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管道”功能精准实施“滴灌”扶贫
众所周知,传统式用水浇灌田地,浪费比较大,如今采用先进的滴灌,持续性好、利用率高、吸收性好,深受农民喜爱。所谓滴灌就是通过管道将“水源”输送到“田地”,无需修建渠道,单位时间内效益高。决战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名贫困户掉队的号角已经吹响,实施精准扶贫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好长期以来扶贫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指向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明确到扶谁、谁扶、怎么扶,若是把扶贫的有限资金用于富人身上,扶的越多错误就越大。实施精准扶贫就是通过“驻村工作队”将“资金项目”用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在防止渗漏及防偏差的前提下,有效地实施精准“滴灌”,管道质量、管道容量以及采取多管齐下等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强素质,确保“管道”质量
驻村工作队是做好精准扶贫的重要推手。帮扶单位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选派农村经验丰富的干部组建工作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丰富自身素质,推进帮扶工作出成效。
1、提升驻村工作队的自身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工作时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要在“六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因村派人(第一书记)就是其中之一的精准。因此,驻村工作队及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的自身素质,至关重要。帮扶工作队员,要学习领会中央有关强农惠农政策,熟悉“三农”知识及扶贫开发操作方法,帮助贫困村监管并使用好各级扶贫(涉农)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2、帮助“两委班子”提升能力建设。“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村“两委”班子的议事、决事、干事的能力,是贫困村决战贫困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党支部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培养带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有效配合村两委会,在贫困识别、建档立卡、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致富良策、落实帮扶责任、编制扶贫开发规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指导帮助协调衔接落实项目建设。
3、组织发动群众,形成扶贫攻坚的良好氛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的重大方针政策,帮助贫困村民更新观念、开拓思路,提高对扶贫工作的再认识。让贫困户知晓,脱贫需要适当的帮助,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具有脱贫的内生动力,若内生动力充足,外部的帮扶就会事半功倍;内生动力不足,外部的帮扶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进而激发贫困村民脱贫的意愿。
二、壮产业,拓展“管道”容量
产业扶贫对于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驻村工作队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协助贫困村(户)创建多元化产业扶贫新模式,选准一个好的入户产业项目,促进农户实现快速增收、稳定增收、持续增收。
1、根据贫困村(户)的实际做好产业扶持规划。了解贫困村(户)的情况与需求,围绕培育和做大 “一塘鱼、一亩果、一棚禽(畜)、一处景、一个人”五个一产业扶贫,寻找突破口,科学规划主导产业、主打品种、面积规模、配套技术、预期效益,做到精准到户扶贫有章可循。精心编制贫困村(户)产业扶贫规划,确立具有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发展类别、扶持项目,发挥产业扶贫的最大效应。
2、协助贫困户加入联户经营合作组织。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扶贫产业模式,着力在提高生产者与市场的关联度上做文章,从战略制定、要素提升、健全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 “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引导联户对象以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各种经营主体发展产业,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林地、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农业企业,鼓励贫困农户组建、加入各种农民合作社、互助组,实行联户经营,靠大联大,靠强联强。
3、连心结对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按照帮扶结对全覆盖的要求,确保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实行挂牌帮扶。结合贫困户实际,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因户施策,予以优先安排结对。准确掌握扶贫对象家庭成员住房、交通、饮水、教育、社保、产业、技能等详细情况,与村“两委”一起实地分析找准贫困根源,因人施策制定帮扶计划。形成一张相对稳定的结对帮扶网。密切与帮扶对象的沟通和联系,引导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鼓励他们积极借助外力、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从而形成党员干部主动、职能部门联动、帮扶对象互动的有效机制。
三、合力帮,形成“多管”格局
驻村工作队,针对贫困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和现实需求,充分发挥本单位的特点和优势,围绕贫困村编制的扶贫规划,积极主动地与各相关职能部门沟通,按照“各司其职、渠道不乱、各记起其功”的原则,开展横向沟通和联系,帮助跑资金、立项目。
1、以新农村建设和搬迁为主抓手,促安居扶贫。帮助贫困村将宜居自然村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点,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向当地新村办进行申报;对地处边远、条件恶劣、不通水泥路、就地扶贫难以奏效的贫困群众,帮扶单位协助乡村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梯度安置的原则,认真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积极向扶贫部门申报实施移民搬迁扶贫。
2、以“三个一”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保障扶贫。积极稳妥的开展读不起书、看不起病、住破烂房“三个一”活动,主动和教育、民政、住建、医疗卫生等部门衔接,帮助因病因残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户家庭,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又是农村危房户且建新房面积低于80㎡(含),可以通过危房改造、单位帮扶、社会捐赠、个人筹措、扶贫补助等途径给予解决;通过“雨露计划”各类培训平台,向扶贫部门推荐贫困农户子女到职业学校免费就读,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3、多渠道筹措,解决基础设施所需资金。要想富先修路,修路的成本往往非常之大,单靠扶贫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而言仍然较为薄弱,大多具有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极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要利用各级扶贫资金作为引子,帮助贫困村进一步整合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性投入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要帮助贫困村进一步争取地方政府本级财政预算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倾斜;三是要鼓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和社会各界积极捐赠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简介]
王生,九江市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
责任编辑:邵猷芬