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可视化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侯琰婕 丁颖
【摘要】本文结合信息可视化传播的特点,探讨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应用,从如何梳理新闻线索、创建故事化情境以及对信息进行软化和具体化呈现三个方面,分析信息可视化的应用技巧,并提出应用信息可视化手段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信息可视化;新闻传播;应用
【作者单位】侯琰婕,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丁颖,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立项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立项号:GS [2014] GHB0318。
信息可视化在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同时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从一个眼见为实的实景信息接收环境跳入一个以数据分析为主的图景信息接收环境之中。新闻传播也开始大量采用数据图表、动画演示等可视化手段,为受众快速解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事物的内涵与本质。尤其是在以“读图”为主的信息传播背景下,这种信息可视化手段更易于被受众接受,更符合当前受众快餐式的信息消费习惯。
一、信息可视化研究
1.概念界定
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1]。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操作界面从文本数据的程序化操作发展成为图形界面的可视化操作,这使计算机从面向精英人群的专业化应用发展成为面向大众的普及性应用。可视化技术将烦琐深奥的操作语言转换成简单、直观的图形界面与人交互,人们通过视觉感官便能掌握抽象概念的内涵。可视化技术加强了人类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人类对信息可视化的进一步研究。
信息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和数据挖掘的技术与方法,将数据中隐藏的信息以交互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给用户[2]。信息可视化正是基于信息数据的庞大、抽象和复杂等特点,以降低受众对信息的自我消化成本,对信息结构系统、本质内涵及客观规律进行挖掘,并最终运用图形图像的直观形式呈现,以达到瞬间传递庞大数据的目的,实现信息传递一目了然的效果。
2.信息可视化的特点
信息可视化在对大数据信息的挖掘与呈现方面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简洁直观、真实具体、高效传播及美观有趣等强有力的优势。
(1)简洁直观。信息可视化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及提炼的一个系统性工程,它将大量冗杂的文本内容转化成简洁的图片,将生涩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的图示图表,用直观的视觉表现元素来替代深奥的理论概念,最终呈现的信息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由此也降低了受众理解与消化信息的难度,提升了原有文本内容的可读性,使信息的受众范围不断扩大。
(2)真实具体。信息可视化对信息的提炼并非一个简单的去血肉、留筋骨的过程,而是用最小的版面空间承载最多的信息内容,通过一个个区域性视觉空间来替代原本冗长的文本内容,对信息的表达不但精确,而且更易于在受众心中建立起一个立体的信息图景。因此,信息可视化不但不会对原始的信息资料造成任何损失,反而可以更经济、全方位地表现信息的真实全貌。
(3)高效传播。信息可视化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代替受众对信息消化和解读的过程,这一过程免去了受众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的所有程序。信息通过可视化手段重新进行编码,用剖析后的结果替代信息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受众跨越对信息的分析与探索环节,直接进入结论的获取环节,从而节省了受众自行译码的时间。这种高效传播模式不仅能满足现代快餐式的信息消费需求,而且其拥有更翔实的内容支撑,是极具养分的。
(4)美观有趣。传统信息的文本内容在传播形式上通常存在枯燥冗长的缺陷,而信息可视化在美化信息方面则具有较强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可将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娱乐产品加以推广,将受众从一个信息接受者变为娱乐活动的参与者。信息可视化给人带来的不再是接收生涩难懂信息的压力,而是受众参与趣味性信息传播活动的动力,其中美观的图形图表所具有的趣味性打破了传统文本信息传播对受众信息接受能力要求的局限。
二、信息可视化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技巧
