己的有限生命全部用来报效祖国和人民”。今天,正逢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盛世,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忠诚于教育事业,用自己的全部智慧才华报效祖国和人民,为振兴中华而献身。振兴中华,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高校教师担负着创新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双重任务,尤其需要树立坚定的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崇高信念,忠于教书育人的事业,终生不渝。
(二)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
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在大学里,教师无论从事教学,还是科研,首先必须具有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内涵丰富,包括爱岗、敬业、尽责、求实、创新等重要心理素质。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这不仅是高校教师成就事业的必备职业素质,也是大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
(三)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高校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为人师表的教育作用。他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第六章),“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第十三章)?他把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看成教育成败的关键。教育本身是一种以人影响人、以人带动人、以人提升人的活动。教师只有将自己的道德和人格提升起来,才可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和人格。
(四)教书育人的崇高风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高校的根本职能。高校担负着“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开发潜能、塑造人格”的社会职能。高校教师要传授两种学问:一种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学生掌握了这种学问就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情感和必备的修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另一种是“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学生掌握了这种学问就有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从事某一类工作的人员。这两种学问都是重要的。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能从事某一类工作,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某一种人”。
(五)关爱学生的真挚情怀
没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真诚关爱,一切教育都无法进行。教师只有当他真诚地关爱自己学生的时候,才能够把学生完全吸引到自己所主持的教育过程中来,才能够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的关爱是一种伟大、真诚、科学、深沉之爱,是凝聚了教师的全部理想、品德、智慧、荣誉和心血之爱。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