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外语法语课堂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刘庭希

    

    摘 要: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各学科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融入教学势在必行。第二外语法语借助其课堂优势,从多方面着手,致力于解决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旨在全方位地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人文素养,让学生能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第二外语法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这是对高校所有学科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只存在于思想政治课程中,也不仅只是辅导员的工作责任,更是所有高校教师需要关注且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点。

    1 思想政治教育定义

    思想政治教育被称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方式之一,[2]是对大学生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影响的教育,涉猎范围十分广泛,包含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理想、道德、法制、民族团结、心理健康等方面。

    2 第二外语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外语是针对外语类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运用语言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第二扇窗户,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学校在大三设置了两个学期的第二外语课程,每学期共64学时,其中讲授学时48,实践学时16。外语专业的学生常年接触西方思想,极易受国外文化的影响,让学生保持对本国政治文化的重视是每个老师的责任。大三年级正是所有知识体系碰触的关键节点,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应对接下来的实习、论文、就业等挑战。在第二外语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使之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避免学生否定传统文化,或片面排斥国外文化。贵州师范学院外语专业课程设置对毕业生的要求包括师德师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国际视野、学会反思、沟通合作,要求教授出来的学生既要通过语言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也要学会运用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扬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现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无论是课堂还是思政活动,都让学生感到单一枯燥。思想政治课以讲授为主,多围绕理论知识,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思政内容融会贯通。现在大学生在心理生活方面遇到问题时,极少向辅导员和思政老师倾诉,他们往往认为辅导员过于严厉,思政老师交流不多,更多学生愿意向专业老师求助。而第二外语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特别的存在,课堂内容新颖,氛围轻松,更贴近学生,在其中融入思政教育,便于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辨析问题,增强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第二外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究

    为了解学生对第二外语法语课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探索实施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阻力,确保能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笔者选取本校2016级第二外语法语两个班的学生开展一次问卷调查,人数共有76人,其中女生72人,男生4人,发放问卷76份,回收76份。

    针对调查问卷中“你是否赞同在第二外语法语课堂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问题,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有57.9%的学生对第二外语课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表示同意,有25.0%的学生表示不认同。为了避免在未来开展教育时遇到阻力,笔者与其中表示不赞同的学生进行访谈,将理由分类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第二外语作为零基础的语言,由于个人学习能力有限,学生在初期不免要花很多的時间在语言学习上,担心融入思政教育会占用课堂语言学习的时间。

    第二,第二外语是大三的课程,而学校在之前已经开设思政课程,没必要重复讲解知识点。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比较枯燥,过于理论化,学生不希望改变第二外语的课程气氛,避免导致知识点更难吸收。

    针对学生提出的以上忧虑,我们应当在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中找到平衡点,从多个角度出发,创新融入形式和融入内容。

    3.1 思想政治教育贴合教材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融入第二外语课堂,首要的是不能完全替代专业课程的内容,让学生觉得“喧宾夺主”,对教师乃至教学产生逆反心理。思政教育在内容上应贴合教材设计,针对教材每单元涉及的文化内容,选取包括公民道德教育、民族意识、爱国精神以及人格培养方面的内容[3]进行转换添加,引导学生吸取西方历史文化中可以借鉴的部分,多维度地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在避免学生受西方不良思想影响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突出传统文化中的包容、尊重、爱国、忠诚等方面的优秀品德,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学生要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也要学习用外语传播中华文化。

    3.2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专业内容,更能促进专业知识吸收

    第二外语每周有四个课时,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吸收教学内容。因此,思政教育应渗透到专业知识中,淡化说教的痕迹,创新形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引入各种新鲜形式充实课堂,补充最新素材,如时政新闻、谈话节目等。[4]教师可以播放中国领导人在重要论坛上发言的法语版,使学生一边从专业的角度学习重点政治术语和表达,一边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了解国家重要的方针政策和政治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掌握反思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评述反思的能力。可以选取反映法国社会问题的短文,筛选时下法国人的评论,在内容选取上偏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分组分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3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外活动,更能发挥教育效果。

    第二外语课堂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时间毕竟有限,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应适当地将教育内容向课外延伸,利用多种平台,如法语社团、法语角、线上微助教学习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思想政治,学会立德树人。例如举办法国电影节,选取积极向上、主题鲜明的电影,开展配音大赛,或者赏析中法同类电影,让学生在观看后讨论并撰写观后感,分析中西方价值取向。可以举办红色政治和中国文化的法语翻译大赛,让学生翻译中国重要的时政词汇和文化句子,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所学语言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思政教育更有效地开展。

    4 结语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保证。因此,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应在第二外语法语课堂中有意识地渗透思政教育内容,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关心和担忧的问题,有目的地将思政教育与教材、专业知识、课外实践相结合,以创新的形式对比中西方文化,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人文素养,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 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3340.htm,2016-12-08.

    [2] 王蕾.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19(04):144-145.

    [3] 王静.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8(51):27-28.

    [4] 肖源.基于交际教学法的法语听力教学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5):164-165.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