传统新闻是以客观报道为原则的,这要求媒体对事实做全面的内容展现,从时间逻辑到空间逻辑、从宏观环境到微观细节,都要平铺在受众眼前,最大限度地还原事实真相。而展示这些庞杂的信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或版面,同时也消耗受众大量的时间。如果说传统新闻传播是事件发展的过程性呈现,那么利用信息可视化手段所展开的新闻传播活动则是对信息最终结果性的呈现。信息可视化是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技巧。
1.梳理新闻线索,搭建结构框架
信息可视化在新闻传播中得以应用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能够代替受众去完成对所接收信息的解构与消化,重点是对新闻线索进行梳理:先从新闻信息中剥离出线索节点,再将每一个节点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连接,搭建出完整的事件框架。线索节点的连接通常可采用关系流程图、叙事插图、树状结构图、时间轴以及空间图等可视化手段来实现,受众能快速地从中找到信息表述的关键环节和主干内容,并清晰掌握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
传统新闻传播活动的叙事一般属于线性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即无法对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横向展示与对比,多维度空间关系无法呈现;而信息可视化手段在多维空间关系结构的建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可以在同一视域下将多维空间内容进行同时呈现。信息可视化的这种非线性网状化信息呈现侧重对事件全貌的结构搭建,如果想在相同的版面空间中运用文本形式来展现这些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
2.创建故事化情境,变受众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全媒体时代虽然已经解决了信息类型单一化的问题,但传统新闻传播从信息呈现方式上来看却并无太大突破,仍是以一个说教者的姿态向受众灌输信息,忽视了对受众主动参与信息传播能力的培养。信息可视化则可以通过创建一个直观的故事化信息传播情境,清楚地介绍信息内容,甚至是人们并不感兴趣的话题。如微信公众平台中的自媒体服务号“混子曰”,就是以创建故事化情境传播而获得大量关注的成功典范。:“混子曰”为很多生涩难懂的历史、文化、科技信息创建故事化情境,为许多无生命的概念赋予具体的形象和个性,为它们编织故事情节,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这让原本很多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读懂的科学信息,转化成为小学生通过读图听故事都能理解的大众化软文,而且内容诙谐有趣,增强了受众主动参与传播的欲望。
3.抽象信息具体化
利用信息可视化手段可将新闻信息中的抽象概念进行数据可视化转换,一般可通过不同的色彩、肌理、形状及面积大小等可视化元素来诠释。如柱状图、曲线图等能对“量”的抽象概念做具体呈现;肌理、色彩等能够让受众对“质”的抽象概念有直观感受;并且在人的认知能力中,图形图像比文本内容更容易被记忆,这让信息可视化的传播效果更加稳固而持久。
三、信息可视化应用的注意事项
1.提升新闻传播技能以满足信息可视化的传播要求
在对新闻进行信息可视化处理的过程中,从对新闻信息结构的可视化建构到对文字、图表、视音频信息的采录编辑,再到最终可视化新闻的整合制作,都是由新闻编辑独立完成,这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编辑的职能,是编辑从新闻内容组构专家到传播设计和信息可视化艺术家的转变。因此,新闻编辑不但要精通传统新闻业务的编播技能,而且还要熟练掌握信息可视化的编辑技巧,才能打造出一个丰富多彩、极具吸引力的信息可视化新闻传播环境。
2.信息可视化只是传播手段,内容仍是传播根本
信息可视化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点在于将新闻内容融入可视化、故事化的具象表现手段之中,让受众通过可视化元素就能了解新闻内容与事件的价值,省去了反复研读文本资料的烦琐。因此在信息可视化传播中,往往会出现追求炫酷的信息表现形式而忽视了传播内容本身重要性的现象,使传播活动走向华而不实的极端。所以,无论用什么手段来开发新闻传播形式,都不能离开新闻价值这个根本的核心,各种传播手段只是用于强化传播内容的形式,信息可视化手段也不例外。
大数据时代给新闻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新闻传播手段的转变引发了一场重大的革命。新闻传播可以利用信息可视化手段引发受众的关注、提升受众的兴趣,进而增强信息传播效果。虽然,目前信息可视化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新闻采编人员能力不足、可视化新闻编辑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编创设备更新换代慢等,这些制约了新闻可视化传播在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媒体中的普及,但由于可视化新闻具有诸多传播优势与特点,因此必将成为今后新闻传播应用手段的一个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